时光深处的重逢

2025-07-10 来源:本网 作者:张明
  记忆的匣子里,总躺着一张布满岁月伤痕的老照片。在外婆供奉神明的案几上,它一待便是数十载。相纸泛黄蜷曲,如同历经沧桑的老者皮肤,褶皱与裂痕交织成网,将画面割裂得支离破碎。外婆轻抚照片,声音里透着怀念:“这是你外爷,三十来岁生重病,走得早。”年幼的我凑近相片,只能从模糊的光影里,窥见一个轮廓,那时便暗下决心,若有机会,定要让外爷“完整”重现。
  岁月流转,外婆去世后,我将外婆的神像连同那张老照片请到新家。每次焚香,目光掠过照片上的残痕,心底的遗憾便愈发清晰。这份执念,在时光长河中静静沉淀,直至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次,我偶然地刷到旧照修复如新视频,那些重获新生的老照片,让我尘封多年的愿望破土而出。我在抖音寻得修复师傅,发送照片时,指尖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期待。
  首版修复效果令我皱眉,师傅将外爷“改”成光头,全然抹去了若隐若现的鬓发痕迹。我即刻沟通:“请保留原始的残缺与岁月印记,那是时光的馈赠。”第二版修复成果终于让我眼眶发热——微驼的肩线、领口的磨白痕迹,甚至右眉尾那粒浅痣,都在像素间悄然浮现,尽管仍有几处色块缺失,却赋予了照片生命的韵律。
  我把修好的照片,呈给年近九旬的母亲看时,只见她枯槁的手猛地纂紧了衣角,原本浑浊的双眼骤然亮起,像是被瞬间点燃的烛火。可没一会儿,泪水顺着她沟壑纵横的脸颊奔涌而出,她颤抖着手指接过手机,指尖在屏幕上的照片边缘轻轻摩挲,泣不成声:“是爹爹!是我的爹爹啊!”尘封的记忆随着泪水倾泻而出,“小时候,爹爹疼我,因家中无男丁,他便把我扮作男孩,牵着我的手去吃羊肉泡馍。走在熙攘街头,他总把我护在里侧,带我逛遍了大街小巷……”
  母亲哽咽着,继续诉说爹爹的往昔。身为国民党保长的他,却有一颗慈悲的心,从不仗势欺人,反倒经常帮衬穷苦百姓。解放后,他积极投身土改工作,配合工作队的每一项任务。荣获“劳动模范”称号那天,他握着政府颁发的印着红五星的毛巾,眼眶泛红,感慨说道:“共产党信得过我,我定要为大伙多做事!”母亲讲述的这些跨越时空的故事,让照片里的外爷,从模糊的轮廓化作成有血有肉的存在。
  我再将修复后的照片转发给小姨,对话框里的缩略图刚跳出,她的微信语音便打了过来。“太像了……”她的声音带着颤抖,“我盯着屏注视好久,好像又感受到了父亲抱我时的温度了。”那时她年纪尚幼,记忆已如褪色的窗花,但照片里的眉眼,仍让她在微信那头沉默许久,最后发来一句:“谢谢你,让我又‘见’到了爹爹。”
  如今,这张承载着家族记忆的照片,又静静躺在我的云端相册。每一道修复的痕迹与残存的残缺,都是时光的注脚。它不仅是外爷的影像重现,更串联起家族的过往与未来,让那些在岁月中逐渐模糊的故事与情感,得以鲜活重现。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