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福”相伴

2025-03-19 来源: 作者:
  人生的福气从哪里来?
  人生于世,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贫有富。《三字经》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出生到童年时期,都有善良的本性,随着年龄增长,家庭的教育,接触的人,学到的社会知识,加上家庭环境的不同个人的性格就会发生改变,这个变化是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环境,通过改变自身的性格来适应生活、工作的环境,自然就有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不同人生。
  “福”的来源无非有两种,一是神灵和祖先的恩赐,这种信仰构成了中国人精神的一部分。我们在祭祀祖先或上寺庙进香都会默默地许上个心愿,希望能够为我们指点迷津,给予庇佑。这部分仅是自身心灵上的平衡,世事朦胧,谁也看不见摸不着;二是按佛家说法,种善因得善果收福报,一个人存世要多做好事、善事,尽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古人讲“福生于微”,意思“福”是慢慢积累起来的,做的好事,善事越多,积的“福”就越厚重,自己一生用不尽,还能泽润后辈。
  古代异士诸葛亮和袁天罡认为人命由出生年月日的八字而定贫与富,既有先天之定数,又有后天自身的补充。人生最好的命势为七两二,称骨法有诗曰:此格世上罕有生,十代积德产此人;天上紫薇来照命,统治万民乐太平。此命人贵为天子,十辈人积德行善才出此一人,十辈人积德谈何容易。伟人毛主席七岁放学回家,正赶上晒谷季节,突然雷闪要下大雨,主席拿起扫帚帮大人收谷,母亲却让他去帮邻家阿婆先收,收完后大雨降落,阿婆家的谷子收回来了,自家的谷子一少半被雨水打湿,事后毛主席问母亲为啥要先帮阿婆收谷?母亲回答说,阿婆一个人年迈,这点谷子是她的口粮,打湿了就会没饭吃,而自家还有存粮,即使坏了一些也能吃饭度日。这件事自小在主席心中烙下了深深烙印,母亲对主席的一生成长、教育也使得主席牢固树立一心为民的宽大胸怀。笔者去过韶山冲多次,据传毛主席祖上世代厚道实诚,一代风水大师寻龙脉到此,多次试探,见主家先辈帮困济穷,慈心仁厚,便将歇虎坪寻得风水宝地赠予其祖上。主席的降生也是中华民族之大幸,于乱世中力挽狂澜,拯救了国家,才有今日之康泰。
  要想成为一个有福之人,就要修福,造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厚德才能载物,品德好的人自然也是一位正能量的人,福气也会陪伴身边,做事也自然能一帆风顺,居家过日子也能顺心所愿。
  “福”是家的写意,中国人春节总想着回家,“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出自《孟子》的《君子有三乐》,人世间最大的幸福感就是亲人团聚,春节贴上大大的福字,在炎黄子孙的心里,家就是“福”。
  因文结缘五福家园,讲解到家家户户贴福字是有讲究的,大门的“福”字必须正着贴,“五福”请进门,客厅和卧室的福字要倒着贴,表示“福”进门已到家了,“福”倒了,“福”到家了。
  “一口田,衣禄全”,中国人对“福”有一种言不尽的情感,中国人崇福、纳福、祈福、修福,“福”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古往今来,多少名门世家无一不祈求家业兴旺,福禄双全。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将“福”的种子植入心田;为此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美妙诗歌、赋和感人的故事传说,通过一代代人的耕耘,共同谱写了百花齐放的民宿文化,如“五福临门,天官赐福,福如东海,洪福齐天”等祈福的吉利话语。
  借“福问”问自己,人生路上修“福”几何,把有限的精力多做善事,好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知足常乐,多奉献,少求索,人在做天在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以德养身,修身积“福”,“福”将永随相伴。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