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老师,终生之楷模
2025-02-11 | 来源:本网
作者:陈绪全
人的一生,回首往事,总会有些难忘的人或事。对于已过古稀之年的我来说,启蒙老师张长久一直被我视为人生之楷模。
八岁那年的一天,秋高气爽,天空格外蓝。老顽固的父亲终于允许我上学了,我心里十分高兴。
早晨,我哥领着我到白河县麻虎乡康庄新建立的初小报名入学。我看到的学校竟然是一间半破旧的石板房,一间是教室,半间一撇水是老师的办公、卧室、做饭处为一体的“办公室”。
开始报名了,就见一位个子高大英俊伟岸的男士走上讲台。他面容黝黑的,眼睛炯炯有神,穿一套四个兜的中山服,左上兜插一支钢笔,看起来很有文化的样子。他微笑着对叽叽喳喳的孩子们说:“同学们不要挤,你们排成队挨个来,我给你们登记报名。谁挤,我就把他放到最后。”于是,我们就都乖乖地排起了队。
报完名,他走上讲台自我介绍道:“我叫张长久,长久地喜欢你们。”张老师给我们讲了一阵话,他说:“明天就上新课,上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不要摔跤。”
第二天正式开学了。教室里有一排排用石头砖块支起来的长条木板子,就是我们的桌凳。张老师给我们讲课,语气非常亲切和蔼,写字很工整。上语文课教给我们识字“日、月、水、火”,在黑板上挂上事先画的各色直观图画引导我们边看图边识字,每个字都有汉语拼音,图文对照。幼年顽皮的我感到上学读书很有趣。
过了几天,下起了雨。母亲说:“今儿雨大路滑就不去上学了。”但我对上学读书很有信心,依然戴上草帽冒雨趟着泥泞上学去。
张老师上算术课时,事先准备了一大把小木棒,我们数得很起劲,没用多长时间都学会数数了。包括我在内一大部分同学都基本上能数一千以上。讲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他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具。先用一根篾条弯成弓形,再用棕绳把许多小小的竹筒每10个一穿,穿在弯弯的弓上制成“计数器”,使同学们很容易地学会了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张老师很有智慧。记得我上一年级的下半学期,图画课上,张老师拿来一大摞小画册让同学们看。我被一本《小猴子捞月亮》的画册吸引住了,那些小猴子你拉着我,我拽着它,非常好玩儿,于是我就爱不释手了。下课时间到了,张老师要收回画册,我好说歹说就是不还给他,他也没有发脾气。下一堂课,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园园从学校私自拿走卡片,在妈妈说服教育之后,主动送还卡片的故事。张老师说:“我们从小未经他人允许不能拿公家或别人的东西。”听了这个故事后,我想到园园能知错就改,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我就主动把画册还给了张老师。张老师摸着我的头,表扬说:“这才是好学生。”
张老师教书十分认真耐心。学生前一天的作业,尤其是算术,他批改之后,第二天都要一遍一遍地讲解改正错题,反复讲解,反复提问直至学生能当场演算做对为止。那时,康庄学校是学制二年级初小,同学们上满了二年级都能考上三年级,没有留级的。
张老师对学生十分关爱。有一天,放学时我肚子忽然疼得直不起腰。他自己掏钱买药让我喝了后,就饿着肚子背我回家。从学校到我家有五里多路,山高沟峡的砭子路非常难走。他背着我艰难地行走着,我感觉到他的衣服已经汗湿,颈项额头的汗珠不住地往下淌。好不容易到家后,我父亲感激地留他歇一晚,他恳切地说:“大叔,我回学校还要批改学生作业准备明天的课,不能在你家歇。”
张老师一边说着,便扭转身向学校的原路走去。此时我肚子好多了,我默默无语地站在路旁目送着他的身影在暮色中离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光阴荏苒,一晃我长大了。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这位启蒙老师给我留下了高大伟岸的形象,我也希望成为他那样的人。
后来我也如愿成为了一名教师。在几十年的从教治学生涯中,我一直以张长久老师德高为范,学高为师为楷模,努力当一名象他一样,有爱心、有耐心、有智慧的教育工作者。
陈绪全,1951年出生于陕西白河,学历: 陕西省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毕业,白河县退休教师,中共党员。
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
近年来,先后有50余幅书法作品在中、省、市、县各级举办的书画展中入展并获奖与收藏。个人简介和书法作品入选并入编安康市汉滨区文史资料第十三辑《安康书法史稿》。
近年又致力于文学创作,先后在白河县文联主编的《秦风楚韵》文学刊物及上级媒体发表作品多篇。《回忆我的从教生涯》刊发于2024年4期《秦风楚韵. 教育专刊》;散文《难忘故乡泉水井》2024年11月登上《学习强国》平台“三秦文学”栏目,并被《西北建设》杂志采用。
