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旬阳市石门镇:产业扎根,药香富民

2025-08-08 来源:本站 作者:吴春侠

  “药园无俗草,架上有仙方”,道尽中药材与民生的深厚联结。旬阳市石门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悠久药草种植史,孕育出独特药香底蕴。近年来,石门镇深挖资源禀赋,将生态优势转为经济动能,让中药材产业成为乡亲们的增收“金钥匙”。

  中药材

  清晨的阳光刚漫上石门镇的街巷,满载杜仲树皮的卡车就轰鸣着打破了小区的宁静,缓缓驶入洵农本草中药材加工厂大院。车厢里,新剥的杜仲树皮堆叠如山,粗糙的纹路间凝结着山野晨露,沉甸甸的分量令车尾微微下沉。工人们手脚麻利,卸货、搬运一气呵成,沉甸甸的收获映照着他们脸上的喜悦。

  收购回来的杜仲树皮

  转眼间,这满载山野气息的原料便进入了清理环节。工人们围坐在杜仲堆旁,身着朴素的工装,神情专注。手中工具轻巧翻飞,娴熟地剔去树皮表层的杂质。泥土及杂质簌簌落下间,药材渐显匀净本真,一缕缕清冽的草木香气,随之在空气中悠悠弥漫开来。

  厂房内的杜仲

  在谌家院社区洵农本草中药材加工厂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内,功能分区科学明晰,从原料收购、分选放置,到清洗、加工、烘干,直至成品包装、出货,形成了一条高效运转的完整产业链。这家集规模化种植、分散收购、趁鲜加工与统一销售于一体的企业,正实践着中药材“从田到厂”的全链条运营。仅杜仲一项年收购量就超百吨,年均销售额达数百万元,产品更是远销省外。

  药材烘干区

  为进一步拓宽产业链条,石门镇积极推动洵农本草中药材加工厂与镇外企业深化合作,创新采用订单销售模式。在指导加工厂为当地村民做好示范种植的同时,有力带动农户发展中药材规模化种植。目前已与10余户农户签订种植合作协议,种植面积约100亩。这种“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既为药企稳定供应原料提供了可靠保障,也让参与种植的农户明确了产销方向。

  据了解,洵农本草中药材加工厂主营杜仲、葛根、淫羊藿等十余种中药材。其精加工产品借助网络达人拓展线上市场,粗加工杜仲则远销外省,年收入达500万元。该中药材加工厂有效带动辖区8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药材采挖、收购、加工等环节,人均年增收近3万元,让乡亲们在自家门口稳稳捧起了“致富饭碗”。

  工人正在清理分拣药材

  如今,石门镇中药材种植已具规模,不仅培育了玄参、重楼等珍贵品种500余亩,还在曹家沟村发展100余亩连翘种植,同步种植猪苓、茯苓、丹参等药材100余亩。此外,镇内“产学研”乡韵体验园中的中药材示范园,已汇集百来个药材品种,形成了多元发展的种植格局。

  下一步,石门镇将依托现有的中医药产业基础,持续整合资源,全力推进5000亩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力争成为秦巴地区中药材种植的示范标杆。(通讯员:吴春侠)

责任编辑:林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