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陕西汉中勉县、镇巴县、留坝县
2024-07-25 | 来源:本网
作者:张中奇
勉县镇川镇:特色养殖“鸵”起群众致富梦
近年来,镇川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在持续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鸵鸟特色养殖,激发群众致富动力,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走进镇川镇柏树堂社区宋家沟鸵鸟养殖基地,只见围栏里的鸵鸟在圈舍内悠闲地踱步嬉戏,低头觅食,灵动的模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我们引进了50余只鸵鸟苗进行育肥养殖,养殖周期为1年。育肥1年后每只鸵鸟能够达到100公斤左右,幼鸟、鸟蛋均可进行售卖,预计年收入可达8万元,效益很不错。”镇川镇柏树堂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永康介绍道。
鸵鸟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和抗病力强等优点,饲料来源很广泛,养殖成本低,效益高。不仅肉、蛋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鸵鸟的羽毛、皮都能制成工艺品,鸵鸟油也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鸵鸟养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据悉,今年以来,镇川镇党委、政府已向上争取了34.7万元资金用于现代化的饲养厂房修建,助力特色养殖产业发展。下一步,该镇还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并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把发展鸵鸟养殖同旅游观光相结合,切实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帮助农户持续增加收入,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跑出振兴“加速度”。
镇巴县观音镇:全力以赴防返贫保粮食兴产业
今年以来,镇巴县观音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谋划,抢抓农时,全力以赴防返贫、保粮食、兴产业,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乡村振兴硬支撑。
强化监测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坚持“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协同推进,用心固成果、全力促振兴,不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制度。全镇落实农村低保1012户1079人,城市低保33户37人,特困供养439人。对新增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大额救助,大额医疗等及时研判,及时准确掌握群众“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收入、支出及生产生活等实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监测、早干预、早帮扶”。截至目前,监测户94户287人,其中已消除风险74户229人,坚持帮扶不松劲,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坚持党政同责,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镇党委、镇政府定期研究部署粮食安全工作,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马铃薯16980亩、夏杂粮种植2900亩、蔬菜2810亩、玉米16225亩、水稻4920亩、甘薯6020亩种植任务。同时,1500亩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3000亩大豆种植任务也均已完成。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在完成农业生产相关指标的同时,全力保护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抓实农技服务,助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聚焦粮食安全主题主线,全镇建立了20亩水稻种植“书记指挥田”和20亩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镇长样板田”,打造示范样板,引领高质生产。同时,积极联系相关单位,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及时做好农作物病虫害宣传。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适度扩大养殖规模,全镇9家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存栏量达到5535余头,农户自养达15390余头,目前完成20925余头生猪养殖任务。
留坝县:抢农时复种忙灾后农业生产有序恢复
受“7·17”洪灾影响,留坝县受灾较为严重的三个镇农作物、经济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农田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把荞麦种子种下后,覆土的时候不要超过5公分,不然会烂种,影响出苗……”7月23日,在玉皇庙镇下西河村一处沿河农田,县农技中心主任陈荣信正在为农户指导种植荞麦的注意事项。 根据陈荣信的指导,村民们在耕地上播撒荞麦种子,旋耕机紧随其后,进行覆土作业,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我家有3亩左右的耕地被冲毁,这个季节了,感觉种啥都迟了,还好有农技人员上门指导我们种植荞麦、萝卜,让我们能减少些损失。”下西河村村民何新平说。
连日来,为抢抓农时,帮助广大农户尽快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留坝县对受灾严重的玉皇庙、马道、青桥驿等镇,免费提供荞麦、萝卜、秋豆角等作物种子以及机耕设备,并组织农技专家现场指导农作物灾后恢复生产指导服务,帮助农户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损失。 “受洪灾影响,玉皇庙、马道、青桥驿三镇部分农作物绝收,为此,我们紧急购买荞麦种子、蔬菜种子还有化肥,然后根据大家的需求,共计花费近30万元,这两天全部免费发放给了农户,用于灾后改种补种,尽量挽回农户的受灾损失。”陈荣信说。
对于为什么要种植荞麦?陈荣信是这样回答的:“我们之所以选择种植荞麦,一方面是因为荞麦属粮食作物,能保障我们当地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是因为荞麦成熟周期短,大概80-90天就能成熟,这样就不用担心延误农时。” 此外,陈荣信还告诉记者,此次的荞麦采取订单农业的模式,待到荞麦成熟后,将以2.5一斤的价格卖给榆林一家公司,保障村民的收入。
据悉,目前荞麦、白菜、萝卜以及秋豆角种子已免费发放给留坝三镇10村的受灾农户,农业部门正引导受灾农户改种补种,全面开展生产自救。
