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东流映带”张带村的院落文化
因“东流映带”著称的西庄镇张带村(现史代村),位于韩城市区东北约6公里黄河西岸,建村距今约800多年历史。相传,宋元丰年间,张姓因岁荒从河南逃到此地,取“安居乐业”之意,名安居村,后来,清道光年间,因濒临黄河,“东流映带”,始更名“张带村”。
出市区沿108国道北行不远,东拐进入县道,不久再北行,走乡道,这一带地势平坦开阔,穿过梁带村,再向前下了坡道,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已经映现在眼前。
张带村村子布局规整,从百年老宅到当代建筑物,能体现出不同年代特点的代表性元素清晰鲜明。尤其是临街古建筑墙壁上能保存下来大量的文革宣传标语,让人惊讶。村中古宅保存较为完整,四合院结构,房屋结构与柳枝村基本相同,院外临街墙面一律青砖一砌到顶,沉稳肃穆;门庭一律开在前厅左侧,古人云:左为上;门面都很讲究,门墙挑檐砖雕细腻,镂雕、透雕、浮雕、线雕并用,形象各异;门庭高大气派,门额题匾雅俗共赏;进门迎面山墙一座照壁,砖雕彩绘,寓意或吉祥富贵,或多子多孙,或一个大大的福字,或安放一尊香炉,寄托了主人的美好愿望。
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座浑然一体高大威严的民居前。门额木匾“德厥修聿”,意境深远,极有品位,右上题款“乾隆庚寅创制”,看出时间的久远。木匾孔雀蓝底,金字,红色边框,显得庄重典雅。行书字体藏右军风范,气静神闲。拾级而上,轻推黑漆大门跨进门槛,嘀铃一声,仰面审视,刚好在两扇门半开位置门庭顶上悬吊着一个碗口粗圆柱状铸铁铃铛,这就是古人的门铃了。进入院内,四合院布局规整,前厅、厢房、上房渐次升高,寓意步步高升。尽管院内很是普通,檐下窗台下青砖垫脚,窗台线以上土坯泥巴糊墙,但清雅幽静,与世无争。四合院布局大体都这样,却也显示出了这里村民的质朴讲究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
我们深入街巷,看到谦益第 、树德第、丰宁居、善处安、今胜昔、敬恕第、诗书第、安之居等处宅院都非常坚固完整,院墙高大雄伟,每一个院落布局基本相似。这些院落大门匾额或木刻、或砖雕,寓意不同,但都表现出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传统文化底蕴的丰厚,表达了村民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看到两个院落之间一条甬道尽头照壁上一个大大“福”字十分耀眼,我们就走入甬道,砖铺甬道有三四十米长,两米多宽,两边院墙青砖一砌到顶,好有五六米高,庄严肃穆,固若金汤,完全是安全考虑。不想甬道里住着两户人家,两侧两户人家门都开在了甬道里,一户就是树德第——史代村四组33号,另一户是史代村四组32号,斜对面,都是砖券门洞,似镶嵌在院墙上,若不是门前甬道里的一对上马石,从甬道尽头看进来是看不到还有两户人家的院门开在甬道里,隐蔽惑人。这又与其他院门开在大街道有不同之妙处。甬道幽深,门洞两侧甬道上一对上马石保存完整。院墙腰或门道两旁砖墙向甬道方向的半人高处也保存了完整精巧的拴马栓子。联想文革前后破四旧的场景,能保存下来这么多古老而完整的院落真是万幸。32号砖券门洞里面一副普通的黑漆红边大木门,没有什么稀罕,一对石鼓门墩石倒是别致,长方形底座正面似乎刻有鲤鱼浪花,石鼓被两个小狮子驮着,狮子相貌湮没不清,显示出十足的沧桑感。向门里望去,与甬道尽头同为一体的一个大福字占据了整个墙面。走到甬道尽头,右侧一条通道,应该可以通到后院。通道里一只母猫领着几只猫仔安闲玩闹,看到我们,母猫高度警惕,我们怕打扰猫家庭的温馨和谐,没有再往里闯。站在甬道尽头的照壁前,仔细欣赏行书“福”字,有象形意向,很是费解。“礻”旁似一位少女翩翩起舞,一只手指向右上方,连续三个圆点,琢磨不透。
