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应急管理局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
2025-01-26 | 来源:铜川市应急管理局
作者:宋波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各项部署要求,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统揽,深入开展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年”和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在压实各方责任、狠抓事故防范、推进守正创新、强化能力保障等方面持续用力,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历史最低,防汛防火期持续保持“零伤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安全保障。
握指成拳汇聚合力,齐抓共管强度不减。一是强化统筹协调,综合运用专题部署、每月调度、督导暗访、通报约谈等手段,推动省市部署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化”管理、“颗粒化”落实,拧成全市大抓安全“一股劲”。二是压实监管责任,市、区县全部修订完成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职责和年度任务“两个清单”,出台了《市级部门及中省驻铜有关单位安全生产责任暂行规定》《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检查事项清单》,明确了17类新业态的安全监管“一件事”牵头部门职责,织密安全监管责任“一张网”。三是注重机制创新,着眼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格局,整合了5个议事协调机构职能,大力推行“主官周末查安全”,对各区县安全生产现状进行“解剖麻雀”,编制了暴雨预警响应“战位一张图”,组建了全市十大林场联防联灭指挥部,推动下好多方共治“一盘棋”。
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事前预防有力有效。一是坚持把风险研判抓在手上,聚焦春节、两会、国庆和防汛、防火期等重要时段,召集风险会商研判会议38次,下发提醒函168份,预警信息213期,始终保持“风险就在眼前”的危机感。二是坚持把排险除患抓在手上,突出煤矿、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等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高危行业领域,以及易发生事故的“三违”行为、危险作业环境等关键因素,组织查改一般问题隐患1.2万余项,行政处罚388家次。调度无人机开展森林防火、防汛巡查13次,汛期组织排查整治洪涝风险隐患392处,提前转移避险群众2157户5119人。三是坚持把信息化赋能安全抓在手上,推动全市非煤矿山、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全部安装使用了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全市森林火灾扑救“一键通”微信小程序上线投用。
扭住关键系统施策,治本攻坚成效突出。一是紧盯重大事故隐患“清零”,组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活动481场次,参与近2万人次,持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销号“大起底”,2024年挂牌督办的695项重大隐患完成整改685项,整改率和企业自查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煤矿领域完成了区域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道路交通领域实施公路生命防护工程75公里,城镇燃气领域改造老旧管网579.44公里,消防领域打通“生命通道”2.2万余处,通过在重点行业领域推动落实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治本措施,极大强化了全市整体安全保障能力。三是狠抓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提升,举办“法人谈安全”视频专访100期,开展“小切口”应急演练790场次,考核“三类人员”1.5万人,组织各类从业人员安全培训1584期,9.5万人参训。与此同时,注重发挥“流程管事”的作用,推动形成了停工停产煤矿“五道防线”、零星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企业法人定期述责等一批管长远的制度机制成果。
夯基垒台牢固底板,基础能力持续增强。一是不断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基础,推动镇(办)持续健全完善灾害监测、风险排查、信息报送、应急响应等长效机制。指导435个村(社区)绘制了灾害风险示意图和应急疏散路径示意图,村(社区)防汛、防火、防滑“三灾”应急预案编制率达到90%以上。新增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个,改造农村应急避难场所4个。二是不断强化基层应急队伍能力,高标准完成“照金林区地方森林消防队伍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招录30名合同制地方消防员已投入实战化训练。累计组建6711人的村(社区)综合应急抢险队伍,培训基层应急管理骨干人员1300人次,对镇(办)预案管理人员进行了全覆盖轮训,组织自然灾害应急演练220余场次。三是不断强化基层应急支撑保障,建成全市5座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向三个一级火险区县前置森林防火装备物资7类745套,95个沿河村(社区)前置防汛应急抢险物资12类5万余件。争取冬春救助资金1002万元,惠及群众4.2万人。党建领航从严治队,事业发展质效双升。一是坚持以学铸魂,始终把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狠抓强能促干,大力开展领导干部“传帮带结对子”、案例学习“分享会”、业务“大练兵”等活动,用力锤炼干部队伍过硬作风本领。坚持“三张清单”抓落实,严格“定人、定责、定时、定标准”,努力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三是严守纪律规矩,逐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整改问题35项,向纪委监委移交线索25项,建章立制解决突出问题34个。常态化开展清廉机关建设,持之以恒树新风、纠“四风”,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的一年,市应急管理局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以更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杨勇 荐)
