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六大古镇溯源
旬邑是渭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把旬邑六大古镇(土桥、张洪、太村、职田、底庙、马栏)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整理成章,以飨读者。
土桥镇
土桥镇位于旬邑县城东南约21公里处,北依石门山,东傍姜嫄河,西邻汃水,南衔彬州,镇区东西两边临沟,南北陆地相连,镇区四周古时筑有土城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关中通往塞外的必经之路,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土桥镇古时候叫古公镇,因夏公刘第九代玄孙古公亶父曾在这一带繁衍生息,厉兵秣马而得名。民间传说,明末,泾阳石桥财东一撮毛(大名于德水)的先祖和旬邑张洪镇秦家村的财东菜园子(堂号)的曾祖结为儿女亲家,有一年端午节一撮毛全家从泾阳到旬邑来为女儿追节,那时交通不便,大户人家出行,多以畜力代步。一撮毛的家人匹金鞍,跨骏马,后头跟着一头驮着端午礼当的大青驴,一路上马行驴追,翻沟爬坡,尽拣捷道而行,谁知走到古公镇西边翻沟(今土桥中学西边的西桥沟)时,因道路崎岖大青驴滚沟而亡,驮在驴身上的端午礼损失殆尽,一撮毛的家人害怕以后自己的姑娘熬娘家时发生类似事件,随捐纹银300两,在这条沟里修了一座土桥,因桥修在镇子西边的沟里,人们便把这条沟叫西桥沟,把沟边住人的村子叫西桥村,因为桥全部用黄土筑成,属于当年小镇的标志性建筑,过往客商和来镇上赶集的附近居民,都把这里叫土桥。年深久远的古公镇这个地名淡化出了人们的记忆,土桥镇这个名字在老百姓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同时也取得了官方的认可。《清一统志·邠州》记载:土桥镇有城,当古公原之冲。明时建镇,商贾云集,三日利市,纳四方民众,集八方财源。后经几度风云变换,民国时期这座历史悠久的土桥因河水长期冲刷而坍塌。
抗日战争时期,以土桥镇东边那条小沟为界,沟东属陕甘宁边区赤水县管辖,沟西包括土桥镇城内属于国民党统治区,镇区城内长期住扎着国民党军队,他们对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不允许边区群众进城赶集做买卖。赤水县政府(驻马庄村)为了打破经济封锁,发动辖区群众在土桥镇东那条沟里又修了一座土桥,促使边区群众和国统区群众在土桥城东门外形成了新的集市贸易市场,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赤水县的经济封锁。人们从此把这条修建土桥的东沟又叫桥沟。上世纪七十年代,旬邑县政府组织群众在这条沟的上游修筑拦洪大坝,使得天堑变通途,抗日战争期间赤水县组织群众修筑的东沟土桥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因长期无人通行和维修而彻底坍塌。从此以后,土桥镇上再无土桥。建国后,土桥镇的古城墙仍有残存,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城区建设的隆隆机声中残存了600多年的土桥老城墙被夷为平地。
土桥明代建镇,为旬邑县五大古镇之一。建国后1950年设土桥区。1953年3月撤区并乡时保留土桥区。1958年9月土桥乡、排厦乡合并成立压美人民公社。同年12月旬邑县合并入彬县后改为土桥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时设立土桥乡,同年12月改称土桥镇。2011年撤销排厦乡并入土桥镇。2015年撤销丈八寺镇,并入土桥镇。
土桥镇辖20个行政村,45各自然村,截止2017年,常住人口49454人,镇区总面积188.97平方千米,总耕地耕地面积29.056平方千米,主导产业以粮食、苹果、奶畜、劳务、土豆、杂豆等经济作物为主。境内有唐勋臣侯君集故里侯家村。宋范祥、范育陵墓、姜嫄湖(七里川水库)、战国时期的古烽火台、指甲坡等文化遗址,可供游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土桥镇集镇建设日新月异,蓬勃兴起,新建的“丰”字形街道,楼房林立,造型新颖,装饰华丽,店铺众多,店名五花八门,匾牌多姿多彩,门前音箱里不时传出秦腔名家的唱段,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秦风秦韵。
土桥镇最红火的要数农贸市场,中药材、肉禽蛋、皮毛山货、五谷杂粮、土特产品······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在这里显示自己的风姿。
现代化的交通,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逢集日,从西安、咸阳等地赶来做生意的,蜂涌而至。憨厚的土桥人数着用汗水换来的钞票,脸上绽开了牡丹花。
镇内住有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商店、邮电局、工矿企业等单位30多家,还有私营门面和商贸摊点100多家,市场繁荣,交通方便,辐射地域广,信息传播快,吸引了广州、浙江、甘肃、四川等地的客商来此经商,使古老的土桥镇焕发出青春的容颜。
张洪镇
张洪镇,位于旬邑县境西南部,距县城约22公里。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其名称蕴含着吉祥宏大的寓意。据史料记载,张洪于明代建镇,是旬邑县五大古镇之一。
民间传说,元至元年有个名叫张空的的人率族人在此居住,遂成村落,取名张空堡(村)。后张氏家族人丁兴旺,财源旺盛,遂集资在此修建了一座规模盛大的药王庙宇,每年二月二逢庙会,香客云集,商贸发达。逐渐由庙会贸易演变为乡村集市贸易,三六九日逢集,商贾云集,买卖红火,形成了旬邑境内较大的集市贸易市场。明代时,人们选取洪武年号中的“洪”字,取其吉祥洪大之意,将原本名为张空堡的村子更名为张洪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张洪镇。
