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就在我身边|奇妙的臭牡丹

2025-02-16 | 来源:望城文联 作者:方竹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而稀缺的年代,在我们的山冲冲,一根牙刷都是稀罕物。我长到好大了,都没有刷过牙,也很少见过村庄里的人们刷牙,好像大家都没有牙刷牙膏。
  可以想见,大家的口腔卫生状况堪忧,除了用水漱口,用牙刷刷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因而,很多人的牙齿不好,虫牙多,牙疼也是常有的事。印证了那句俗语“牙疼不是病,疼起来就要命”。
  我的外婆家,在一个山坡上,一座单门小院的山坡。四周的土砖墙,是用一个个质朴的泥砖和石头堆砌而成,岁月的风雨在上面留下了斑驳的痕迹,有一种风雨飘摇的感觉。院子里,几株老酸枣树,枝叶繁茂,它们仿佛是小院忠诚的卫士,也是外婆家的特征符号。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外公去世得早,外婆用她的智慧和经验,构建起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温情的世界。对于一些小病小痛,外婆从不慌张,每遇到身体的一些小状况,她就从容地走向门前屋后,寻找身边的自然万物,煮一点水喝,在她看来,大自然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药房。随便找几蔸什么草来,就可以治病。
  那些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花花草草,各有妙用。外婆对这些草药也是了如指掌,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般。她知道每一种草药的特性、功效,以及采摘和使用的最佳时机。在她的妙手下,这些草药常常能够药到病除,为家人带来健康与安宁。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走亲戚。只要谁来我们家走亲戚,我就再跟着谁,再走一回亲戚。平时我娘有什么要走动亲戚的事,也会派我去走。
  有一次,我又到了外婆家走亲戚。那是一个宁静的傍晚,夕阳西下,外婆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着晚餐。空气中逐渐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我在灶边烧火。火在灶间笑,柴在灶间劈哩叭啦地作响,让人感到无比安心和幸福。
  然而,就在我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晚餐时,一阵突如其来的疼痛打破了这份美好。起初,只是隐隐约约的一丝不适,如同微风拂过湖面般十分轻微。但很快,这丝轻微的疼痛,愈演愈烈,迅速蔓延开来。我的牙齿,一阵又一阵的剧痛起来,如汹涌的潮水般袭来,一波接着一波地冲击着我的神经。我忍不住捂住脸颊,眉头紧锁,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
  外婆敏锐地察觉到了我的异样,她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快步走到我的身边。看到我痛苦的样子,外婆的眼神中充满了心疼和关切。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温柔地问道:“乖乖,怎么啦?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我强忍着泪水,含糊不清地说:“外婆,我牙疼……”外婆听了,没有丝毫的慌乱,她安慰我说:“别怕,外婆有办法。”说着,她转身走出了家门。
  不一会儿,外婆手里拿着几株植物回到了屋里。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我们喊的臭牡丹。臭牡丹,在乡间随处可见,它的叶子宽大而翠绿,花朵呈淡红色,虽然名为“臭牡丹”,但它却有着独特的药用价值。外婆熟练地将臭牡丹洗净,然后找来一个鸡蛋,把臭牡丹和鸡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开始煮了起来。火苗在锅底跳跃着,继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锅中的水渐渐沸腾,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气味,那是臭牡丹和鸡蛋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有些奇特,让我感到莫名的好奇。
  外婆守在锅边,耐心地等待着。她不时地用勺子搅拌一下,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期待。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煎熬。牙疼果然不容小觑,疼起来要人命啊。
  终于,鸡蛋煮好了。外婆小心翼翼地将鸡蛋从锅中捞出,用一块干净的布包起来,然后轻轻地放在我的脸上,开始用鸡蛋按摩我牙疼的部位。鸡蛋的温度刚刚好,没有太烫,也没有太凉。外婆的手法很轻柔,她一边按摩,一边轻声地说:“乖乖,忍一忍,一会儿就不疼了。”在鸡蛋的温热和外婆的轻抚下,我的确感觉到疼痛似乎减轻了不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鸡蛋的温度逐渐降低,外婆见此,便让我把鸡蛋吃了。我有些犹豫,毕竟这鸡蛋是和臭牡丹一起煮的,味道肯定有些奇怪。但看着外婆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我还是鼓起勇气,一口一口地把鸡蛋吃了下去。鸡蛋的味道果然有些特别,带着一股淡淡的草药味。吃完鸡蛋后,外婆关切地问我:“还疼不疼了?”我轻轻地摇了摇头,神奇的是,刚才还如排山倒海般的疼痛,此刻真的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惊讶地看着外婆,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原来,牙疼虽然不是病,但在外婆手里,却有着这样神奇的小偏方。看似简单,也蕴含着外婆生活的智慧和经验。
  多年过去了,外婆走了,外婆的小院也已经在岁月的变迁中发生了许多变化。曾经的矮墙已经倒塌,老酸枣树也因为一些原因被砍掉了。山村已是旧貌换新颜。但每当我想起那个牙疼的夜晚,想起外婆用臭牡丹煮鸡蛋为我治疗的情景,心中仍涌起一股暖流,在记忆中泛起层层涟漪。
  作者简介
  方竹,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长沙市作协会员,在各级刊物发表过散文随笔诗歌多篇。在2017长沙晚报“砥砺长沙,我爱我家”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奖,在2025年“回报岁月真情不老——我与《长沙晚报》”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