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咳嗽论
咳嗽是一种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胸腹中气流,将黏液和其他刺激物从咽喉、鼻腔、气管、喉头和肺等器官中移除时的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一种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措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有时咳嗽能疏通经络或心脑血管会救活你的一条命。引起咳嗽的最常见因素包括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疾病、久咳不愈可引起支气管炎、咳喘及肺炎,慢阻肺以及格鲁布性喉头炎。另外鼻窦炎和哮喘是慢性(持续)咳嗽最主要的原因。
咳嗽一般分为四种,一是痰湿咳嗽,胸满憋气,痰多稀白,口不渴。一种痰热咳嗽,胸闷胸痛,面红燥热,口渴痰多黄粘。一种是肝火咳嗽 ,这种咳嗽与情绪有关,生气加重胸胁胀痛,面色烦热,口苦,痰粘,有时咳血。最后一种为阴虚咳嗽,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燥干咳,或少痰。
中医认为咳嗽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的一种肺系证候。分别言之,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痰声并见,故并称为“咳嗽”。咳嗽的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为六淫邪气侵袭肺系,如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如肝火犯肺、肺阴亏耗、痰湿蕴肺、痰热郁肺。总的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引起咳嗽的最常见因素包括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格鲁布性喉头炎。过敏、出牙、烟气、尘土和吸人物体也会造成的一种喉源性咳嗽,这种咳嗽主要是痒,若是受风,痒便虽时发作,导致咳嗽,有是可能有痰,这种病根在喉咙,所以不能和一般咳嗽混为一团,否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痒由风作崇,用防风祛风,用僵蚕化痰散结,用薄荷缓和前两味药,同时把风带走,甘草止咳,桔梗宣肺,不给咽喉增加负担,蝉衣扫除一切外邪,增加祛风效果,紫苏叶利咽,木蝴蝶宣肺利咽。对喉源性咳嗽,外感风寒之干咳,有较快的止咳効果。
治疗风寒外感所致的咳嗽气喘,及痰多色白,胸闷不适,慢支气菅炎 ,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用华盖散:麻黄,紫苏子,杏仁,陈风,桑白皮 ,茯苓,甘草。 治疗鼻炎可重用黄茋,白术,茯苓,法半复,防风,辛夷,白芷,甘草,可打道通三焦,治好鼻炎。
内服中医中成药 .1.内服中药:对于咳嗽的治疗,需要临床辨证论治用药,风寒犯肺证可口服通宣理肺丸;风热犯肺证可口服银翘散;风燥伤肺可口服清燥救肺汤;痰湿蕴肺可口服二陈汤;痰热郁肺证可口服清金化痰汤;肺阴亏虚(肺脏阴液不足)可口服养阴清肺丸。 2.中药代茶饮:对于咳嗽的患者,可以用胖大海、罗汉果、陈皮等中药泡水代茶饮,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开音;罗汉果润肺止咳;陈皮清热燥湿。三味中药合用泡水对于咳嗽的症状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3.针灸治疗:对于咳嗽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取合谷穴、列缺穴、肺俞穴等进行针刺治疗,对于症状缓解能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当出现咳嗽症状时,应在医生辨证论治指导下用药治疗,针刺须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切勿自行服药或针灸,以免出现危险延误病情,下列咳嗽应由医生辩证医冶。
感染因素引起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胸膜等感染与炎症的细茵、病毒、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等。
2.理化因素任何可以阻塞、压迫或牵引呼吸道的物理因素以及可以刺激管腔壁的各种化学因素(如气雾)。
3.过敏因素,如某些可引起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血管神经性水肿因子。
4.其他疾病,这些疾病可间接引起咳嗽,或因并发症而引起咳嗽,如肝脓肿形成支气管胸膜瘘、膈疝、白血病、胃食管反流等,就要辩证治疗,才会达到愈期効果。
5.对于五六十岁的老人,可提前打肺科疾病疫苗,对预防肺部疾病很有好处。
责任编辑:李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