握指成拳汇聚合力,齐抓共管强度不减。一是强化统筹协调,综合运用专题部署、每月调度、督导暗访、通报约谈等手段,推动省市部署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化”管理、“颗粒化”落实,拧成全市大抓安全“一股劲”。二是压实监管责任,市、区县全部修订完成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职责和年度任务“两个清单”,出台了《市级部门及中省驻铜有关单位安全生产责任暂行规定》《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检查事项清单》,明确了17类新业态的安全监管“一件事”牵头部门职责,织密安全监管责任“一张网”。三是注重机制创新,着眼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格局,整合了5个议事协调机构职能,大力推行“主官周末查安全”,对各区县安全生产现状进行“解剖麻雀”,编制了暴雨预警响应“战位一张图”,组建了全市十大林场联防联灭指挥部,推动下好多方共治“一盘棋”。
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事前预防有力有效。一是坚持把风险研判抓在手上,聚焦春节、两会、国庆和防汛、防火期等重要时段,召集风险会商研判会议38次,下发提醒函168份,预警信息213期,始终保持“风险就在眼前”的危机感。二是坚持把排险除患抓在手上,突出煤矿、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等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高危行业领域,以及易发生事故的“三违”行为、危险作业环境等关键因素,组织查改一般问题隐患1.2万余项,行政处罚388家次。调度无人机开展森林防火、防汛巡查13次,汛期组织排查整治洪涝风险隐患392处,提前转移避险群众2157户5119人。三是坚持把信息化赋能安全抓在手上,推动全市非煤矿山、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全部安装使用了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全市森林火灾扑救“一键通”微信小程序上线投用。
扭住关键系统施策,治本攻坚成效突出。一是紧盯重大事故隐患“清零”,组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活动481场次,参与近2万人次,持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销号“大起底”,2024年挂牌督办的695项重大隐患完成整改685项,整改率和企业自查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煤矿领域完成了区域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道路交通领域实施公路生命防护工程75公里,城镇燃气领域改造老旧管网579.44公里,消防领域打通“生命通道”2.2万余处,通过在重点行业领域推动落实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治本措施,极大强化了全市整体安全保障能力。三是狠抓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提升,举办“法人谈安全”视频专访100期,开展“小切口”应急演练790场次,考核“三类人员”1.5万人,组织各类从业人员安全培训1584期,9.5万人参训。与此同时,注重发挥“流程管事”的作用,推动形成了停工停产煤矿“五道防线”、零星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企业法人定期述责等一批管长远的制度机制成果。
夯基垒台牢固底板,基础能力持续增强。一是不断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基础,推动镇(办)持续健全完善灾害监测、风险排查、信息报送、应急响应等长效机制。指导435个村(社区)绘制了灾害风险示意图和应急疏散路径示意图,村(社区)防汛、防火、防滑“三灾”应急预案编制率达到90%以上。新增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个,改造农村应急避难场所4个。二是不断强化基层应急队伍能力,高标准完成“照金林区地方森林消防队伍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招录30名合同制地方消防员已投入实战化训练。累计组建6711人的村(社区)综合应急抢险队伍,培训基层应急管理骨干人员1300人次,对镇(办)预案管理人员进行了全覆盖轮训,组织自然灾害应急演练220余场次。三是不断强化基层应急支撑保障,建成全市5座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向三个一级火险区县前置森林防火装备物资7类745套,95个沿河村(社区)前置防汛应急抢险物资12类5万余件。争取冬春救助资金1002万元,惠及群众4.2万人。党建领航从严治队,事业发展质效双升。一是坚持以学铸魂,始终把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狠抓强能促干,大力开展领导干部“传帮带结对子”、案例学习“分享会”、业务“大练兵”等活动,用力锤炼干部队伍过硬作风本领。坚持“三张清单”抓落实,严格“定人、定责、定时、定标准”,努力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三是严守纪律规矩,逐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整改问题35项,向纪委监委移交线索25项,建章立制解决突出问题34个。常态化开展清廉机关建设,持之以恒树新风、纠“四风”,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的一年,市应急管理局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以更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杨勇 荐)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