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生
2025-02-13 | 来源:星月诗苑
作者:安军锁
整个寒假,除了应邀参加了市作协的一个活动,来回两天时间,剩余的日子全部给了母亲,寸步不离,日夜守护。踏着母亲的生活节奏,醒来了就起床,瞌睡了就睡觉。只是她睡的时候我又不敢踏踏实实的睡一觉,总是在半睡半醒之间游走,尽量防止她偷偷的一个人上厕所或者一个人干这干那的。所以可以说给母亲提供了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而我自己处于一种身不由己,被动的生活节奏,完全是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了。
要说我不急躁是假的,要说我没有想发火的时候是假的,尤其是晚上,母亲随时会以为天亮了,就开始穿衣服起床。好不容易告诉她还早呢,安顿她继续睡觉,我刚迷瞪了一下她就又开始起床。每到这时候可能是最让人崩溃的节点,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竭尽全力压住心中的那一股莫名的火,再一次费劲地告诉她,天还没亮,半夜呢,再睡会吧。时间久了,也就适应了,每到这样的时候不会再生气,更不会发火,只会在疲惫中更加心疼母亲了。
人老了真的很可怜,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老化了,不能正常运转,大脑萎缩了,思维也不正常了。如果你再用正常人的标准去要求那根本不现实,换一种思维模式,把老人当小孩去对待,换一个角度把自己父母当自己的孩子对待。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伺候老人的时候你不再会急躁,不再会因为老人的任何举动生气,不再会为老人的不听话,不配合,甚至胡折腾而发火。你在陪伴的过程里只会更加爱他们,更加心疼他们。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当班主任,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有一天上课时间,班长突然来到我办公室,满脸委屈地告诉我,同学们把英语老师气哭了,英语老师离开教室走了,他去给老师赔礼道歉也没请到教室。我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头一天的英语作业差一本,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站起来喊:“老师好。”老师就没让同学们坐下,更没有说同学们好,而是气势汹汹地问昨天哪位同学没交作业,没有人承认没交作业。老师就觉得是故意和她作对,说没人承认大家就都站着,这课我还就不上了。
我先去教室安顿好学生上自习,再去了英语老师办公室。一进门她就哭着骂我们班学生,不交作业,还没人承认。满腹委屈一下倒不完,等她说完了我开始帮她分析,一是只有一个人没交作业,你拿一个人的错误去针对全班同学,把问题无限放大了,把矛头指向全班同学是给自己无形中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立面;二是只有一个同学没交作业,你完全可以自己查清楚具体的同学,去和这一个人说事。三是没人承认,完全可能是有一本英语作业交到数学作业或者语文作业里面了,这个同学本身也不知道英语作业没交。我问英语老师,你的英语作业里面有没有见过数学作业本,她说见过,我咋就没有你想的这么多呢?第二节课恰好是自习,英语老师高高兴兴地去教室上课了,还主动给同学们道歉。一场风波迎刃而解。
“境由心生,物随心转,心之所向,境之所在”强调心境决定环境和境遇,心态好则一切好,心态影响个人生活和感受。
‘境由心生’源自古代道家思想,尤其在庄子的着述中得到了深刻体现。它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之间微妙而紧密的联系,强调心态在塑造个体生活境遇中的核心作用。简而言之,一个人所感知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其内心世界的投射。庄子认为,人生的境界并非完全由外界条件所决定,而更多地取决于人的心态和内在修养。不滞于物、不乱于人、不困于心,是庄子所倡导的理想人生状态,也是“境由心生”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这种观念提醒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是通往更高人生境界的关键。
作者简介:安军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延安市作协会员。在各级征文中多次获奖。出版有个人散文集《岁月深处》《宜川旧事》《黄土情深》,各级各类网络平台发表作品数百篇,偶有文字在《当代作家》《延安作家》《延安日报》《陕西工人报》《秦风》《西安晚报》《文化艺术报》等报刊杂志发表。2021年荣获陕西省“三秦最美读书人”光荣称号。(焦点 荐)
要说我不急躁是假的,要说我没有想发火的时候是假的,尤其是晚上,母亲随时会以为天亮了,就开始穿衣服起床。好不容易告诉她还早呢,安顿她继续睡觉,我刚迷瞪了一下她就又开始起床。每到这时候可能是最让人崩溃的节点,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竭尽全力压住心中的那一股莫名的火,再一次费劲地告诉她,天还没亮,半夜呢,再睡会吧。时间久了,也就适应了,每到这样的时候不会再生气,更不会发火,只会在疲惫中更加心疼母亲了。
人老了真的很可怜,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老化了,不能正常运转,大脑萎缩了,思维也不正常了。如果你再用正常人的标准去要求那根本不现实,换一种思维模式,把老人当小孩去对待,换一个角度把自己父母当自己的孩子对待。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伺候老人的时候你不再会急躁,不再会因为老人的任何举动生气,不再会为老人的不听话,不配合,甚至胡折腾而发火。你在陪伴的过程里只会更加爱他们,更加心疼他们。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当班主任,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有一天上课时间,班长突然来到我办公室,满脸委屈地告诉我,同学们把英语老师气哭了,英语老师离开教室走了,他去给老师赔礼道歉也没请到教室。我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头一天的英语作业差一本,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站起来喊:“老师好。”老师就没让同学们坐下,更没有说同学们好,而是气势汹汹地问昨天哪位同学没交作业,没有人承认没交作业。老师就觉得是故意和她作对,说没人承认大家就都站着,这课我还就不上了。
我先去教室安顿好学生上自习,再去了英语老师办公室。一进门她就哭着骂我们班学生,不交作业,还没人承认。满腹委屈一下倒不完,等她说完了我开始帮她分析,一是只有一个人没交作业,你拿一个人的错误去针对全班同学,把问题无限放大了,把矛头指向全班同学是给自己无形中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立面;二是只有一个同学没交作业,你完全可以自己查清楚具体的同学,去和这一个人说事。三是没人承认,完全可能是有一本英语作业交到数学作业或者语文作业里面了,这个同学本身也不知道英语作业没交。我问英语老师,你的英语作业里面有没有见过数学作业本,她说见过,我咋就没有你想的这么多呢?第二节课恰好是自习,英语老师高高兴兴地去教室上课了,还主动给同学们道歉。一场风波迎刃而解。
“境由心生,物随心转,心之所向,境之所在”强调心境决定环境和境遇,心态好则一切好,心态影响个人生活和感受。
‘境由心生’源自古代道家思想,尤其在庄子的着述中得到了深刻体现。它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之间微妙而紧密的联系,强调心态在塑造个体生活境遇中的核心作用。简而言之,一个人所感知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其内心世界的投射。庄子认为,人生的境界并非完全由外界条件所决定,而更多地取决于人的心态和内在修养。不滞于物、不乱于人、不困于心,是庄子所倡导的理想人生状态,也是“境由心生”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这种观念提醒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是通往更高人生境界的关键。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