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与人格的膂力——写意着名作家杨焕亭

2024-09-27 | 来源:本网 作者:张明霞
  杨焕亭是从新闻战线走进中华古今文化长廊和审美世界中的学者、作家、评论家。三十年间,他将文学与人生、知识与生命、情感与思想融入文学艺术的海洋,勾画出一部部精品力作,让读者从中分享其知识的博深、智慧的光束、艺术的文采和情感的共鸣。
 
  我和杨焕亭在广播电视行业同频共振十多年。进入暮年,时常翻阅书架上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杨焕亭16卷文学佳作,每每品味曾经画满杠杠、圈圈、点点、三角的篇段,为他的文化魅力而感染。从他800多万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一个矢志不渝,坚韧不拔,挺着病驱,攀登文学美梦的杨焕亭,一个雄气大笔的杨焕亭,一个淡泊功名甘为绿叶的杨焕亭。
  放飞健笔展风骨
  勇攀关山峰,文海荡飞舟。
  我与杨焕亭相识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他从北部山区的淳化县调任咸阳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我时任秦都区广播局副局长、兼任广播站副站长、有线电视台台长,常相逢于一年一度的广播、电视优秀稿件评奖会或者一年一度的通联工作会上。我们是同龄人,同样是以“工农兵”身份走上新闻舆论战线,同样经历了时代的磨炼与洗礼。
  随着时光的飞逝,生途的转折,我退居二线后的一天,在《秦都》主编鲁曦的电脑上,看到新浪博客里杨焕亭的一篇篇博文,后边还跟着一串串赞扬和佳评,眼前一亮:杨焕亭不单单是舆论闻坛的记录者,也是文海中流的搏击者,已经在《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近500万字。随后,我相继收到他《海的梦幻》《月影人影》《烛影墨影》《山月照我》、文化散文集《光阴》、长篇人物传记《茂陵卧牛之谜》、长篇小说《往事如歌》、长篇纪实文学《无定河的女儿》及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大帝》《武则天》《汉高祖》三部总计九卷。作品曾入选《海峡两岸学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论文集》《百年陕西文艺经典》《西部散文百家》,诗歌作品入选《五月·中国的震颤之诗》《国殇·民魂》《不屈的国魂》、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电视诗歌散文专辑:第一、二届“陕西文艺评论奖”荣获者,2016年陕西省“好剧本奖”获得者,2017年度陕西职工文艺节文学评论类一等奖。《汉武大帝》荣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为陕工职院创作2021年全国大学生展演诗歌作品获“优秀创作奖”;2024年,为陕工职院创作的诗歌《延安!永远的精神航标》再夺优秀创作奖。
  面对杨焕亭的诸多佳作和荣誉,在我记忆的屏幕上闪过一个个岁月镜头。2005年6月,《汉魂》主编派遣我去采访杨焕亭,我问他的“文学之路是怎么走出来的?”他说:埋头耕耘,不事张扬。岁月作证,这8个字,就是他的人生观、文学观,是他对自己准确的、清醒的、理性的、正确的人生定位。杨焕亭是自信的,又是严谨的;是不张扬的,又是脚踏实地的。
  着名作家柳青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它曾让多少青春的生命个体为它奔波,为他陶醉,为他燃烧,为他倾倒。杨焕亭无疑就是这其中的跋涉者。他的文学梦是从故乡户县的黄土地上滋生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他伴随着当饲养员的父亲,在生产队的饲养室里,深冬夜半,伴着牛铃的叮铛响,听着父亲躺在炕头,吭着《三国演义》《水浒》中那“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英雄豪气,那“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战场厮杀唱段,在他幼小的心灵便编织着自己的憧憬与理想,决心要像罗贯中、施耐庵一样,写出一部砖头块一样厚重的书。