八岁那年的一天,秋高气爽,天空格外蓝。老顽固的父亲终于允许我上学了,我心里十分高兴。
早晨,我哥领着我到白河县麻虎乡康庄新建立的初小报名入学。我看到的学校竟然是一间半破旧的石板房,一间是教室,半间一撇水是老师的办公、卧室、做饭处为一体的“办公室”。
开始报名了,就见一位个子高大英俊伟岸的男士走上讲台。他面容黝黑的,眼睛炯炯有神,穿一套四个兜的中山服,左上兜插一支钢笔,看起来很有文化的样子。他微笑着对叽叽喳喳的孩子们说:“同学们不要挤,你们排成队挨个来,我给你们登记报名。谁挤,我就把他放到最后。”于是,我们就都乖乖地排起了队。
报完名,他走上讲台自我介绍道:“我叫张长久,长久地喜欢你们。”张老师给我们讲了一阵话,他说:“明天就上新课,上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不要摔跤。”
第二天正式开学了。教室里有一排排用石头砖块支起来的长条木板子,就是我们的桌凳。张老师给我们讲课,语气非常亲切和蔼,写字很工整。上语文课教给我们识字“日、月、水、火”,在黑板上挂上事先画的各色直观图画引导我们边看图边识字,每个字都有汉语拼音,图文对照。幼年顽皮的我感到上学读书很有趣。
过了几天,下起了雨。母亲说:“今儿雨大路滑就不去上学了。”但我对上学读书很有信心,依然戴上草帽冒雨趟着泥泞上学去。
张老师上算术课时,事先准备了一大把小木棒,我们数得很起劲,没用多长时间都学会数数了。包括我在内一大部分同学都基本上能数一千以上。讲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他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具。先用一根篾条弯成弓形,再用棕绳把许多小小的竹筒每10个一穿,穿在弯弯的弓上制成“计数器”,使同学们很容易地学会了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张老师很有智慧。记得我上一年级的下半学期,图画课上,张老师拿来一大摞小画册让同学们看。我被一本《小猴子捞月亮》的画册吸引住了,那些小猴子你拉着我,我拽着它,非常好玩儿,于是我就爱不释手了。下课时间到了,张老师要收回画册,我好说歹说就是不还给他,他也没有发脾气。下一堂课,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园园从学校私自拿走卡片,在妈妈说服教育之后,主动送还卡片的故事。张老师说:“我们从小未经他人允许不能拿公家或别人的东西。”听了这个故事后,我想到园园能知错就改,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我就主动把画册还给了张老师。张老师摸着我的头,表扬说:“这才是好学生。”
张老师教书十分认真耐心。学生前一天的作业,尤其是算术,他批改之后,第二天都要一遍一遍地讲解改正错题,反复讲解,反复提问直至学生能当场演算做对为止。那时,康庄学校是学制二年级初小,同学们上满了二年级都能考上三年级,没有留级的。
张老师对学生十分关爱。有一天,放学时我肚子忽然疼得直不起腰。他自己掏钱买药让我喝了后,就饿着肚子背我回家。从学校到我家有五里多路,山高沟峡的砭子路非常难走。他背着我艰难地行走着,我感觉到他的衣服已经汗湿,颈项额头的汗珠不住地往下淌。好不容易到家后,我父亲感激地留他歇一晚,他恳切地说:“大叔,我回学校还要批改学生作业准备明天的课,不能在你家歇。”
张老师一边说着,便扭转身向学校的原路走去。此时我肚子好多了,我默默无语地站在路旁目送着他的身影在暮色中离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光阴荏苒,一晃我长大了。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这位启蒙老师给我留下了高大伟岸的形象,我也希望成为他那样的人。
后来我也如愿成为了一名教师。在几十年的从教治学生涯中,我一直以张长久老师德高为范,学高为师为楷模,努力当一名象他一样,有爱心、有耐心、有智慧的教育工作者。
2025年1月6日
陈绪全个人简介陈绪全,1951年出生于陕西白河,学历: 陕西省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毕业,白河县退休教师,中共党员。
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
近年来,先后有50余幅书法作品在中、省、市、县各级举办的书画展中入展并获奖与收藏。个人简介和书法作品入选并入编安康市汉滨区文史资料第十三辑《安康书法史稿》。
近年又致力于文学创作,先后在白河县文联主编的《秦风楚韵》文学刊物及上级媒体发表作品多篇。《回忆我的从教生涯》刊发于2024年4期《秦风楚韵. 教育专刊》;散文《难忘故乡泉水井》2024年11月登上《学习强国》平台“三秦文学”栏目,并被《西北建设》杂志采用。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