北魏时期,张洪镇曾是三水县治所在地,可见其历史之悠久。元代至元年间,张洪村初具规模,成为当地的重要聚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洪镇逐渐发展成为商贸繁荣、人口密集的地方。民国时期,旬邑县政府曾驻于此地,进一步凸显了张洪镇在县域内的重要地位。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张洪镇曾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1928年5月31日许才升等七位栒邑起义领导人,被敌人押往邠县途中在此英勇就义。1933年2月,当地农民因不堪徭役和苛捐杂税之重负,在中共地方组织领导下,发起“交农”运动,奋起抗争,国民党当局最终妥协让步。同年9月22日,王吉泰、高岗等率陕甘红军夜袭驻张洪镇的国民党旬邑县政府,击毙县长谢骞等2名军政人员,迫使国民党旬邑县政府迁回旬邑县城。
新中国成立后,张洪镇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域的调整和变革。1950年,设立张洪区,下辖多个乡镇。1956年,设立张洪乡,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基层行政单位的地位。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张洪乡与其他乡合并成立卫星人民公社。同年12月栒邑并入邠县时,设立张洪生产管理区,1961年8恢复旬邑县制,成立张洪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重新设立张洪乡,同年12月改为张洪镇。2011年,原底乡撤销并入张洪镇,使得张洪镇的行政范围进一步扩大。
张洪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镇内有明代皇帝诰封的百子村、十六国时,后秦皇帝姚苌为女治病建皇楼的皇楼村、这些古老的村名传说和遗址,见证了张洪镇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中,张洪镇日益发展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乡镇。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张洪镇将会以更加崭新的面貌成为旬邑县乃至陕西省的一颗璀璨明珠。
太村镇
太村镇位于旬邑县境西北部,镇政府驻地距旬邑县城12公里。总面积99.91平方千米。辖32个行政村,32733口人,106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48358亩,是旬邑县人口最多的一个镇。
相传,太村镇,原名永丰堡,后因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大羽(关羽)庙而更名为大羽村。因古时,“大”通“太”后人称为太羽,“羽”与“峪”谐音。逐渐谐变成太峪,明代建镇时,便以村名作镇名。1983年,因与彬县太峪镇重名,更名为太村镇。
太村镇是旬邑五大名镇之一,明代建镇,清代设立集市,清末民国时期,太村镇街道私营工商业发达,店铺林立,商业字号有二三十家,比起县境内其他各镇遥遥领先。1940年,张百允等人在此创办益民织布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先后设立区、乡,1958年9月成立东风人民公社,同年12月栒邑县并入彬县,设立太峪生产管理区。1961年8月恢复旬邑县制后,成立太峪人民公社。1983年因与彬县太峪公社重名,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太村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时设立太村乡,同年12月改为太村镇,2011年,撤销赤道乡并入太村镇。
太村镇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涌现出来东汉章帝时的大司马空兼理“三公”(官位相当于宰相)的第五伦、唐朝肃宗年间监察御史晋同平章事(官位相当于宰相)的第五琦、宋代初礼部尚书官至参知政事(官位相当于宰相)的第五均。明代夫子文在中、光禄少卿文翔凤等历史名人,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卓越贡献为太村镇的人文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太村镇还保留着众多历史遗迹,如唐家民居等。这里还孕育了旬邑唢呐三大流派之一的吕派唢呐。吕派唢呐演奏风格粗犷、刚劲有力,呈现出万马奔腾之势,深受陕甘两省群众的的喜爱。此地还是世界工艺美术大师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家乡。库淑兰创造的旬邑彩贴剪纸,其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剪纸技艺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使库淑兰剪纸艺术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太村镇从库淑兰彩贴剪纸传承人才培养入手,通过建立剪纸传习所、剪纸工作室等方式,面向群众免费开设剪纸体验班,开展非遗进校园、剪纸旗袍秀等活动,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古豳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太村镇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已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乡镇建设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未来的发展中,太村镇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镇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富丽太村”的美好远景而不懈奋斗!
