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旬阳市城关镇:平安城关的“平安密码”

2024-01-12 |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方
       2023年11月,安康市抽查平安建设满意度,城关镇排名居旬阳市第一;
  10月,建设“初心驿站”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做法被央视新闻报道,老城社区被陕西省民政厅表彰命名为“省级和谐示范社区”;
  5月份,青泥社区被安康市委、安康市政府授予2022年度“平安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2023年,城关镇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38件,调处38件,调处率
  一项项荣誉和数字背后,城关镇究竟有着怎样的“平安密码”?
  去年以来,城关镇紧紧围绕“保稳定、促和谐”总目标,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抓手,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为着力点,探索推行“12345”工作法,解开市域善治“密码”,用实际行动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红袖章”治安巡逻队日常巡逻
  抓牢“一条主线”聚民力。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这条主线,源源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积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筑牢群众根基。通过开展党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为党员群众送去一份份浓浓的“法治大餐”,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红袖章”治安巡逻队,采取“集中+分散”“车巡+步巡”“值守+巡逻”的方式,常态化对辖区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治安等方面进行巡查管控,织密织牢平安网。去年来,“红袖章”治安巡逻队共巡逻5000余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60余起,目前已对接相关部门全部完成整改。  
平安建设宣传
  巧用“两个维度”解民惑。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同推进,通过发送短信、悬挂横幅、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广播宣传、出动流动宣传车、集中和入户宣讲等形式,营造“平安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同时,广泛收集民意、耐心倾听呼声、热情答疑解惑,把群众的一个个问号拉成感叹号,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平安建设的认同感、归属感。去年来,发放平安建设宣传资料5000余份、宣传购物袋1000余个、宣传纸杯10000余个,制作大型户外宣传横幅180余条,出动流动宣传车100余次,开展集中宣传30余次,受众2500余人次,法律援助初审案件10起,接待法律咨询46人次。
三力联调
  强化“三力联调”促民和。充实“三力联调”队伍,实现基层治理由“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坚持“日排查、周研判、月汇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对群众的“生活琐事”“邻里小事”,特别是因“误会”产生的矛盾纠纷,运用“面对面”调解方法;对积案式矛盾纠纷,分别走访矛盾纠纷当事人,采用“背对背”调解方法;对跨辖区、群体性等“疑难杂症”类矛盾纠纷,抽调精干调解人员组成“专家团”,攻坚调处。据悉,该镇镇级调委会11人,30个村级调委会共160人,品牌调解室2个。
 
接待来访群众
  做实“四心接访”化民忧。热心接待,落实“一张笑脸相迎、一把凳子相安、一杯热茶相待、一声问候相询”的“四个一”接待要求,用诚心打消群众顾虑。耐心倾听,安抚信访对象情绪,认真听取来访诉求,属于信访受理范围内的问题,做到立即受理,并告知办理流程和时限;属于受理范围外的问题,耐心解释,告知解决渠道,同时积极协调相关单位进行处理。细心处置,对来访者反映的问题线索,认真筛选甄别,制定调查方案,明确办理时限,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诚心反馈,严格在规定时限内向来访者反馈受理情况、调查进展等内容,并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再调查,再答复解释,真正做到无缝对接,畅通信访渠道。去年来,接待来访群众600余人次,信访件95件,其中上级转交51件,本级来信来访44件,化解成功率98%。

走访“五类户”中的社区矫正对象
  服务“五类人员”暖民心。以“五个群众”行动为抓手,积极推进“五子”工作法,服务“五类户”工作。按照“滚动排查摸清底子、逐人研判找准根子、统筹资源用对法子、完善机制指好路子、守住底线不出乱子”工作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工作方案,全面排查摸底,建立“一户一档”,实行“N+1”帮扶机制和“1+N”帮扶措施,落实限时化解销号机制,强化跟踪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等各类突出问题,坚决杜绝“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矛盾升级、问题激化”“民转刑、刑转命”等问题。截至2023年底,动态摸排全镇“五类户”552人,问题和诉求978项,研判帮扶措施1365条,其中已结对帮扶552人、兜底保障176人、健康服务2人,入户开展心理疏导40人次。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一步,城关镇将继续坚持“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工作理念,熟用“12345”这组“平安密码”,用“辛苦指数”破解群众的“烦恼指数”,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解”尽全力擦亮“平安城关”名片,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