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老表陈小凯
2024-12-02
来源:
作者:
在记忆的悠悠长河中,小老表陈小凯宛如天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屡屡映照在我的心海。
陈小凯幼年时,深得外婆宠爱。外婆常让我照看他,可他有时哭闹不休,常使我莫名遭外婆责备。有次,或许我训了他几句,他竟猛地趴地嚎啕大哭,那模样仿佛在竭力召唤外婆“救驾”。他哭至声嘶力竭,外婆还是没有出现。随后,他缓缓爬起,带着哭腔轻拍小屁股,眼神满是委屈无奈,嘟囔着又自顾自玩耍。那场景,如一幅生动水墨画,深铭心底,至今回想,仍觉有趣温馨。
记得有一年冬灌前夕,我们要把姨夫家农家肥运往地里。寒风凛冽,路结冰,拉满农家肥的架子车,举步维艰,“嘎吱”声在田野回荡,仿若劳作悲叹。众人皆累得气喘吁吁,汗珠瞬间凝霜。忙完后,围坐石桌用餐,姨做肉炒粉条,粉条油亮,与肉片交织,葱蒜辣椒映衬,香气诱人。小凯向来嗜肉,但那天,他默默夹块肉放我碗里,未发一言。然其清澈眼眸,盈满感激敬爱,如光直射我心底,让我感受他的成长,那无声举动,胜似千言。
夏日麦收,骄阳似火,大地仿若蒸笼。全家老少齐上阵,麦田挥汗如雨。小凯小身影穿梭,未有懈怠。至夜半,麦子堆满场坝,众人皆疲,小凯困意沉沉,脚步虚浮,站立不稳。他朝二姐陈卉喊:“姐,你给咱妈说,就当没有我这个儿子,我太累了!”说完。便如断了线的木偶,栽倒麦垛,呼呼大睡,可爱模样,显孩子质朴纯真,成难忘风景。
姨夫是默默耕耘教育一线的民办教师,一生兢兢业业,对教育热忱。然命运多舛,病魔肆虐,确诊胰腺癌。这消息似晴天霹雳,虽手术,仍未阻拦病魔,姨夫辞世。他的离去如大山崩塌,给家庭沉重打击,让小凯人生转变。
所幸,小凯姑父在西安铁路人脉颇广,助其入铁路,从基层给火车上水做起。他凭机敏聪慧、吃苦耐劳,好人缘,工作得心应手,渐露头角。他总能高效完成任务,主动帮同事,对领导谦逊有礼,工作严谨。日积月累,努力才华得认可,晋升,成车队主任,担调度责。在西安,他也组建温馨家庭,有房有车,生活安稳幸福。
时光匆匆,女儿考上哈尔滨医科大学,我买票难。告知小凯晚了,只买到站票。但他热情不减,带我们至酒店,点了一桌丰盛的佳肴,有美味的松鼠鳜鱼,寓意吉祥的红烧狮子头,清爽的白灼菜心等12道菜。用餐时,他不停地为我们夹菜,让我们多吃些。临行前,他贴心送站,把女儿拉到一旁,塞给她200块钱,说道:“婷婷,这是小凯叔的一点心意,照顾好自己。”送完女儿,又开车送我回三原的家。女儿毕业后,在西安中心医院实习,小凯主动慷慨解囊为她租房,我给他房费被谢绝。他的举动让我非常感激,亲情于细微之处尽显。
后来,我把发表过的散文发给小凯。他微信回复:“哥看了你发来的文章后,我想起了外婆的慈爱,想起了儿时的嬉戏玩闹,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万千。”字里行间,皆怀念深情。他还打赏,知是不善言辞却真挚表达。每次打赏,凝亲情珍视感恩,如珍珠串情谊。
岁月悠悠,陈小凯从懵懂孩童,成有担当男子汉。我们亲情,似陈年佳酿,越久越香醇,成永恒珍贵宝藏。无论何方,岁月如何,如春日暖阳,永远照耀着我们。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