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铸魂 墨舞山河——大秦人秦北虎

2025-08-20 来源:焦点论坛 作者:焦点

风骨铸魂 墨舞山河——大秦人秦北虎

  他来自那片吼一声秦腔便能震落历史尘埃的土地,他用笔墨与千年祖辈对话。左手阴阳,右手乾坤,笔下奔流的是永不褪色的老秦之魂。

  || 合阳之子:血脉里流淌的秦韵基因

  在八百里秦川的东方,黄河西岸,坐落着三皇五帝之一帝喾的安葬之地——陕西合阳。这里不仅是《诗经》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浪漫源头,更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铁血精神薪火相传之地。深厚的历史文脉与凛然的尚武之风,共同浇灌了书法家秦北虎的艺术生命。

  他自号“大秦人”,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别称,而是其对自身文化血脉最深刻的认同与宣言。秦北虎的艺术之路,始于这片土地的滋养,他的笔墨,自第一日起便带着秦砖汉瓦的厚重与黄河奔流的磅礴。

  ||艺术风采:独步书坛的“太极风云体”

  秦北虎先生的书法艺术,已臻化境,形成了独一无二、极具辨识度的“秦氏书风”,其核心可概括为“一绝、一魂、一脉”。

  一绝:左右开弓,阴阳相生的“太极书法”

  这是其技惊四座的艺术标志。他深谙道家阴阳相生、虚实相应的哲学,将其完美融入书法实践。创作时,左右手各执一笔,正反双管齐下。观其挥毫,如观太极宗师起舞:左手笔走龙蛇,柔韧绵长,是为“阴”;右手力透纸背,雷霆万钧,是为“阳”。双笔并行不悖,气息贯通,在强烈的对比与极致的和谐中,创造出一种充满动态平衡与哲学思辨的视觉奇观。这不仅是技巧的炫示,更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东方智慧在宣纸上的生动演绎,亦是一种涵养心性、调和气血的生命修行。

  一魂:气吞山河的“大秦风云骨”

  其书风内核,灌注着磅礴凛然的秦人精神。他的榜书大字,如《正气》《天道》,如泰山巍峨,压顶而来,有扛鼎之力;其行书,千姿百态而骨力不减,如大秦锐士阵型变幻,法度森严;其草书,尤其是风云大草,已非寻常的“狂放不羁”所能概括,而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沙场气象。笔锋如剑,转折处似有甲胄摩擦之声,通篇气势酣畅淋漓,如战车冲锋,一往无前,将秦人“死不旋踵,血战到底”的豪迈与悲壮书写得淋漓尽致。

  一脉:以古开今的“文化传承脉”

  他的创作内容,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与文化根魂。他常书写《大秦帝国》中的经典名句,如“赳赳老秦,复我河山”、“国力在民,魂魄在庙堂”,让观者在笔墨间瞬间梦回那个荡气回肠的时代,唤醒深植于民族记忆中的英雄情怀。巨作《少年强中国强》则彰显其殷切的育人之心,以书法激励新一代的爱国之志与自强精神;《大道至简》又透露出其深研哲学后的澄明心境。

  ||传奇人生:从合阳走出的文化使者

  秦北虎的艺术人生,是一条不断精进、传播大美的征途。

  身份多重:他不仅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资深会员,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得到业内高度认可;更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的传人,这一身份为其艺术注入了深厚的国学底蕴与道法自然的超脱精神。

  使命在肩:他深知艺术家的社会责任,积极推动《少年强中国强》素质教育工程,将书法课堂作为滋养青少年心性、培育文化自信的沃土。

  声播海外:其作品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化独特性,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亮丽名片,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广受赞誉,为提升文化自信做出了实质贡献。

  ||编者评述:笔墨深处的时代虎啸

  秦北虎,其人其艺,已成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他超越了传统书斋型艺术家的范畴,更像是一位以笔墨为戈、在宣纸疆场上驰骋的文化将领。

  他所书写、所呼唤、所践行的,正是那段虽已遥远却从未逝去的“大秦精神”:那是改革图强的魄力,是变法求新的勇气,是尚武卫国的血性,是包容并蓄的胸怀,是坚毅自强、永不言败的民族脊梁。

  这种精神,早已跨越朝代的更迭,融入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成为华夏儿女在新时代砥砺前行最宝贵的财富。秦北虎先生的书法,正是这古老魂魄在当代最激昂、最雄浑的虎啸。笔落之处,风云激荡;墨成之时,山河共振!他让我们相信,老秦的风骨,从未离开;民族的魂魄,在此刻的笔墨间,风云再起!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