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阎纲

2025-05-23 | 来源:微风读书会 作者:梦萌
  说起作家或作品以“透明”示人的例子不少,如汪曾祺“透明与滋润”的意象美学之论、莫言“透明的红罗卜”的意象之范、残雪深层结构的“纯”与“透明”之说,以及蒋一谈《透明》所表达的“障碍即人生”等,已广为学界认知和读者接受。然而真正从理论到实践达到“透明”标的者,大约除阎纲老师而无出其右者。这种“透明”理式或理念,其基本特征就是追求高度真实、高度抽象、高度升华。用莫言的话说:“透明几成热词,似乎成为一个美学境界”。而在阎纲老师身上,“透明”表现得更为执拗和具体,这就是:形体的透明,文心的透明,情感的透明。
  形体的透明
  我与阎纲老师相识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我的长篇小说《爱河》刚刚出版并由陕西电台长篇连播,此时他恰好回老家探亲,我与程海驱车到礼泉县城拜访了渴慕已久的阎纲老师。我自然没忘记赠送《爱河》给他,阎老师欣然接过书,说他在广播上听过了,并热切地向我表示祝贺大半天交流互动,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温文尔雅,爱笑,高个子,腰板挺得很直,长得不胖不廋,说话不急不躁,走路不紧不慢,用关中人常说的“刚帮硬正”四个字形容,非常恰当合适。刚是刚直,刚毅;帮是亲和,团结;硬是坚定,硬朗;正是正派和守中。三十多年后他回乡养老,我多次拜见并精读了他新出版的两部着作,更加印证我最初的印象,“刚帮硬正”没变,又增加了“坦荡透明”的新感觉。他虽已九秩高寿,然言行态依旧,精气神依旧,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闪耀着智慧和力量的光芒。而且他常以此为傲,津津乐道,自诩“活到老,学到老”。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居然处处为自己背书做广告:“我,廋猴一个,电线杆子一根,又属猴,暗自神伤。”“六十公斤一贯制我不嫌,挺不起西服打不紧领带拖不稳革履我不吝,只要运动来了顶得住地震来了跑得动,廋不干瘪、廋不卑贱就成……”
  所以2019年回老家探望九十四岁大哥时,他突然改变主意,告诉乡亲们“老汉我不走了!”他从此告别京城舒适的生活和亲人故友,住进礼泉永康颐养中心。近六年,这位自称马三立的廋消矍铄的耄耋老人便整天奔忙于礼泉、咸阳、西安的市井和阡陌。与亲戚朋友闲聊,与本土作家交流,参加各类文化与文学交流活动,并编撰出版了148万字的《阎纲专辑》,创作出版了《我还活着》《我在场》《礼泉作家论》等三部着作。更繁杂的工作是为作家们写序、写评论、写传记、讲习、座谈、题词和赠书等。孔子号称门徒三千,阎老师何止三千啊!老子《道德经》号称五千言,阎老师何止五千言啊!而且这些都是无偿的,有的还要倒贴钱。对于一位形如枯槁、身缠导尿管、九十高龄的老人来说,这该是多么艰难困苦和无私奉献啊!而且,他毫不掩饰地自我解刨,连后事也广而告之地大白于天下:“……余曷人耶,却苟活于今。活就活个明白,说人话,做人事。年齿九十,该拉秧了。回望一生,敬畏先贤,臧否人物,仰慕血写的人,感恩图报,终老于九嵕山下。”他甚或给儿子和友人撂下铿锵遗言:“我死后,骨灰一半撒在北京住所的护城河里,另一半撒在礼泉九嵕山的柏树林里。”这是一颗怎样的透明晶体啊?透过这颗透明晶体,我仿佛看到为圣子圣灵而甘愿受死于十字架的耶稣,看到为人类盗火而被宙斯钉死在高加索山的普罗米修斯!
