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审查下的招商引资新篇章:从税收优惠到资本招商的转型与探索

2024-08-02 | 来源:本网 作者:李鹏
  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8月1日正式施行,一场关于招商引资政策的深刻变革悄然拉开序幕。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对“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的严格限制,这一举措标志着过去以税收优惠为主要手段的招商引资模式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公平、透明、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税收优惠时代的终结与反思
  《条例》的第十条,如同一道清晰的界限,划定了政策制定者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红线。它不仅明确禁止了无依据或未经国务院批准给予特定经营者的税收优惠,还涵盖了财政奖补、要素获取优惠等多个方面,全面堵住了政策执行中的漏洞。这一转变,是对过去“以税引商”模式的一次深刻反思。
  在过去,税收优惠曾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杀手锏”。通过提供返还、减征、补贴等优惠政策,地方政府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吸引企业入驻。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方面,过度的税收优惠和奖补政策加剧了地方财政的压力,甚至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另一方面,它也催生了一批“候鸟企业”,这些企业频繁迁移,只为追逐更高的政策红利,而无法为当地经济带来实质性的贡献。
  资本招商模式的崛起与挑战
  面对税收优惠时代的终结,创投圈熟悉的“资本招商”模式开始崭露头角。这一模式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主要手段,通过资本的力量吸引优质项目和企业落户。最近一个月内,多个城市引导基金组织纷纷召开研讨会,探讨如何适应后招商时代的新形势,加快资本招商的步伐。
  然而,资本招商模式并非一蹴而就的解决方案。它要求地方政府具备更强的市场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能够精准识别并投资具有潜力的企业和项目。同时,政府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确保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能够良性循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清理与规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
  在《条例》的推动下,多地政府已经开始清理与税收挂钩的产业扶持政策,全面清退违规的招商中介和扶持协议。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纠正过去招商引资中的不规范行为,更有助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要求各地政府打破地域壁垒,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而清理违规的税收优惠政策,正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有助于消除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招商引资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地方政府需要摒弃过去依赖税收优惠的粗放式招商模式,转而探索更加精细、高效、可持续的资本招商模式。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公平、透明、高效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招商内卷现象深度剖析与新时代路径展望
  近年来,招商引资的激烈竞争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为了招引企业、留住企业,各地政府及区域间纷纷祭出优惠政策,优惠力度不断攀升,甚至出现了超出价值投资范畴的现象,这一幕幕招商内卷的画卷,历历在目,引人深思。
  招商内卷的成因与影响
  成因剖析:招商内卷的根源在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与政府引导基金的压力并存。在财政驱动下,政府通过设立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以期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然而,这种模式下,区域间为了争夺有限的企业资源,不得不在优惠政策上竞相加码,导致了招商条件的不断攀升,甚至偏离了投资本质。
  影响分析:一方面,招商内卷加剧了资源的无效配置,使得一些并不适合本地发展的企业也被引入,既浪费了公共资源,又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这种无序竞争也抑制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使得真正有潜力的企业难以脱颖而出。正如上海科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傅红岩所感叹的那样:“盲目招商引资,背离了投资的本质,最终会造成区域分割,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新时代的招商路径
  面对招商内卷的挑战,新时代下的招商路径亟需创新与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代下的招商引资提供了政策指引。
  谨慎承诺,量力而为:随着新规的正式生效,地方政府在招商过程中将更加谨慎,不再盲目追求短期效果而做出超出承受能力的承诺。这种变化有助于缓解招商的不良竞争,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区域协同,共赢发展:在新招商时代,区域间的竞争将更加注重协同与合作。各地将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从而实现共赢发展。这种变化有助于缓解零和博弈的情况,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资本招商,精准施策:随着“资本招商”模式的兴起,政府引导基金将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通过设立专项产业投资基金,政府可以更加精准地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够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实践案例与经验积累: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引导基金遍地开花,东部沿海及省会核心城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例如,北京和上海等地纷纷设立大规模产业投资基金,聚焦于先进制造、新材料、商业航天、绿色能源等领域。这些实践案例表明,“资本招商”模式正在逐步成为新时代下的主流趋势。
  展望与期待
  未来,“资本招商”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随着各地政府引导基金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更多的社会资本将被引导到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中去。这将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推动地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招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问题。在追求招商引资成效的同时,必须注重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招商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在时代的浪潮中,广州市以非凡的远见与魄力,迈出了招商引资的坚实步伐。几乎在转瞬之间,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揭牌成立,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南大地,宣告着“广州招商引资20条”的宏伟蓝图全面铺开。这不仅仅是一份政策文件的发布,更是广州这座城市面向未来,主动求变、创新发展的坚定宣言。
  重构招商体系,筑牢发展根基
  “广州招商引资20条”为例,从根本上对招商体系进行了重构,旨在打造一个更加高效、精准、协同的招商平台。这一举措,犹如为广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它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广州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
  强化招商统筹,汇聚发展合力
  在强化招商统筹方面,广州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与智慧。通过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实现了招商信息的共享与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统筹兼顾、协同作战的招商模式,不仅提升了招商效率,也有效避免了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为广州的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创新招商模式,引领发展潮流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广州招商引资20条”中提出的“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引新模式。这一创新模式,将市场机制、资源优势和实际应用场景紧密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州招商品牌。通过实施资本协同型招商,广州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吸引着国内外资本的目光,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聚焦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未来增长极
  与此同时,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召开,会议强调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这些高速成长、创新力强的企业群体,无疑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地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政策扶持、金融服务、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措施,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它们快速成长,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强化行业自律,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深知行业自律的重要性。会议中提到的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是对当前经济领域存在问题的深刻洞察。也将积极推动行业协会建设,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地的招商引资工作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