职田镇
职田镇位于旬邑县城以东偏北15公里处,属旬邑六大古镇之一。
职田原为古代“职分田”的简称。职分田为古代按品级授予官吏作俸禄的公田。白居易《议百官职田策》云:“臣伏以职田者,职既不同,田亦异数。”宋高承《事物纪原·职田》云:“武德元年(618)十二月制外官各给职分田,则职田之名,唐始有之也”唐广德初,移三水县治于今职田镇,盖因当时此地有外官职田而得名。
据民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后,初定天下,对有功之臣,大肆封赏,尉迟敬德被封为吴国公。并将齐王府的全部财产都赐给了他。但此时西北边陲不稳定,突厥犯边,烽烟常起。为了镇守边关,威慑突厥,平息战火,唐太宗李世民拜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命其统领三军在旬邑一带养兵屯田,戍守边关,尉迟敬德将屯田指挥部设在今职田镇职田村一带。后来当地人们以尉迟敬德曾在此代职屯田,称此地为职田庄(村)。明代建镇时,就以村名做镇名,一直流传至今。
职田镇在唐中叶曾为三水县治所在地,明代建镇并设立集市。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历代均驻兵防守。土地革命时期,刘志丹、谢子长等率陕甘红军游击队曾多次奔袭职田镇,打击反动势力和土豪劣绅。抗日战争时期,习仲勋带领的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驻该镇马家堡村长达数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设立职田区。1956年3月,境内设职田乡、武家堡乡、阳坡头乡、马家堡乡。1958年9月职田乡、武家堡乡、阳坡头乡和唐家乡万兴村合并成立超英人民公社,同年12月旬邑县合并入彬县后设立职田人民公社。1961年8月旬邑县制恢复后,原保留职田人民公社建制。1984年政社分设时设立职田乡,同年12月改为职田镇。辖16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6135户,25878人,总面积86.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6645亩。
职田镇是经济强镇。主导产业有果、烟、畜、草、林、劳务等。苹果面积1.5万亩,其中,有机苹果面积1.2万亩,年总产量3000多万斤,秋荏、麻籽等土特产因其独特的保健营养价值备受消费者青睐,远销海内外,梨、桃、李、杏、核桃、西瓜等杂果畅销省内外,景家的手工业铁器加工、马家堡的老豆腐、职田街的羊肉泡、万寿的建筑业驰名县内外,形成了“一村一品”优势。
职田镇是集贸大镇。商贾云集,店铺林立,集市贸易辐射陕、甘两省八县,贸易额超过亿元,镇区面积达1平方公里,聚居人口1.5万人。
职田镇是新农村建设名星乡镇。被誉为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是旬邑的一张名片,已走出旬邑,走向全国。这里是有识之士投资的佳地,兴业的热土,创业的乐园,热忱欢迎海内外人士前来职田镇投资兴业。
底庙镇
底庙镇位于旬邑县西北部,是陕西、甘肃两省的彬州(县)、旬邑、正宁三县交汇之处,距县城44公里。辖10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5292户20035人,耕地面积3.2万亩。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
民间传说,明代在今底庙村原畔沟底下建有一座寺庙,因庙建于村庄底下的沟底,故取名底庙,后因香火颇盛,寺庙扩建,庙宇迁到沟上,仍称底庙。建国后该庙址曾是区政府、人民公社、医院、手工业社所在地。据县博物馆保存的古钟铭文记载,自明万历年这里就叫底庙村。管辖周围18个村子,明代在此建镇设立集市时改名底庙镇。
明清时期,底庙镇归邠州府三水(今旬邑)县管辖,1914年(民国三年}撤销清朝政府设置的府州管理体制,三水县改栒邑县,底庙镇归属国民党旬邑县公署管辖。新民主革命时期,底庙是中共栒邑县党组织早期活动的地区之一,1934至1935属陕甘宁边去永红县管理。1937年划归陕甘宁边区新正县管理建国后。建国后,设立底庙乡。1858年9月成立幸福人民公社,同年12月旬邑并入邠县时,设立底庙生产管理区,隶属邠县北极人民公社,1961年8月旬邑县制恢复后,成立底庙人民公社,1967年更名东方红人民公社,1979年恢复底庙人民公社称谓。1984年政社分设时,复设底庙乡,1998年撤乡并镇,建立底庙镇至今。
底庙镇以苹果、烤烟、小麦为主导产业,是陕西省烤烟种植大县。
近年来,底庙镇紧紧围绕“丝路驿站、大美底庙”目标,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揽,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民生,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呈现增速加快、质量提高、后劲增强的崭新局面,书写了底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先后荣获省级卫生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文明村镇、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烟叶生产先进乡镇等省市级荣誉;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党委、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镇、重点项目建设一等奖、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县级荣誉。