  文心的透明
  有人把周明比作中国文坛的基辛格,那我就把阎纲比作中国第一部传记体着作《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司马迁因政治牵连受宫刑而作《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阎纲与其遭遇极其相似,他先后供职于文化部和中国作协,参与过《文艺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中国文化报》等八家国字号报刊的创刊和编辑工作,主编和参编了诸多文学艺术经典,并创作出版了数百万字的个人着作。然而在那个特殊年代,他因言获罪,屡遭批斗、关牛棚、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整整十年。他一生三次自杀未果,三次住院病危,且长期身带排尿管,但超常的生命力和文学的使命感支撑起他孱弱的躯体,而且越活越精神,越活越论畅、越活越文萃。
  阎纲老师《我还活着》《我在场》是一对姊妹篇,也是他活得纯粹、活得通透、活得无悔的“心灵史”和“人生绝唱”。我还活着,一个“还”字,说明原先死过;“活着”二字,代表着生而自信;“在场”,是指真实、见证和互动。这两个由主谓词组构成的书名,如同他的人和作品一样,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纯粹,那样的透明!我还活着,既是对上帝的反馈,也是对世人的宣示;既是对命运的叫板,也是对恶人的反讽;既是对亲人的抚慰,也是对自己赋能。我在场,在什么场?怎么在场?和谁在场?一颗灵魂,一个人生,一套文论,怎一个透明了得!阎老师身居京华,历经风雨,精耕文坛数十年,是我国文学艺术名副其实的打夯人。他一生出版三十余部着作,主编和参编八家国字号报刊和十余部国家经典,扶持培养文学新人不知其数。他的文学主张、文艺思想和审美趋向已印行于国家的各类典籍,渗透于文学的山巅沟壑。他的笔触涉及众多文学艺术大家,如:司马迁、鲁迅、丰子恺、吴冠中、沈从文、巴金、侯金镜、罗广斌、郭小川、严文井、艾青、屠岸、冰心、孙犁、王国维、丁玲、韩映山、王蒙、周明、莫言、陈忠实、路遥、蒋子龙、贾平凹、高晓声、张一弓、雷抒雁、李建军、白烨、高建群等。
  他对雨果《悲惨世界》“善恶观”的引申和其遭遇引发的共鸣,对老舍《茶馆》“单看语言文风就很绝”的美誉,对柳青《创业史》“文学社会史”和“理想国、心灵史”的褒扬,对冰心“杂文的散文笔法”的拥趸,对王蒙“小说情人”的深度探究,对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的鼎力举荐,对陈忠实《白鹿原》“诗魂在精神”的热捧,对高晓声系列小说中“陈欢生性格”的新发现,对贾平凹《暂坐》“坐看”的禅机妙解,对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的嘉许,对张贤亮《灵与肉》“大喊出世”的惊鸿一文,对路遥“神仙哟挡不住人想人”的视频感言等,深刻而准确地解读了成百上千作家和作品。他的文学风格和特点非常明显和独特,一是善于发现,善于擢英,善于举荐文学新人;二是接地气,通人脉,颇具亲和力;三是思想深刻,感情真挚,直击人性的痛痒处;四是语言通俗晓白,金句警句多有,给人以启迪和深思。他曾对记者说:“我的教训大于经验,与其回答我怎样写,不如回答我想怎样写,这样一来,追求也在其中了。”他常说:“通感能够突破人的思维定势和语言的局限,增强文采的艺术表达效果。通感突破感官的局限,使美感更加丰富,也让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和感悟。”“报告文学不会消亡,但要强化艺术性,更要强化思想性,真善美更兼短平快,才能活下去,而且活得精神。”对于小说创作,他主张:“重点分析人物,着眼于性格之间和性格内在的‘对立’,在性格的‘对立’中掌握现实关系,深化主题思想。”他结合新发现柳青遗作《在旷野里》强调指出:“那么,在这旷野的四顾茫茫的道路上,人们到底如何前行呢?该如何‘提出自己的问题’呢?作家又该如何进入‘提问式写作’呢?这些仍然需要21世纪的中国作家严肃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他很重视西方文论所创立的“接受美学”,认为作家、读者必须彼此投缘,感知感应,双向互动。他认为小说评论重点是人物,“通过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的剖析对文本进行审美判断。剖析人物应着眼于内心冲突、情感反差这一从多元对立到一元统一的变化过程。”……于是,在他娓娓而谈中,将一个个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和自己一起推展到无影灯下。
  这是一颗怎样的透明晶体呢?透过这颗透明晶体,我仿佛看到发出《天问》悲歌而投入汨罗江的屈原,看到身受宫刑血写第一部编年史《史记》的司马迁!