  然而,火红年代的那场“大革命”,冲断了他学习的路子,却有幸当上了县广播站的“通讯员”,后又考上了西北大学历史系。历经三年的深钻苦读,毕业后分配到淳化县广播站,先后做过记者、编辑、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县委党校校长,1990年底,调任咸阳市广播电视台编辑部主任后,在老文学前辈的指导下,把笔触伸向文艺评论、散文、小说等广阔的艺术世界。1993年,陕西电视台拍摄的长篇电视剧《神禾塬》入选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开辟了“五个一”工程作品评论征文,杨焕亭把自己发表在省内刊物上3000字的《神禾塬的文化意蕴》,按征文要求压缩到1500字,被刊登在10月4日的《人民日报》副刊征文栏目。
  今天,当我打开杨焕亭精装本文化散文集《光阴》,仿佛走进文学艺术的长廊,极目鉴赏着一道古今色彩斑斓的风景线。这部五辑56篇35万字的长卷,让你滋润着艺术的精华。第一辑“老土”中,浸透着他游子爱乡的泪水,绵延着思乡的缠绕,涌动着近乡的快乐与“痛感”。第四辑“历史的天空”,他以历史意识,当代视角,哲学层面,文化思维,走进周、秦、汉、唐一个个历史意象和文化载体,对中国历史沧桑巨变的审美表达;对李白、屈原、苏轼、辛弃疾一个个风流人物的精神境界给予理性的解读,对绵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文化形象给予了感性书写,传递“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这是他在从事长篇小说创作之余,花费精力最多,思考最为集中的历史认知、文化审美和生活认知的文字。其中,他撰写的长篇文化散文《屈叹》被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高中语文》杂志发表,并推荐阅读。他的文化散文《拥抱母亲河》被江苏《金山》文学杂志刊登后,入选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读写珍藏·新时文》一书,编辑在评语中这样写道:“作者从颜色、声音等角度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巨浪滔天的雄姿,令人叹为观止。”
  着名评论家李星在《光阴》的序言“行吟在传统文化的河流”中写道:杨焕亭以学者的严谨、哲人的睿智、诗人的神思与联想,从浩瀚的历史海洋中,撷取一人一事、一枝一叶,揭示出历史与人、人与历史的万千种宿命和秘密,抒发出兴旺和穷途的声声叹息,充溢着无尽的人文关怀与悲悯。他不同流俗的见解和评价,给读者以崭新的印象和启示。
  2004年10月底,我第一时间收到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往事如歌》,共20章,36万字,这是杨焕亭历经五年五易其稿,呕心沥血,披肝沥胆,推出的一部写在岁月风尘中的小说,这是当代中国文坛第一部工农兵大学生命运沉浮经历手记,为中国文学长廊增添了“工农兵大学生”的人物群像,填补了从“知青小说”到后“知青小说”的空白。书中描写了以卢新华、冯晓白、林媛媛、王丽萍、程琳、田黎民等一群莘莘学子,充满对未来的憧憬,胸中燃烧着青春的火焰,不甘于现实生活状态,在不同的位置上苦苦寻找价值的归宿而遭遇的起落沉浮、悲欢离合,编织成一个个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故事。曾经崛起的,有的在权力和金钱的诱惑下走向沉沦;曾经陌生的,在灵与肉的蒸腾中拥抱在一起;曾经暗淡的,在血色的早晨走向辉煌。一号主人公卢新华,是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怀着“着作等身”的志向,拼搏在新闻战线。但是,他和《秦城日报》记者任晓霞合写的的《将人生的诗篇写在大地上》的通讯,是一篇失实报道,他认识到必须对自己的灵魂来一番濯洗,要重新写出关于事件的真实报道。他让任晓霞去工地实际查看,在群众中了解,掌握了礼河大桥工程中存在的行贿受贿、水泥标号作假、钢筋型号不全、偷工减料而导致“豆腐渣”工程的真相。卢新华超越自己“工农兵学员”身份,以一个正义感和使命感的记者,以一个有良知的公民,义无反顾地走上法庭,为直接管理自己前途命运的父母官的犯罪事实作证。已患有严重心脏病的他,在痛陈了一番证词之后,心脏停止了跳动,倒在了圣神的法庭。