在树德第,砖券门洞凹进院墙,拾阶走进门洞,右拐才是正门,“树德第”木匾蓝底金字金边,镶嵌在门楣上,两边门框上可能是今年春节张贴的对联保存相对完好,联语是:铭记家训嘉风耕读传家,永记懿范美德忠厚处世。横批:懿德永存。从这些能看出这家主人的家风严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家训的培养和传承,这次我们两天的考察,多次感受到了这里民风的淳朴,也多次在残垣断壁、上房门廊牙墙上看到不同的家风古训,我们深深感受到培育和继承传统家风家训对我们培养和光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树德第进门照壁上,砖雕技术娴熟,整体浮雕画面动静结合,疏密有度,质朴无华,太湖石居中,左上祥云飘逸,石下浪花翻滚,五只蝙蝠盘旋飞舞,一派福寿祥和景象。我们在门洞口与女主人聊了几句,斜对面32号的女主人领着一个几岁大的小姑娘也闻声走了出来听我们聊天。小姑娘顽皮可爱,一人跑出甬道,留下渺小的背影。原以为是女主人的小孙女,一问才知是她的小女儿,她的大小子都近20了。真要喟叹女人的伟大了!
走出甬道,来到丰宁居。迎面照壁上有一个神龛,供奉着土地神。四合院中,前厅、上房保持了原有传统建筑风格,前厅面向院子开门的阁楼六格四开木格门保持原状,细密规整,毫无损坏,不过前厅的房门已经更换成了现代的铝合金门,上下极不搭调。两边厢房已是后来改建了的土木结构普通房屋。上房完整地保持了原貌,全木制檐墙隔断,三阶台阶上去,正中四扇两开木格门古朴典雅,门上檐下有木格倒窗,整个布局匀称协调,格调高雅,庄重威严。上房屋内正面墙下供桌上供奉着神灵祖宗牌位,正中供奉关圣帝君、天王诸神、敕封马王之位;左侧供有两牌位:“皇清议叙六品军功显考张府君字治堂之神主 男夣燕奉祀”“显妣 郝太君之神 男夣燕奉祀”,牌位上方墙壁上悬挂着先祖遗像;右侧供奉天地众神之神位。同时,墙上还悬挂着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到机场欢迎毛泽东访苏回国那幅著名的彩色照片,只是这张镜框里镶的照片众所周知的原因抹去了刘少奇的身影,留下了空白,也反映出时代特征。仔细观察室内布局,两侧半墙都设有小木阁楼,七格两开门的,空间利用合理。两边阁楼下山墙中间都也悬设了神龛。左面神龛下面供桌上摆放的一个小箱箧是多么熟悉又遥远的记忆。我没经主人允许就已经抱着箱箧来到亮处,打开,果然是想象中的样子,里面放置了幼儿佩戴的寄名锁、小铃铛和一把老式铜锁钥等,小时候再普通不过的玩意了。箱箧也有年代了,箱盖里面有字号:“义囗信号”,有“自造牛皮描金箱箧”等字样。惊喜之余,我小心盖好箱盖,放回原处。桌下一个物件也十分诱人,抱到亮处一看,原来是个三足鼎立的生铁鏊子,似一顶红缨大帽,直径有30公分左右,盖子带一个有10公分高的手提把子,鏊子表面油光滑亮,看出了女主人的爱好心性。我想,一个大家庭用这样一个鏊子烙馍摊煎饼,需要多久呀!我们也来不及计算,告辞出来,继续参观考察。
这里的院子相互独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整街道,院门不会整齐划一,都是在前厅外檐墙的左侧凹进去开一个门洞,形成一个完整的门庭,从外面看屋檐是一个整体,只是在门洞内侧相对外侧山墙做一个一对挑檐突出檐墙。挑檐是相当的考究,砖雕精雕细刻,一丝不苟,各种吉祥避邪寓意图案都能在这里找到。真正把这里的挑檐图案收集编纂成册一定蔚为大观。
