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在全国文明实践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
2024-12-17 | 来源:文明榆林
作者:
10月23日至25日,中宣部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办第二期全国文明实践工作专题培训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分管文明实践工作的副部长、业务处长,各代表县区(县级市)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和党委宣传部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共150余人参加培训。10月25日,榆阳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张玲受邀,以《“四度融合”构筑文明实践“生态圈”》为题,围绕近年来榆阳区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作交流发言。
近年来,榆阳区聚焦推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快、更好发展,立精神之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品牌项目为引领,着力提升阵地效能、抓实理论传播、打造特色活动品牌,持续推动文明实践力度、广度、深度、温度“四度融合”,全力构建紧扣思想主题、紧贴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的文明实践“生态圈”。
一是完善运行体系,让文明实践更有“力度”。根据业务需求,增加人员力量、提升经费预算,全力做好对各级文明实践所、站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夯实工作责任,明确基层所站工作目标和阵地建设标准。在原有“8+N”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和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组建要素健全、多元多样的文明实践“施工队”。以数字赋能文明实践,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和生活实际,研发上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实现服务项目的精准设置与精确配送,提高文明实践的精准度和满意度。
二是提升阵地效能,让文明实践更有“广度”。通过完善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阵地、提升服务效能三个方面来进一步提升文明实践阵地的使用、管理、培育效能。打造起青云镇实践所、古塔镇实践所和定慧寺社区实践站等一批以服务为主、集宣传展示为一体的新型文明实践所、站。积极推动文明实践所、站向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和景区景点延伸,同时,新增加了以星元图书楼全民阅读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鱼河镇新庄科村“千亩果园”农技科普类实践基地为代表的一批实用型文明实践基地、实践点。
三是抓实理论传播,让文明实践更有“深度”。榆阳区聚焦破解基层理论宣讲形式单一、群众主动参与性不高、宣讲成效需提升等难题,以“有奖问答”为激励方式,精心策划实施了“榆小宣·传思想”文明实践项目,创新推出“168”理论宣讲模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讲群众身边的事,说百姓爱听的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
四是凝聚文化共鸣,让文明实践更有“温度”。深入挖掘陕北地方传统文化习俗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和文明风尚,策划并推出了一批富含陕北元素、榆阳符号的特色品牌项目,如“打平伙·树新风”文明实践项目、“拴正人家·展形象”文明实践项目,在唤醒乡音乡愁的同时凝聚文化共鸣,全面提升群众对文明实践工作的认可度、支持率,激发其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文明实践更有“温度”。(冯海军 荐)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