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祁连山生态保护由“大治”转入“常态长效”保护新阶段
2024-10-12 | 来源:本网
作者:李鹏 文洁 顾丽娟
日前,记者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年来甘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祁连山历经“史上最严”整改,祛多年沉疴,还欠账旧账,迎来“底色之变”。目前,祁连山生态保护已由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整治修复转入常态长效保护“新阶段”,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有序推进。
秋日,祁连山下的山丹马场骏马奔腾。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省持续推进祁连山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完成甘肃祁连山典型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生态状况综合评估,为巩固提升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成效提供参考。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建成549个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对祁连山区域实施科学化、精准化监管。从2022年开始,依托全省生态监管大数据平台、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祁连山地区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工作,采用遥感调查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摸清祁连山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状况本底情况,探索建立“问题发现-移交查处-督促整改-移送上报”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机制,积极推动祁连山生态环境长效保护监管机制落实落地。 俯瞰祁连山,绿意盎然。(本组图片: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超摄。)
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获“2022绿色亚太环保成就奖—杰出自然保护区奖”,2023年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各项结果均为“优秀”,2024年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典型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生态状况综合评估监测结果显示,75.36万公顷林地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75.27万公顷草原生态稳定性不断增强,5.21万公顷水域面积更加稳定。保护区内不同种群野生动物数量较2014年提高15%至20%,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循环能力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着,一些多年难觅踪迹的国家一级、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时有出现,成为祁连山生态环境变化的“见证者”。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省持续推进祁连山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完成甘肃祁连山典型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生态状况综合评估,为巩固提升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成效提供参考。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建成549个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对祁连山区域实施科学化、精准化监管。从2022年开始,依托全省生态监管大数据平台、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祁连山地区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工作,采用遥感调查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摸清祁连山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状况本底情况,探索建立“问题发现-移交查处-督促整改-移送上报”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机制,积极推动祁连山生态环境长效保护监管机制落实落地。 俯瞰祁连山,绿意盎然。(本组图片: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超摄。)
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获“2022绿色亚太环保成就奖—杰出自然保护区奖”,2023年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各项结果均为“优秀”,2024年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典型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生态状况综合评估监测结果显示,75.36万公顷林地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75.27万公顷草原生态稳定性不断增强,5.21万公顷水域面积更加稳定。保护区内不同种群野生动物数量较2014年提高15%至20%,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循环能力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着,一些多年难觅踪迹的国家一级、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时有出现,成为祁连山生态环境变化的“见证者”。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