经过安善处门前,我们已经到了村口的潦池旁。潦池在黄河岸边的村落相当普遍,也是防止水土流失、护村护岸、防洪抗涝的重要必备工程,这里的世代村民尤其重视潦池的建设和保护。村口潦池东岸立有照壁,内壁写着:紫气东来,下书:旭日辉仁里,祥云护德门。进水口内侧池壁上立有《重修潦池碑记》,简要记述了重修的意义和过程。潦池北侧杂树丛生中隐约显露出破败不堪的几座建筑,走前看,一座仅留有“空王觉路”牌匾的全木结构门楼档在眼前,透过门楼和一人多高的杂草树木丛,看到关帝庙的小牌子钉在屋檐下的横木上,整个建筑仅剩几根立柱支撑着,摇摇欲坠。但还是能看出昔日的辉煌。只是感慨堂堂关帝圣君保佑众生平安却保不了自己居所安全,反过来,还需众生来保护庙宇。让我们还怎样相信关帝的神通。
出了关帝庙破败的建筑,我们又返回村子,继续追寻传统村落的文化精髓。每一个院落的外墙拐角都立又不同大小高低的石柱、石块,应该是起到保护墙角的作用,而且往往都伴随着在墙根砌一块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在许多传统村落都普遍存在。但这次在这里发现一个不同之处,在一个墙角,一侧刻着“泰山石敢当”,另一侧有意思,刻着“当二回头”,却难解释。
敬恕第,也是一个保存相当完好的传统院落,进门迎面是一座屏风样式的照壁,彩绘图案突兀,太湖石蓝色,浪花绿色,五只灰色蝙蝠围绕在太湖石周围,取五福同寿寓意。进门照壁前右侧院墙上向外开有一个侧门。大家都进了正院,我顺侧门出来,其实也是一个院落,后院檐墙上挂满了农具等物件,在简易棚台阶下一个生铁火炉,正蒸煮着什么。两天里,已经在传统院落里多次看到这种现象,把火炉就放到院中做饭烧水,似乎不像我们关中平原家家都有一个厨房。后来在相里堡与张奇老干部在前厅屋内闲聊时,仔细观察屋内布局,看到火炕边连着灶台,灶台较低,火道几乎贴着脚底地面,烧火做饭时,热气顺着后堂进入土炕供热,一举两得。在几处的院落前厅都看到了这样的灶连炕。而夏季炎热,另起火炉就都随便放到了院子。灶连炕是黄土高原及台塬地带传统民居的一大特色。
反身再进到正院,此院落特色也极为鲜明。尤其在房屋前的走廊入深较宽敞,并且有廊柱支撑,两边厢房通往前厅、上房的廊道尽头都有小圆门相通,形成相对封闭的通道,避免了雨季的麻烦。上房前檐墙也是全木质结构,但其木格门窗要比其他院落更加致密规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纱窗纱门纤细精巧、格调高雅,堪称一绝。上房两边耳墙上都分别线刻着一幅壁画,一侧兰竹图,清逸高洁,似有清风徐来,有题款,已经不是很清晰;一侧是松鹤图,苍松虬枝苍劲有力,仙鹤两相呼应,刻画逼真细腻,动态十足,也有题款,仔细辨认了半天也不太明白。两幅壁画高逸雅致,疏密得体,布局精细,刻画一丝不苟,绝好的国画,画面与落款隐约能看出是主人把家风家训含进画里的解释和对后世子孙的希冀,真是用心良苦。上房里屋的布局与丰宁居相似,只是里屋两侧又多了一组屏风,分别是八条屏风,书法绘画穿插布局,兰竹松鹤各有千秋,清供白菜素雅清新,看出了主人的清逸高雅。
走出敬恕第,还反复回味主人高雅的心性和雅致的情怀,住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是上苍的眷顾。环境育人,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正是靠这些民间底层执着的人们保护传承,生生不息,我又想到了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中国的脊梁在哪里,就在民间,在大众中。思考中,我们走过了诗书第、安之居,是呀,居之安才是每一个民众最大的愿望。
在一座院子的檐墙上,保留下来的一幅早期标语与我这时的心情极为相称:我们一定要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我们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李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