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消防典型风采录|郑强:扎根秦岭的“火焰蓝”先锋

2025-05-14 来源: 作者:
  郑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12月出生,2011年6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消防工作15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一线、战斗在一线、奉献在一线,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各项荣誉10余次,2024年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青年五四奖章”,2025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柞水大队在郑强同志的带领下先后荣记集体三等功2次,2024年被共青团中央、应急管理部评为“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信念如磐
  做赴汤蹈火的“先锋将”

  郑强同志一直扎根边远山区,立足县情、火情、灾情,强化救援专业队伍能力建设,聚焦新质战斗力要求,在实践战斗中创新“信标定位”山岳救援战法,先后成功搜救被困“驴友”52人;与西安理工大学联合开展“世界级超长高速公路隧道灭火救援战法研究”,填补了全国超长隧道灭火救援研究空白。
  2015年8月12日凌晨,山阳县突发特大山体滑坡,10万立方米土石裹挟着暴雨倾泻而下,山阳县五洲矿业公司15间职工宿舍瞬间被夷为平地。灾情就是命令,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中,郑强同志带队第一时间抵达灾害现场,面对随时可能再次滑坡的救援现场,沉着应对、冷静指挥,连续奋战50多个小时,成功营救14名被困群众。
  向险而行
  做刀山敢上的“排头兵”

  2018年4月16日,商洛市一高层建筑突发大火,时任商州区北新街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的郑强,带队火速前往处置。刚到场,一位母亲冲到消防车边,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孩子还在里面!”经侦查,2名孩子被困在着火房间,现场浓烟翻涌,15楼窗户不断窜出火舌。“您放心,孩子我们肯定给您带出来!”说完这句话,他迅速带领攻坚组冲入楼内。房间虽然不大,但受高温和浓烟影响,房间能见度不足半米,搜救工作变得十分困难。他们摸索前进,终于在卧室衣柜角落发现了2名被困的孩子,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他就近取材,用浸湿的棉被包裹住孩子,在水枪的掩护下,成功把孩子交到了母亲的手中。
  守护平安
  做防患未然的“守门人”

  郑强同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和“做秦岭生态卫士”重要指示,全力以赴提升农村消防工作水平和森林火灾防控。与金米村共同打造“双联双带”党建品牌和农村消防安全“样板间”,打通基层消防治理“最后一米”,“小木耳大产业”真正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的幸福路。强化森林防火工作,积极协调林业等部门,推进林下可燃物降载和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设立“消防吹哨岗”,及时消除森林祸患、有效处置多起险情灾情,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应有贡献。
  情系百姓
  做温暖如春的“贴心人”

  他常说,服务群众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入队以来,他带队处置蜂窝、捕蛇1800余起,开展社会救助600余起,停水干旱时为老百姓送水千余吨,排涝清淤9万立方米,组织指战员献血15800毫升,开展义务植树千余棵,这些义务志愿的小事,他都尽职尽责,也乐在其中。大队累计收到人民群众锦旗、感谢信179件,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秦岭蓝焰卫士”。
  郑强同志始终坚持扎根基层、忠诚履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挥洒青春汗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心系消防事业、心系百姓冷暖的铮铮誓言,诠释了新时代消防人的担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火焰蓝”奉献之歌。(李山林 荐)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