  这部透着人性与灵魂的真情之作,让人情感燃烧,心灵震撼。这是杨焕亭对自己15年大山生活历程的释放。其中,无不闪烁着他的身影与情感、灵魂与风骨,定格在我眼里的卢新华就是杨焕亭,杨焕亭就是卢新华。我把自己这种感觉谈给他,他用米兰昆德拉的话回答说:“一部小说,虽然根本不是自传,但……您在您的人物身上看到您可能发生的事情……”
  《往事如歌》作为重庆出版社2004年度的重点作品出版,先后多次再版。202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以《濯心年代》书名重新推向全国市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陕西省师范大学教授、原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着名文艺评论家畅广元在《写在岁月风尘中的哲学》一文中对《濯心年代》中卢新华、任晓霞、林媛媛的人生命运、爱恨情怨、理想志向作了分析评价。指出:“作品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艺术功力,都表现出对时下文坛现状的一种超越。”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大学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厚夫(梁向阳)评《濯心年代》:杨焕亭先生不仅以丰富细腻的文笔书写了中国社会一代曾处于边缘位置的特殊群体“工农兵大学生”的“青春祭”,他自然知道书写这一代人生故事意味着什么。因为,这样的群体因历史错位而带来的酸甜苦辣与特殊人生际遇,外人是无法尝到的。而作为一个深刻感受过这个群体温度与情怀的作者,在人生老境之时,把目光投向那个苍凉与苦涩、激情与辉煌的青春岁月,这本身就有了意义。诚如作者所言:“青春,永远属于诗和远方。”
  2011年9月,我极力推荐的,以秦都区政协委员贺咏梅为对象,杨焕亭创作的纪实小说《无定河的女儿》出版。这本10章22万字的纪实作品,是他在三卷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大帝》封笔之刻,利用所有的双休日,把十几万字的采访笔记,梳理成一个个故事。历经半年、一百七十多个日日夜夜,他迈着年近六旬的脚步,每天准点出入在不久就要离开自己坚守了20年的那座大楼的一角,有时还要隐忍不解的目光和疑惑。这就是他不懈的文学情怀和精神。
  当《无定河女儿》封笔之日,他严重的心脏病复发,血糖升高,贺咏梅把自己一针一线织成的一幅《红梅》送给杨焕亭,与杨焕亭平日挥笔泼墨的一幅幅蜡梅交相辉映,透视着历经严冬寒霜、迎春绽放的风骨。
  2015年,杨焕亭在第二部长篇历史小说《武则天》付梓后,一鼓作气,邀上作家雷国胜、杨波海,历时半年,完成了52万字长篇人物传记《茂陵卧牛之谜》的创作,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听着这些故事,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一幅“老牛奋蹄”的画面。他就是一头文坛老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鸿篇三部续春秋
  眼中千秋史,笔下响惊雷。
  《濯心年代》出版后,杨焕亭把审美表达的重点,转移到对历史风云的关注,不到十年的时间,《汉武大帝》《武则天》《汉高祖》三大部九长卷、近四百万字的历史“三部曲”先后出版发行,享誉全国。
  我问他为什么这样钟情于历史文化的写作?他说:我长期生活在陕西,这曾经是一方十三个封建王朝的兴业立国之地,周王朝“封土建邦”的煌煌业绩,秦王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猎猎雄风,汉王朝构建“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雍容大气,唐王朝“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的灿烂气象,它的深厚和博远,使得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每每站在咸阳桥头,遥望“摩挲高冢卧麒麟”的五陵原,遥想当年的风云际会、金戈铁马、王朝兴废,心头悠然耸起“磨乾轧坤”的敬畏。因此,无论是从历史的逻辑还是从历史的发展说,历史叙事都应当在陕西作家的审美视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纵观当代文学史,陕西文学大省却是通过争奇斗艳的乡村叙事铺垫起来的。理性把握这种格局特征,从差异中寻求突破,成为我题材选择的内在动因。
