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城固张骞故里:厚植生态底蕴 提质绿色发展

2023-09-01 | 来源:本网 作者:张中奇
博望街道,因汉博望候张骞而得名,是城固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丝路源点、张骞故里”的美誉。博望街道地处城固县城中心,行政区划面积29.2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17.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63%;辖14个行政村,10个社区,53个党组织,3085名党员。户籍人口8.2万人,常住人口10.2万人,耕地面积13000亩,基本农田7105亩,是陕西省首批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陕南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张骞墓,是全县确定的经济发展先行区的示范点。
  依托“勤劳双手”助力生态振兴
  以开展“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城龙路沿线环境整治;完成卫生厕所改造提升733座,全办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打造口袋公园2处,墙体美化3处。开展联合整治大气环境6次,实现了“不点一把火,不冒一缕烟,不出现一个黑斑”工作目标。清除卫生死角6000多平方米,植绿美化4000平方米、铺设人行道1000平米,规范停车位400余个,改造建筑物外立面4000余平方米,柏油靓化场院道路18000余平方米,实施“党建+河长制”、“党建+路长制”,对全办10多公里的道路、河湖、沟渠等落实属地网格巡查治理,定期清除垃圾淤泥,沿途植绿种花草,做到“一河一景一风光”。
  依托“张骞品牌”助力文化振兴
  博望街道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将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与基层治理、文明乡风建设有机结合。全办收集张骞传说150余件,调查登记辖区文化文物遗产10余处,使民间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围绕“张骞老家.富美博望”定位,成立百人宣讲团,定期在全辖区开展“讲好张骞传说,让非遗活起来”主题活动,进一步留住历史、传承文明,突出展示博望特色,结合现代文化,让山野乡村逐步走进全国人们的视线,助力文化振兴。同时,发挥“一约五会”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利用“博望大妈”品牌志愿服务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树立勤俭之风。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最美系列人物”和“好婆婆好媳妇”等推荐评选活动,提升群众文化素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依托“订单农业”助力产业振兴
  立足辖区近优质高产农田资源和水稻产业优势,签订万亩水稻农业订单,指导军王村、贺家桥村、五里庙村、周家堰村、饶家营村、杜家营村等村建立优质粮食示范片区,实施万亩有机水稻示范基地,依托辖区天丰米业产业龙头,推行“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经济合作社+农户”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建立产加销全产业链循环,巩固脱贫益贫长效机制。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吸引外资扩大土地流转,依靠西六路交通优势,持续推进建立以军王村、贺家桥村466亩“稻渔(虾)共养”为示范引领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后续提升。以三产融合为抓手,依托城西、城北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和天丰农业龙头企业、天正度假村(民宿产业),在五里庙村、军王村、贺家桥村、周家堰村实施郊野多彩田园综合体,实现三产融合,打造“一村一品”,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
  依托“区位优势”持续壮大集体经济
  我办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和实现形式,发挥村区位优势,采取资产经营、投资收益、入股分红等方式,发展村级“实体型”集体经济、“经营型”集体经济和“分红型”集体经济,推广“联村共建、以街道带村、村企合作”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实现集体经济和农民群众稳定增收。2023年全办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9个(三村、东方红村、胜利村、大西关村、河坎村、东寨村、西寨村、朝阳社区、舒家营村)占比达到53%,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4个(江湾社区、杜家营村、五里庙村、军王村)达到24%,其余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河坎村经济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经济示范合作社;东方红村被评为市级农村集体经济示范发展村;胜利村被评为市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示范村。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