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024-07-10 | 来源:本网 作者:孙向阳

  【摘要】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本质上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认真听讲、自主探究的观念,从而强化其学习效果。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诉求,积极优化课堂环境,保证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参与度;提高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愿意以及不愿意参与课堂的主要因素,据此调整教学方针,争取让每名学生都主动走进课堂,得到能力的提升和价值的体现。

  1.加强小组合作,保证均衡参与

  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程度不同,思维能力、接受能力也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活泼踊跃,积极承担老师分派的任务,并且得到老师更多的重视;另一部分学生却很少得到关注,逐渐失去主动性,降低了课堂整体的参与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不妨加强小组合作,避免小组内部互相争抢学习资源,而是鼓励学生互帮互助,保证学生均衡参与课堂。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笔者先展示几个简单的二次函数,如: y=x2, y=-x2 ,y=2×2等等,让学生画出它们的图像,并进行比较,总结二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和规律。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笔者加强巡视,要求各组组长做好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明确具体的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课堂参与度,并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与自身条件相符的锻炼与提升。

  2.注重任务驱动,体现学生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急于求成,不重视和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导致课堂灌输性较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各种信息,得不到个人价值的体现,自然不能深度参与课堂探究,限制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前的水平,注重任务驱动,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重要性,保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例如:在学习《弧长及扇形面积》一课时,笔者采取先学后讲的策略,也就是给学生明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笔者把讲课的任务也交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扮演学生的角色,适当向“小老师”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一些可能疏漏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此外,对于学生的表现,笔者尽量予以积极的评价,肯定学生为课堂做出的贡献。从而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提升其参与课堂的意愿以及学习数学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考虑学生不同的需求,多给学生提供探究和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陈莲妹.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初中数学学习[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2):21.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大程镇徐木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