  杨焕亭就是背负着这种沉重的责任感,开启了历史艺术美的追寻和拼搏。
  《汉武大帝》刚刚运筹入笔,78集电视剧《汉武帝》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这个题材的选择,对他是个严峻的挑战。周围的文友也提醒他,《汉武大帝》《大汉天子》等影视剧纷至沓来,涌满荧屏,写这样的题材,会不会走别人走过的路?在杨焕亭的艺术视角里:审美从来就是有个性的,虽然历史存在的汉武帝只有一个,然而,100个作家笔下,就会有100个汉武帝的艺术形象。他要将自己笔下汉武帝塑造成一个缔造了天汉雄风的政治家,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中国多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军事家;一个用侠骨柔情书写沛然人性的男人,一个立体的艺术形象。应该公正、真实、艺术地表现他。
  这是一场艰苦的探索。从《汉武大帝》的构思到起笔运作,他把《汉书》《史记》《资治通鉴》翻得破损了。为了考证一条河流、一座山名的古今沿革,翻遍了当代学者的专着,甚至不惜长途跋涉,到当年的古城旧址去实地考察。他既追寻历史的真实也追求艺术的真实。从“桃红复含宿雨”的初春,到“荷动知鱼散”的盛夏,从枫叶如丹的秋色,到踏雪寻梅的隆冬,小小的办公室是他精神徜徉的空间,也是他分享孤独、寂寞、濯洗艺术灵感的浴池。
  历经6年的艰辛打磨,2013年初春,杨焕亭的首部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大帝》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由“君临天下”“汉武执鞭”“天汉雄风”三卷54章130多万字构成的历史长卷,以史诗式的结构,多种表现手法和全新的艺术视角,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语境,性格鲜明的艺术群像,形成了不同以往同题文本的四大看点;
  一是,突破了已往文学和影视作品对汉武帝刘彻偏于政治家形象的范式。着眼于将刘彻回归到“人”的本性上来,塑造出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一个被爱燃烧的热血男儿,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主体,一个对生命充满憧憬和恐惧的封建帝王。
  二是,一幅民族融合的历史画卷。作品颠覆了传统文本将汉族与少数民族战争视作汉武帝文治武功的观念,而着力表现血与火的洗礼中,各民族发展交流,走向融合的历史趋势。
  三是,一曲激动人心的爱情交响乐。颂扬了一群好男好女的爱情悲欢,赋予人物情感历程以悲剧的美。
  四是,一种崭新的叙事方式。作品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充分吸取现代主义、意识流等表现手法,使作品节奏流畅,悬念跌出,意象纷纭。
  着名文学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星在《历史眼光?人间情怀——读杨焕亭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大帝》》一文中评述:杨焕亭的《汉武大帝》是继姚雪垠的《李自成》、孙皓晖的《大秦帝国》之后,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的又一重要收获。他忠实于历史事实,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再现历史的真实氛围,把人们带到更接近事实与可能的历史现场,给人以尽可能的真实的历史。它是巨大而恢宏的历史长卷。不仅生动而真实地再现了汉武帝叱咤风云,有功有过的一生,而且全景式地、多侧面再现了汉武帝一朝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宫廷斗争几乎所有重大事件。杨焕亭的史学家眼光、学者修养,不仅对历史的新理解,同时也包含着对推动当今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巨大热情,表现出一个作家深厚而宽广的人间情怀。
