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子洲县老君殿中学:耕耘杏坛沃土激活青春密码

2023-08-01 |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作者:姚思雅 李静
      “我校是乡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少年,家庭教育普遍缺失。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学校立足乡土校情,涵养“五育并举”新内涵,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老君殿中学校长荣菲介绍道。
    荫荫夏日,天高云淡,记者踏着一缕晨光辗转来到榆林市子洲县老君殿中学。
子洲县老君殿中学教学楼
    多彩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建于1958年。20世纪90年代初期因生源不足,由完全中学变为县办初级中学。在校教职工32人,在校学生120人,开设3个年级5个教学班。2022年春季,学校在子洲县教体局的指导下转型为留守少年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缓解家长后顾之忧。”荣菲说。
    荣菲2021年8月被选聘为子洲县老君殿中学校长,上任伊始,就从改造校舍、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开启与名校合作共赢之旅,制定严密学科计划,注重课堂效率,发挥家校社一体化育人功能。在农村学校生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目前在校学生较2021年秋季增加了44人,这是“80后”荣菲和她的团队一起努力换来的。
    “乡村学校生源不足且流失严重,这也是学校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学生学习基础非常薄弱,要想吸引、留住生源,怎么办?就需立足校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设学生喜欢上的课程,以此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组织能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彰显学校内涵特色。”荣菲说,“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全体教师群策群力,结合校情、学情,打造多样化的‘第二课堂’,开发个性化、特色化课程,开展有声有色的社团活动课,给学生自主选择权。”
    “我们希望乡村中学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考察研讨后利用每周四下午半天时间,开辟呦呦鹿鸣阅读社团、快乐小厨美食社团、书法社团、红黄蓝美术社团、秧歌社团、花花世界社团、荟萃体育社团、葫芦丝社团、手工制作社团等9个社团活动课,丰富‘第二课堂’,全面优化、提高学生素质。社团课内容丰富还不收费,孩子们都喜欢上。”负责“第二课堂”活动的张池浩老师向记者介绍。
    “由于时间紧迫,师资力量有限,许多课程设置得还比较粗糙,存在许多纰漏之处,但是经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和学科训练的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发展,知识面得以拓宽,动手能力提高了。”张池浩老师接着说。
    记者随同子洲县人大代表团参观了荟萃体育社团、快乐小厨美食社团、红黄蓝美术社团等活动课。
    “学生们每次上课前早早排队等候教室开门。”快乐小厨社团蔡宝珍老师告诉记者,“每周学生自己定好菜谱,老师提前准备好食材,学生一上课就可以一展身手,忙得不亦乐乎。”
快乐小厨美食社团学生制作菜品
    子洲县人大代表参观时品尝了学生自己炒的土豆丝,纷纷说道:“香”“动手能力强”,社团孩子们享用自己做的美食,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说话间记者看到学生加柯害羞地站在一面墙的前面好似挡着什么,旁边同学连忙说:“他不好意思,不愿让别人看到墙上自己做菜的照片。”记者从侧面看到照片上的加柯炒菜时露出的灿烂笑容。
    “在烹饪中我体验到了快乐,在协作中加强了团结。自己动手制作美食,既有趣又切实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学生刘琴说。
    子洲县人大代表一行观赏了花花世界社团学生栽培的花,发出赞美之声,称:“花开得鲜艳!造型好奇特!”
    “为落实“双减”政策,激发学生对中国灿烂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写规范字、用规范字的意识,学校开设了书法社团。老师讲解书法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书法兴趣,提高学生书写水平,感受书法魅力。”记者随同来到书法社团课堂,艾雄老师娓娓道来。
    学生景昊一边认真听老师讲解练字技巧,手下一边练着字。他说:“通过坚持不懈地练字,锻炼了我的意志,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七年级学生李宝玉和同学欢快地打着乒乓球。歇息时,记者与他聊天,喜欢上荟萃体育社团课吗?他说:“喜欢,每周我都特别期待上体育社团课。将来我想考榆林市的高中,参加社团课能缓解我的学习与精神压力。”另一位学生抢着说:“上体育社团课不仅轻松还能增强体质。”

    荟萃体育社团学生在上课
    “我的孩子参加葫芦丝社团后,回家写完作业就喜欢吹葫芦丝,曲子吹得越来越好。多了一项本领,学习还比以前更专心了。”学生苗乔玉的妈妈说。
    葫芦丝社团学生吹奏练习
    学生有的在阅览室静心阅读,有的驰骋在篮球场,有的在教学楼前扭秧歌……青春绽放在校园,真美!
    盘活土地资源推进劳动教育养成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老师带领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劳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写进党代会的报告。劳动教育的回归,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良好劳动习惯。”荣菲说道,“学校积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入推进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积极构建‘1334’劳动教育模式,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之路,开辟“半亩田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打造乡村劳动教育实践特色学校。”
    “‘1334’劳动教育模式,是围绕‘根植乡土、心向未来’这一主题,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大领域,建设‘基础型劳动课、体验型劳动课、发展型劳动课’三大课程,培养‘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创新’四大素养,共同实现劳动教育日常化、课程化和特色化。”副校长李杰说,“在物质充裕的今天,孩子们离农耕渐行渐远,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农耕精神,更加深切地体验劳作感受。我校盘活土地资源,开辟蔬菜、瓜果、花卉等种植区,作为学生劳动实践体验基地。树立学生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能力。”
    子洲县老君殿中学首届“丰收节”劳动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农耕特色的劳动课时,尝试与劳技等多学科融合。自2022年4月5日起,学校每周四下午带领孩子们到‘半亩田园’示范基地开展劳动实践,在种植实践中,学习田园诗词;增长劳动常识,记录劳作艰辛,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李杰说。
    学生采摘自己种的蔬菜
    漫步校园,记者见到同学们在蔬菜种植区除草、浇水……“大家给葡萄树浇水、种蔬菜、摘果实……虽然辛苦,但是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体会到农民的艰辛。我们在果园劳动累了,就在大杏树下休息,果子成熟的季节,上树摘果子吃,非常有趣。”学生贺艳萍高兴地说。
    学生曹超说:“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课,我切身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挖的红薯
     “孩子在学校体验劳动实践课后,会疼爱家人了,主动打扫院子,帮家里干一些农活。”学生苗嘉倪的爷爷说。
      “为改造校舍,打造劳动教育基地等,子洲县教体局给学校的支持倾斜力度非常大。我将继续行走在探索乡村教育的路上,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地制宜、因校情制订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和适宜的教学方法,让更多学子来这里求学!”荣菲语气坚定。
       青春密码已被激活,荣菲和她的团队将继续坚守在这片乡村沃土上挥洒汗水,燃放青春,让乡村孩子求学之路更平坦更宽阔!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