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乡间沃土上的野花——浅评戴东明新作《群文漫路》
2024-12-10 | 来源:风雅田园
作者:戴建东
东明和我是邻居,他家的窗户对着我家的大门。他也是我儿时的玩伴,淘气中带着机灵,朴实里透出聪慧。由于相邻而居,每一天清晨起床的呼唤,见证了我们从小到大的友谊,这个颇有灵气的农村小伙,尽管比我小五六岁,但兴趣爱好使然,东明和我在一起,总是有许多相同的谈资。我们曾经在故乡的池塘边,就着春波荡漾的碧水,畅谈人生理想,我们曾经在千年古樟树下,听着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描绘人生蓝图。孩提时的梦,总是多姿多彩的,一如池水中映照着的蓝天白云,㶷丽多彩,又变幻无穷。我们曾经一起上山打柴,一同下河摸鱼,相邻的农田茅舍,让我们在少年和青年期间,有了太多的相同爱好与兴趣。只不过,后来东明去了一所山区小学当老师,而我当年依然固守在乡村田野,一边当农民,一边做着文学梦。也许东明自己也想不到,几十年光阴,一晃而过,当年在乡村弄堂里嬉笑追逐的“孩子王”,几十年后变成了文化人,成了文化干部。因此,他根据多年来曲艺创作的经历,出了一本书,叫《群文漫路》。对于曲艺来说,东明的确是一位有心人。三十五载倾情乡村文化建设,把曲艺融入“草根”之中,让这朵艺术的野花尽情绽放在广袤的大地上,这就是东明这本《群文漫路》的真实写照。
纵观《群文漫路》,二十多万字厚厚的一本,一字一句,都包含着对乡村故土的热爱,个中倾注了东明大半辈子的心血,这是他演绎乡村文化的作品汇集,更是他钟情曲艺创作的心血凝聚。从东明的曲艺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给乡村带来的喜人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曲艺文化在乡村舞台上的狂热风姿。道情、快板、小锣书,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节目,在东明的笔下,人物形象一个个栩栩如生。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乡村舞台上,曲艺节目历来深受群众欢迎。东明从小生活在农村,听多了、见多了各类曲苑节目,特别是金华道情,俗称“唱新闻”,这些儿时的记忆在东明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最终转化为他为之奋斗、为之拼博的动力。走上曲艺创作之路,对东明来说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说他偶然,是因为东明在青年时期得遇了金华曲艺界的恩师章竹林,从此在作品创作、加工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说他必然,是因为东明从小就机灵活泼,聪慧有加,富有表演天赋。
记得在东明十来岁时,他就用草绳扎了一条“草龙”,然后带着一群小伙伴,挨家挨户、走街穿巷舞龙贺彩,小小年纪有此心计,着实赢得了乡邻的交口赞许。青年时期,东明又与人合作,创办了一家乡村艺术团,唱歌、跳舞、小品、相声,各式节目一应俱全,这支农村文艺轻骑兵,一度成了村民们饭前茶后颇加赞誉的谈资。真正让东明走向曲艺创作之路,是他招考进乡镇文化站开始的。作为文化招聘干部,东明脱离了农门,走上了工作岗位,从此他有了更广阔的才艺施展舞台。文化干部需要经常组织文艺表演,表演就需要文艺节目,节目从何而来?东明就想到了自己创作。从开始的方言快板,到后来的音舞组合,东明的曲艺创作一点点步入了正轨。幸运的是,东明遇到了金华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章竹林,这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对东明的艺术创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章竹林以小学文凭、教授职称,在金华曲艺界享有盛誉。这位平易近人的老艺术家,也许从东明身上,看到了他青年时期的奋斗痕迹,他对东明在曲艺创作、舞台表演、构思立意上,尽己所能给予指点,有了名师指教,东明的曲艺创作才修成正果。在乡村舞台上表演曲艺节目,受众是广大农村朋友,因些,“土”应该是作品的主基调,章竹林老师的曲艺作品,以“土得掉渣”而登上大雅之堂,东明的曲艺作品,受章竹林老师的影响,也以“土”著称。他在方言快板《阿大汤溪》中写道:“火炮厂,火炮有粗细,加油站,加油多方便,东湖里,养起珍珠苗,广场上,武警战士把操练,立正,稍息,一,二,一。”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明了的段子,加上东明在舞台上幽默的表演,常常让观众过目不忘,欢笑难忍。他在单口快板《满怀豪情唱金西》中写道:“说金西,唱金西,交通资源显生机。浙赣铁路汤溪站,高速公路杭金衢。南北公路相交错,水电设施配套齐。投资兴业是热土,欢迎办厂到金西。”把金西的地理位置、交通优势,通过艺术手法展示出来,为金西的招商引资增添活力。
东明的曲艺作品,永远紧跟时代的步伐,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时代发展的轨迹,从文明创建,到水库移民,从城市发展,到乡村振兴,从五水共治,到三改一拆,从平安建设,到居家养老,这些作品总是随着时代发展的脉博,见证着金华的创新与变迁。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鼓舞人,这是东明曲艺作品的主基调。他在赠送我的书籍扉页上写道:“曲随时代说和唱,艺为人民鼓与呼。”正是基于这种家国情怀,才让东明的曲艺作品更富有历史价值。越是乡土的,就越是高雅的,东明的曲艺作品中,通俗易懂的民间俗语俚句比比皆是,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携着旷野的微风,带着田间的露珠,散发着泥土的韵味。读完东明的《群文漫路》,我有一个深深的感触,这就是:绽放在乡间沃土上的野花,永远比花圃里的花朵更加芬芳。
作者简介:戴建东,男,浙江金华人,1965年8月出生,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曾从事石匠、泥瓦匠、代课教师、新闻记者等职业,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作品100多万字,后通过自学获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供职政府机关新闻中心。曾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诗合集《九峰派诗选》、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行走田园》、文汇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星星落进了小河》。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