  《汉武大帝》出版当年,就先后增印四次,以后又三次再版,在文化、文学界产生了强烈影响,荣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被推荐参加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由此奠定了杨焕亭在历史小说创作中的地位。
  2013年初冬,杨焕亭接到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约请,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武则天》。当时,他一是担心自己身体吃不消,二是能不能有新的开掘和突破。所以,他只能委婉回应:给我一段时间,让我考虑考虑。
  话是这样说,但是,创作的冲动在他心里荡起了滚滚的思潮。他翻阅起书架上珍藏的《旧唐书》《新唐书》,一条一条摘录汇集“武则天记事”,一次一次地做关于作品结构的构思、故事线索的设定和重要人物形象的勾画。
  2014年初,杨焕亭踏上了第二部历史长篇小说《武则天》的创作征程。通过大量素材,他对武则天的生命历程和心路历程有了全新的认知,她毫不逊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她以超人的勇气和胆识,悍然发动了带着血与火的“武周革命”,以中国历史上第一女皇的姿态,进入了恢宏的历史画卷,书写了属于她也属于那个时代的精彩。而她以对传统道德的颠覆,极度膨胀的女权欲望,以及她的多疑和独裁,而酿成历史上少有的酷吏政治,都给后来的历史研究留下诸多争论不休的话题。
  杨焕亭认为,自己笔下的武则天,绝不仅仅是历史人物的重复,必须打上作家个人的审美印记,据此,他创作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历史的真实引出艺术的真实。
  2015年8月,历经一年八个月的雕琢,杨焕亭的第二部历史小说《武则天》付梓,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两个月。2015年11月正式出版。
  《武则天》三卷、76章、120万字。整部作品在三条线上展开。上卷“凤鸣天下”,是武曌的生命线。写她从14岁进宫,到在后宫血雨腥风中被立为皇后,继垂帘听政,直至登基称帝,就像一颗灿烂的星,燃烧着自己,也影响和关照着周围的人;中卷“君临九州”,是她的事业线。她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力,推行节俭政治,重视经济发展,关注文化繁荣,改革吏治,肃贪反腐,赢得人心,最终登上皇帝,这不是突兀的偶然,而是历史的选择;下卷“凤凰涅盘”,是她的情感线。她敢于冲破宫廷的束缚,把女人的青春付与宽仁厚德的太子李治,表现她与李治的真情痴爱;又有她与几个男宠之间的情感纠葛,散发着人性的本然,也有武曌与大臣之间纯洁却充满温馨的情感,又有残酷无情的一面。对人物的性格有完整的、立体的呈现,使之成为激烈冲突、情节曲折、结构宏大的综合体。
  陕西省作协文学院原院长、着名文学评论家常智奇,在《女性题材的开掘与作家的人为视野——记长篇历史小说<武则天>》的序言里写到:杨焕亭的长篇小说《武则天》,是一个集历史意识与艺术审美于一体而完成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集性格主导性与多样性于一体而塑造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内心矛盾与环境矛盾相交织而刻画的艺术形象。在作者宏大的叙事结构中,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浮雕感。给尘封的历史人物注入了鲜活的情感血液,在人性的基点上寻找历史发展的逻辑层次,是作者极力追求的一种艺术表达。这是一部具有史学骨骼、学术品质、传记色彩、文学精神的历史小说。