近年来,镇川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在持续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鸵鸟特色养殖,激发群众致富动力,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走进镇川镇柏树堂社区宋家沟鸵鸟养殖基地,只见围栏里的鸵鸟在圈舍内悠闲地踱步嬉戏,低头觅食,灵动的模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我们引进了50余只鸵鸟苗进行育肥养殖,养殖周期为1年。育肥1年后每只鸵鸟能够达到100公斤左右,幼鸟、鸟蛋均可进行售卖,预计年收入可达8万元,效益很不错。”镇川镇柏树堂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永康介绍道。
鸵鸟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和抗病力强等优点,饲料来源很广泛,养殖成本低,效益高。不仅肉、蛋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鸵鸟的羽毛、皮都能制成工艺品,鸵鸟油也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鸵鸟养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据悉,今年以来,镇川镇党委、政府已向上争取了34.7万元资金用于现代化的饲养厂房修建,助力特色养殖产业发展。下一步,该镇还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并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把发展鸵鸟养殖同旅游观光相结合,切实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帮助农户持续增加收入,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跑出振兴“加速度”。
(来源:勉县发布)
镇巴县观音镇:全力以赴防返贫保粮食兴产业
今年以来,镇巴县观音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谋划,抢抓农时,全力以赴防返贫、保粮食、兴产业,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乡村振兴硬支撑。
强化监测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坚持“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协同推进,用心固成果、全力促振兴,不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制度。全镇落实农村低保1012户1079人,城市低保33户37人,特困供养439人。对新增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大额救助,大额医疗等及时研判,及时准确掌握群众“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收入、支出及生产生活等实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监测、早干预、早帮扶”。截至目前,监测户94户287人,其中已消除风险74户229人,坚持帮扶不松劲,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坚持党政同责,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镇党委、镇政府定期研究部署粮食安全工作,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马铃薯16980亩、夏杂粮种植2900亩、蔬菜2810亩、玉米16225亩、水稻4920亩、甘薯6020亩种植任务。同时,1500亩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3000亩大豆种植任务也均已完成。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在完成农业生产相关指标的同时,全力保护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抓实农技服务,助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聚焦粮食安全主题主线,全镇建立了20亩水稻种植“书记指挥田”和20亩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镇长样板田”,打造示范样板,引领高质生产。同时,积极联系相关单位,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及时做好农作物病虫害宣传。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适度扩大养殖规模,全镇9家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存栏量达到5535余头,农户自养达15390余头,目前完成20925余头生猪养殖任务。
(来源:汉中日报)
留坝县:抢农时复种忙灾后农业生产有序恢复
受“7·17”洪灾影响,留坝县受灾较为严重的三个镇农作物、经济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农田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把荞麦种子种下后,覆土的时候不要超过5公分,不然会烂种,影响出苗……”7月23日,在玉皇庙镇下西河村一处沿河农田,县农技中心主任陈荣信正在为农户指导种植荞麦的注意事项。 根据陈荣信的指导,村民们在耕地上播撒荞麦种子,旋耕机紧随其后,进行覆土作业,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我家有3亩左右的耕地被冲毁,这个季节了,感觉种啥都迟了,还好有农技人员上门指导我们种植荞麦、萝卜,让我们能减少些损失。”下西河村村民何新平说。
连日来,为抢抓农时,帮助广大农户尽快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留坝县对受灾严重的玉皇庙、马道、青桥驿等镇,免费提供荞麦、萝卜、秋豆角等作物种子以及机耕设备,并组织农技专家现场指导农作物灾后恢复生产指导服务,帮助农户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损失。 “受洪灾影响,玉皇庙、马道、青桥驿三镇部分农作物绝收,为此,我们紧急购买荞麦种子、蔬菜种子还有化肥,然后根据大家的需求,共计花费近30万元,这两天全部免费发放给了农户,用于灾后改种补种,尽量挽回农户的受灾损失。”陈荣信说。
对于为什么要种植荞麦?陈荣信是这样回答的:“我们之所以选择种植荞麦,一方面是因为荞麦属粮食作物,能保障我们当地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是因为荞麦成熟周期短,大概80-90天就能成熟,这样就不用担心延误农时。” 此外,陈荣信还告诉记者,此次的荞麦采取订单农业的模式,待到荞麦成熟后,将以2.5一斤的价格卖给榆林一家公司,保障村民的收入。
据悉,目前荞麦、白菜、萝卜以及秋豆角种子已免费发放给留坝三镇10村的受灾农户,农业部门正引导受灾农户改种补种,全面开展生产自救。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