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龙抬头来日好兆头

2025-03-01 | 来源:本网 作者:木易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今天是2025.3.1.(农历二月二日)  龙抬头
       龙,与中国人有着深厚的情节,他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崇高地位。
       汉文帝刘恒,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从代国出发,前往长安登帝,潜龙勿用,在此得以腾飞。

       传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大帝命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难,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这才有了二月二吃豆豆。

       龙抬头(二月初二),俗称二月二,又称为春耕节、龙头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

       二月二,龙头节,宋朝时为“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炒豆豆,你一把,我一把,剩下这把喂蚂蚱,蚂蚱撑得伸了腿,喜得小孩咧着嘴。

       在我国,二月二,还有许多传统习俗。
       接女儿
       在北方,农家在二月二日这天,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小住,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

       采龙气
       早上5点到7点,早早起床,走向旷野,面向东方,长长久久三吸气,吸龙气,纳福瑞。

       剃龙头
       年前理的发,已经长得蓬松凌乱,走进理发店,重新剪发塑形,剃掉烦恼与忧愁,剔旧布新,精神振奋。

       吃龙食
       吃春饼叫吃“龙鳞”,
       吃水饺叫吃“龙耳”,
       吃面条叫吃“龙须”,
       吃米饭叫吃“龙子”,
       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猪头肉称“挑龙头”

       龙抬头节,延续至今,已被赋予新的现代意义。
       从传统农业意义上的节日发展为公共节日,龙形象已从早期的民间信仰变成现在的民族文化符号。
       龙抬头节,不只是求雨驱虫,更代表了当下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对新的一年开启新篇的热切期待。

       不信你看:
       白居易的《二月二日 》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
       十字津头一字行。
       这龙抬头,是多么的青春年少,多么的生机勃发,多么的昂扬向上……
2025.3.1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