  李星说:《汉武大帝》《武则天》,是陕西历史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也是当今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大气磅礴,而且细针密线,含而不露。2016年4月15日,李星在给杨焕亭的短信中说:“兄已无愧于当代历史小说大家了。”
  2017年初,《武则天》出版不久,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转达出版社意见,希望杨焕亭能继续创作同类题材。当汉高祖题材刚刚签约不久,他心脏病突发,作了支架手术,他万念俱灰。我去医院看他,那副病态让我吃惊和担心。我安慰他:你身体已经透支了,六十过半的人了,不能再拼命了。令人匪夷所思,他耐不住内心燃烧的激情,拖着病躯,坐在电脑前,滴滴答答地敲打起来。新冠疫情的日子,他又一次住进医院,任何人不能探望。出院后,他与编辑不时交流着《汉高祖》的构思、谋篇。
  杨焕亭始终坚守着对历史题材创作一些稳定的、一以贯之的四个观点:一是,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一定要敬畏历史的庄严,从历史的真实出发,抵达艺术的真实。任何虚构,都不能成为离开历史真实的任意戏说。二是,坚持史诗性与抒情性的统一,是历史题材写作者应有的艺术视角。三是,坚持人物性格特征与生成环境的统一,是历史题材写作者的基本立足点。四是,坚持美与崇高的统一,是历史题材写作者秉持的美学品格。无论是写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冲突,还是写老百姓的悲欢疾苦,他都十分重视通过彰显人性的美、精神的崇高,去实现对历史的理想审美表达,带给读者一种“力量的美”,只有读者获得乐趣和教益,才是一部作品成为经典的关键。
  历经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苦熬奋击,2021年3月,杨焕亭第三部历史长卷《汉高祖》出版。手捧“群雄逐鹿”“楚汉争锋”“天下归一”三卷25章119万字的又一佳作,随着杨焕亭飞扬的健笔,我随之进入汉王朝创建、兴盛、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整日手不释卷,当读到第三卷“天下归一”最后一章最后一页第一行时,我眼前突然一片模糊,头晕脑涨,爬在楼前的石头桌上。一个过路的同龄人扶起我说:这年龄了,还看这么厚的书,读傻了吧?我的确是被《汉高祖》融入了魂灵!
  李星评价“《汉高祖》是一部浩瀚宏大的中华民族英雄史诗。”它以秦末农民起义为背景,以刘邦的生命历程为经,秦、楚、汉诸国的此消彼长为纬,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追寻中华民族的来路深入思考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之本,是学者化的历史小说家杨焕亭先生享誉中华大地读书界。继《汉武大帝》《武则天》之后,积十年之功,郑重推出的又一部皇皇文学巨着。在他的笔下,项羽代表的是腐朽的世袭的贵族利益。刘邦代表的是下层大众的、百姓的利益。《汉高祖》所体现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历史观。作品开篇,从刘邦以亭长身份,带领民工到咸阳服徭役,到丰泽西遇私放刑徒;从聚集芒砀山深处到重回沛县,被推荐为起义首领,揭示了其身份与下层百姓的关系。刘邦的宽仁、厚德、坚韧,善于听取部下谋臣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特长的性格和素质,为他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奠定了社会基础。而项羽的恃力、寡恩、苛刻、嗜杀、专断的人格,而导致一败涂地。杨焕亭以艺术的笔法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把久远的历史生活现场化、人性化,使得《汉高祖》不仅展现出烟尘金鼓连体的战争场面,也带给读者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审美快感。
  《汉高祖》《汉武大帝》《武则天》同时列为长江文艺出版社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书系。