马栏镇
马栏镇地处旬邑县东北部,东临铜川、黄陵,南连耀县,北望甘肃正宁,西接古镇职田。面积792平方公里,辖23个村委会,12835口人。耕地面积28740亩,是旬邑面积最大的一个镇。
马栏的本意为马厩,即养马的房子。此处位于秦直道旁,疑为朝廷一处养马的场所,成村后取名马栏。也有传说,唐代,尉迟敬德在旬邑职田屯垦时,曾在此筑栏养马,故以为名。
马栏原属宜君县,1937年马栏解放后改属陕甘宁边区新正县管辖。1942年成立马栏市,1943年1月撤市,改属栒邑县管辖。建国后,1950年设立马栏区。1958年9月马栏乡、转角乡、张家山乡合并成立英雄人民公社。同年12月,栒邑县并入邠县后设立马栏管理区,隶属职田人民公社。1961年8月,栒邑县制恢复后设立马栏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政社分设时设立马栏乡。2001年,马栏乡和后掌乡合并改称马栏镇,镇政府驻地由马栏村迁至后掌村。
革命战争年代,马栏镇为延安前哨,陕甘宁边区南大门。1946年至1947年,中共路东工委、路西工委、西府工委、和河南省委、山西省委先后迁驻马栏。彭德怀、刘志丹、习仲勋、汪峰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
马栏镇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距今已有300多万年的黄河剑齿象和板齿犀牛化石出土于该镇西塬村,秦直道穿境而过,蜈蚣、黑牛窝村的石窟,相传为周族始祖穴居之地。保存完好的转角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威震欧亚的秦直道、彰显大秦国威的雕(调)灵关兵站遗址、蜈蚣洞壁画、坪里石窟、宋代雕筑遗址和气势恢宏的桃曲坡引水工程更显当代马栏人民的博爱情怀。
马栏镇是旅游圣地,著名的陕甘宁关中分区革命旧址被列为全国红色经典旅游区。这里古为三省通衢,兵家必争之地。如今这里通信便捷,交通方便,省级公路306线穿境而过。生态保护完好,植被生长茂盛,气候凉爽宜人,是旅游渡假的好去处,也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马栏镇民风纯朴,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森林茂密,草场广阔,野生动植物繁多。被誉为“中药材宝库”;天然沙棘资源资源富饶,地下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近年来镇马栏镇围绕发展主题,狠抓经济建设,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使马栏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畜、果、药、草四大支柱产业,土豆、沙棘、西甜瓜三大特色产业,区域特色明显,主导产业突出,在渭北旱塬享有盛誉。
岁月如梭,日月静美。漫步于广袤的旬邑大地,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尘封已久的历史时代。旬邑的六大古镇如饱经沧桑的老人,向人们诉说着这古老土地上的故事。
从旬邑六大古镇的历史演进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岁月的轮回。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痕迹上,耳边仿佛传来了古人的喧嚣声和欢笑声。那些古朴的店铺、小吃摊、手工艺品,让人感受到了旬邑六大古镇居民的淳朴与热情。
走在这片静谧的土地上,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古镇的魅力在于它的古老与真实,更在于它的包容与坚韧。它教会我们要珍惜历史,尊重传统文化,让我们明白:只有根深蒂固的文化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永恒地传承下去。
旬邑六大古镇,每一个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让我们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未来的发展中熠熠生辉!
(说明:马栏镇原不属于旬邑古镇范畴,因作者考虑到马栏在近代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的重大作用,加之目前系国内著名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故将马栏镇纳入旬邑古镇的范畴。)
责任编辑:李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