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忆嘉庚,赤诚照我心

2025-01-19 | 来源:本网 作者:张明
  天,越来越冷;年,越来越近。忙碌一天后,我惬意地窝在沙发里刷着手机,不经意间,老哥群里刘玉亮老哥哥分享的陈嘉庚先生的视频,一下就紧紧抓住了我的目光。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局势胶着,山河破碎,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痛苦挣扎。陈嘉庚先生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带着南洋华侨的深情厚谊,以及11亿捐款、12架飞机的支援计划,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归国之路。
  陈嘉庚最先抵达重庆,蒋介石闻信他携带11亿捐款和12架飞机回国支援抗战的消息后,立即在金碧辉煌的宴厅大摆宴席招待他,目的昭然若揭——正是想将这些捐款和物资纳入国民党囊中,为自己所用。宴会厅内,军官们身着笔挺光鲜的华服,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山珍海味。陈嘉庚看着这一幕,满心愤懑:国家危在旦夕,百姓食不果腹,蒋介石却如此铺张浪费。夜里,蒋介石又安排宋家三小姐陪舞,试图讨好陈嘉庚,可这一切,只是让陈嘉庚更加看清了国民党的腐朽。
  第二天,陈嘉庚对蒋介石直言:“我明天要去延安。”蒋介石满脸诧异,追问道“为什么?”陈嘉庚神色坚定,不卑不亢地回应:“国共都在抗日,我把捐款给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可以,只要代表南洋抗日就可以了。但我得考察一下两党哪个更有助于抗日,我就捐给谁。”蒋介石听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满心不悦却又无计可施。
  历经三天的颠簸行程,陈嘉庚终于抵达延安。这里没有华丽的建筑,没有奢靡的氛围,只有质朴的百姓和充满干劲的革命者。毛泽东在简陋的窑洞招待他,桌上摆着简单的四碟野菜,中间是一盘鸡肉。毛泽东微笑着解释,这鸡本是陕北大娘给儿媳下奶用的,听说招待抗日的贵客,大娘毫不犹豫就杀了送来。陈嘉庚听闻,眼眶瞬间湿润,内心被深深触动。此时的他,虽饥肠辘辘,但想到百姓在艰难时局下仍如此慷慨,感动与敬重之情填满心间,面前的鸡肉仿佛有千斤重,让他难以下咽。在与毛泽东及延安军民深入交流后,他看到共产党一心抗日、与百姓同甘共苦,看到这片土地上满是蓬勃的希望。
  那一刻,陈嘉庚内心已然做出决定,他要把带来的11亿捐款和12架飞机,捐给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奋战的共产党。他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出困境,实现民族解放。
  这个寒冷的冬日,我本只想在忙碌后借刷手机放松片刻,没想到被陈嘉庚先生的视频深深吸引。起初,只是出于好奇点开,可随着视频里故事的展开,我逐渐沉浸其中,心情也跟着跌宕起伏。看到国民党的腐朽,我满心愤懑;看到延安的质朴与希望,我为之动容。看完视频,我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陈嘉庚的伟大抉择,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他的爱国精神,自此深植我心。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