  李星说:“杨焕亭无愧于当代历史小说大家”。人格的力量影响作品的重量,有怎样的人品,就有怎样的作品。有多高的境界,就有多高的作品。杨焕亭是正派的人,绿色的人,没有受污染的人。他所举起的镜子,不是一面哈哈镜,是平面镜,把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心灵用这面镜子映照出来。
  淡泊功名扶众友
  善为立世本, 竭力扮绿叶。
  老实为文,低调做人,淡泊功名,甘做绿叶,这是我眼中的杨焕亭。面对成就和荣誉,他没有沉醉其中。在繁华浮躁的文化态势下,各种名目的作品研讨会目不暇接,而杨焕亭公开出版的16卷佳作,只有陕西省作家协会、咸阳市文联、咸阳市作协组织联袂为他举办了唯一的一次研讨会。
  他在朝着“着作等身”之梦苦奔的征途,同时付出大量的时间、耗费巨大的精力,扶携众多新友老朋在文海中同舟共济。1998年,我退出从事了17年的新闻战线,站在了“民主团结”的旗帜下。在茫途中不知所为,在三步、四步中蹦跶了半年,落得膝盖撕裂、积液,疼得走不了路,上不了公交车,在病榻上画出了23篇记者生涯中的点点滴滴,交给杨焕亭看。他说:你找《秦都》主编冯仁老师,加上你最近写的几篇报告文学,看能不能出书。在他的指点和冯老师的关照下,我的记者岁月成形了。上卷“苦乐年华”是记者生涯的真实写照,下卷“碧野留痕”是焕亭给我命名的,还专门写了《人生之美在追求过程中——序张明霞《记者岁月》》,就这样把我带进文学的海洋。
  2009年10月,他当选咸阳作协主席后,给自己立了两条规则:一是不申报省、市重点资助项目;二是不参与省、市评奖项目申报。然而,在市作协没有一分经费的困境下,他用自己给别人写书法、画画换取一点活动经费,一分不动地、直接让经办人用于作协购置慰问品或正常支出。他办的第一件大事,申办丛书号,先后以“秦风丛书”“秦岭丛书”的名义,筹集13名作家出版了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当时接到他的电话,我感到难为和犹豫,因为这10年作品不多,最怕低质不上眼,就放弃了这次机会。但是,这个电话的督促,激起我文学创作的激情,我摄影、写作同步前行。2019年7月,我6辑20万字的《风骨幽情》成卷,他看得非常仔细,在《当贵秋来织素思》序里写到“她,终于出书了”。可见,他对文友们的期望之切。作为新闻战线的同行、文学海洋的领航人,他总是叫我“张大姐”,我从来没有叫过他一声“杨老师”。但是,他早已是我举目仰视的、文海中的“领航导师”。
  后来我得知,当年为“秦风丛书”“秦岭文丛”开新闻发布会时,由于作协经费短缺,给嘉宾购买纪念品发生困难,他拿出自己的稿费3000元捐赠给作协。
  杨焕亭时常出进在文化、文学界举办的各类活动,身边总是围着一团团众友,一声声“杨老师”的问候声,绝不仅仅是常规的礼节和应付,其中深含着真切的情谊和敬重。在他的斗室里,时常出现川流不息的拜访者、交谈者。有的拿着厚厚的手抄本,有的带着U盘,有的从电脑、微信发来文件,不是让写序,就是叫点评。无论远道近邻、熟人生面孔,他来者不拒,笑脸相迎,送走一个,迎来一拨。他说:文友们能找上门,就是对我的信任,决不能辜负了这份信赖,我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
  他急文友之急,想文友之想,时常中断自己的创作,先后为近200个作者写序、书评,超过100万字。
  杨焕亭步入文学海洋的第一步就是写评论,这就奠定了他的评论家身份,他的文化散文风格,他的风骨、胆识、才情决定了他评论的笔法和文风;他的小说名家就决定了他对人性、百姓、生命、生活的公正认知和抒发。就他的序、书评而言,是真情入笔出真理,才源丰沛文洒脱,有血有肉显风骨。他笔下的序、书评,没有一篇是采用常人固定模式套出来的,没有一篇是重复、雷同的,篇篇风格各异,真实真情。因为,他曾经说过:“要把每一位作者的作品当学问来做。”对作者、作品看得很细,一页一页、一字一字的反复鉴读斟酌,从立意、结构、手法、细节、语言看优势、特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但从不回避作品中的笔误和不足,直笔坦言。这一点,从他最近的《一卷书香颂楷模——读解惠英长篇小说《寻常人家》》中就彰显出来。在肯定《寻常人家》“以时代视角审视劳模价值;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在人与环境的冲突节点凸显人物性格的主导性,在人与人的情感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在心理阛转中彰显人物性格的超我性”的三个显着特点后指出:《寻常人家》是在真实原型基础上铺展艺术思维,使作家面临着两难,一是对主人公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做到不走样,另一方面,又要依赖文学笔意实现美学意义的升华,所以,作为探索性的作品,没有打磨的时间,就不自觉地留下报告文学和新闻通信的痕迹。