  情感的透明
  在散文创作上,阎纲始终主张“素材要真,细节要真,感情要真。”他的作品其所以为广大读者喜爱并屡屡获奖,正是因为这三个优势使然。在他心中,乡情永远是一壶饮嗜不尽的陈年老酒。无论写父母还是叔伯弟兄,也无论写儿时的百草园还是老家的“孔乙己”,无不渗透着对家乡故园的深情和眷恋。他回乡后与长他四岁的大哥同住永康颐养中心,大哥住三楼,他住二楼,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楼为大哥请安,这既是孝道也是亲情。他对本土作家更是一往情深,先后走访了盲人作家、多产作家、戏曲作家、农民作家等数十人次。由于难以述说的缘由,母亲一人管娘家和婆家两户,当发现弟弟头顶扎进一枚钉子时,当两个弟弟哭着撵着要跟着她去婆家时,当女儿由于生活所迫远嫁新疆时,她再也无法忍受,回到屋子痛声大哭。母亲哭得真切,阎老师写得真切,读者感受也很真切。后来阎老师常给人说,母亲是被眼泪淹死的。这就是通感,是文学的魔力!
阎纲近照(摄影:魏锋)
  最拨动人感情琴弦的,是女儿阎荷的英年早逝,使阎纲陷入感情低谷和至暗时期。女儿,多么活泼可爱而才华横溢的女儿,年仅三十多岁,任《文艺报》编辑,正是出成果和享受人生的辰光啊!而病魔却觊觎和纠缠了她整整两年,长期住院,两次手术,多次化疗,输血,打吊针,抽腹水,下病危通知书,病痛千般折磨,上帝不闻不问,阎纲就这样死守在病房,和女儿一起承受炼狱般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为了拯救女儿的生命,他历时一年,坚持偷偷喝尿,进行尿疗试验,虽无进展,但却饱尝了亲情的滋味。他在女儿病情危急之际,多次亲吻女儿的前额,特别当医学无助、情亲无助而女儿被送进太平间时,他的最后吻别让天地动容,万物恸绝,令人泪抛!后来,阎老为女儿创作了《我吻女儿的前额》《三十八朵荷花》《美丽的夭亡》,以及《在病房》,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广为传播,一时洛阳纸贵,多次重印。这是一颗怎样的透明晶体呢?透过这颗透明晶体,我仿佛看到以“惟歌生民病”为精神皈依而疾呼“茅屋为秋风所放歌”的杜甫,看到将“横眉”与“俯首”对立统一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旗手鲁迅!有一次,阎老师对诗人杨生博、作家李敬全和我说:“文学不只是人学,还应该具体到人的天赋和理想。文学是作者天赋加理想的合成,无天赋就没有创新,无理想就产生不了艺术所需要的情感。”他还讲了苏格拉底临终的嘱托:“我小时候偷了邻居一只鸡,你们替我还上吧!”自省之心何其善良!为文之道何其坦诚!由此可见理想在文学构成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是透明的阎纲,这就是透明文学!最后衷心祝愿阎老师晚年越活跃年轻,越活越通透!
  梦萌,高级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河》《悲喜娱乐城》《倾城》《金喽啰》《新部落》,中短篇小说集《绿太阳》《和谐的比例》,长篇纪实文学《水经泽被》,文论集《论梦萌与梦萌论》,散文集《随意即风景》等3部以及报告文学集多部。小说《爱河》在省台长篇连播,散文散见于《散文》《中华散文》《读者》等各类报刊,有的作品介绍到国外。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