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箱里中的童年记忆

2024-12-11 | 来源:本网 作者:张明
  儿时,我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家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小院。在记忆的幽僻角落,外婆的风箱仿若一位沉默的老友,悄然蹲伏于时光深处。它长60公分、宽35公分,虽略显拙朴,却散发着质朴的韵味。箱内的推板,四周被精心捆扎的鸡毛严实包裹,毫无缝隙,仿佛肩负着神秘使命。当中的木棍手柄,因无数次摩挲,闪烁着温润的光泽。轻轻推动手柄,推板便开启往复征程,风箱底部的洞口,伴着“咕咕咕咕”的浅唱低吟,似在诉说往昔故事,那独特韵律,是我儿时难忘的音符。
  儿时的家,厨房与客厅相邻,那座与风箱相依的炉灶,宛如忠诚卫士坚守岗位。墙壁与房梁被烟火熏得漆黑,如岁月水墨画,镌刻着往昔点滴。
  外婆,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有着一双能点石成金的巧手。每至饭点,她在炉灶前忙碌。生火时,风箱有节奏地拉动,“咕咕”声中,火苗升腾,映出外婆专注慈祥的面庞。外婆将切好的菜倒入锅中,铁铲轻快翻炒,菜香瞬间弥漫。那袅袅升起的炊烟,从烟囱飘出,似云似雾,为小院披上轻纱。外婆做的饭菜,无需珍贵食材和专业训练,仅凭多年经验与对家人的爱,就能色香味俱全。一家人围坐小饭桌,外婆的手艺化作浓浓温情,那是童年珍贵的回忆。
  犹记闲适午后,阳光斑驳洒在小院。外婆系着泛白围裙,在炉灶与案板间穿梭,如优美舞蹈。我被唤去帮忙添柴,起初手忙脚乱,火焰时旺时弱,没几下便心生倦怠。外婆微笑着轻声催促:“娃呀,加把劲,饭快熟嘞,再添些柴。”我一时兴起,用细绳将右脚与风箱相连,试图偷懒,那滑稽模样,逗得外婆哈哈大笑。
  后来,家中迎来现代化变革。先是鼓风机出现,让烧火变得轻松,燃料也逐渐从柴火转为煤炭,炭火在鼓风机的鼓吹下熊熊燃烧,少了柴烟缭绕。再后来有了蜂窝煤,只需简单放置就能持续供热。接着是煤气灶,一键打火瞬间点燃蓝色火焰。如今用上了天然气,厨房变得干净清爽。
  时光匆匆,外婆于2000年离世,迄今已24年。那曾经陪伴她无数日夜的风箱,也在岁月中渐渐隐匿。然而,外婆亲手烹制的菜肴香气,风箱那独特的“咕咕”声,还有烟囱里飘出的缕缕炊烟,却如同一股永不干涸的溪流,在我心底缓缓流淌。那些与外婆、与风箱共度的旧时光,早已化作生命中的珍宝,在记忆的星空中闪耀夺目。它们如同温暖的羽翼,在每一个思念的瞬间,给予我慰藉与力量,让我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始终怀揣着那份最纯净的爱与眷恋。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