  步入暮年的杨焕亭,挺着一副病驱,把大量的心血付诸于对青、中年作家的关注和扶持,不论新人新作、老人新作,诲人不倦。尤其是那些显露尖角者的佳作名篇,他更是入笔甚微,精敲细磨。
  2023年4月,徐海涛的又一部力作,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大师”、剪花娘子库淑兰的传奇人生和艺术成就而创作的非虚构小说《成神》面世,杨焕亭以4000字的评论,给《成神》以高度的评价。指出,库淑兰是宣泄一生的信仰和追求,创造的一位人神合一、物我互化的精神偶像,她的灵魂永远构建在想象世界的路上。他对作者的创作特征作了定位:一是以即目式的线性建构叙事:二是因果转化的交织,拓展人物出岫成因。所以,徐海涛笔下的库淑兰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吸吮着黄土地的乳汁,打着传统文化印记,沐浴着时代阳光,从群众中脱颖而出,具有强烈浮雕感的艺术典范。
  2024年六七月份,是历年来最高温闷热的季节,杨焕亭冒着心脏病、糖尿病复发的危险,为高鸿6卷262000字的报告文学《大地英雄》写了6600字的《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再现与表达》的评论。试想,读完作者26万字的作品需要多少个昼夜?何况在汗流浃背、暑热难熬的三伏天,他要付出多少心血汗水。杨焕亭没有“文人相轻”的狭隘,他为作者高鸿亲赴珠穆朗玛峰,采写国家测一大队英雄们的文学精神受到感染、激励,从三个方面分析作品的美学价值:第一部分,以敏锐的时代意识,聚焦典型之美,是《大地英雄》最显着的前沿品格。《大地英雄》高扬的是坚守信仰的崇高之美,张达的是不怕牺牲的慨壮之美,流溢的是沛然充盈的人性之美。第二部分,以严谨的艺术思维,营建结构之美,是《大地英雄》的文本特征。一是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观照回应中求高度,二是站在点与面的交织中凸显作品的浮雕感。第三部分,以“在场”的“复调”表达,铺陈语言美,是《大地英雄》的言说风格,一是引入一批“叙事人”,二是引入大量的“日记”和“笔记”。2024年7月号的《中国测绘》杂志,全文刊登了这篇文章。
  2024年7月6日,《咸阳文艺》在《新作荐读》栏目发表了杨焕亭《荣华年代的灵魂拷问——序婕妤长篇小说《灵魂摆渡》。这是他继婕妤中篇小说《荼蘼花尽》之后为其撰写的第二篇序。他用高调的笔力赞许:在我所接触的女作家中,婕妤属于那种执念专注的艺术旅行者,她不仅在心理现实主义的道路上高怀远步,行稳致远,而且无论对生活的认知,还是对题材的选择;无论是对思想深度的开掘,还是对对象的审美表达,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表现经济和文化繁荣背景下,作为“此在”的“人”的心理和灵魂的复杂,使得婕妤的创作不仅面临许多挑战,而且表现出少有的胆识和勇气。
  最近,杨焕亭在秦都作协举办的文学讲座会上,他以12000字的讲稿《文学与时代》,从作品与时代、作品与表达、作品与心态三个方面,联系中、西方文学理论以及陕西、咸阳文学现象和实际,高、广、深,真、实、细,深入浅出,为大家奉献了突破写作屏障,创作佳作、精品的心得体会,触动了与会作家的灵感和信心。
  这时,我眼前豁然呈现出杨焕亭时常画的那一幅幅梅花,他诗作中反复咏颂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伟人诗句,不也正是与他人品、文品的写照,这也正是他对咸阳文学未来前景的豁达、乐观的期待吗!

  【作者简介】
  张明霞,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工作17年。出版《记者岁月》《风骨幽情》散文集两部。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