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充历史上的诗词”现场-有果龙门阵

2024-11-17 | 来源:众识网 作者:杨光

“一杯茶、一桌新老朋友聚在一起,聊聊南充的历史和文化,11月17日、南充有果龙门阵举办“南充历史上的诗词”讲座在南充顺庆区嘉湖书院举办。

讲座现场,由原南充果州诗社社长、南充市诗词学会会长、南充市老年诗词学会会长、四川省诗词协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李小华主讲。现场,来自社会各界50余名文史爱好者学者参与活动。

现场、李小华引领听众穿越时空,让大家回归到古代果城绸都的市井繁华,与历史诗人一道讴歌美丽的桑梓亲情。

南充在古代诗词中有着丰富的描写,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李白、苏轼等都曾在此留下墨宝。例如,杜甫在游历阆州时,写了不少歌吟嘉陵江和阆中的诗歌,李商隐、元稹、陆游等也有描写南充的诗句。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南充的自然风光,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

 

 

杜甫的《阆水歌》‌:描写了嘉陵江和阆中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

李商隐的《千里嘉陵江水色》‌:赞美了嘉陵江的水色美丽,如同含烟带月。

元稹的《嘉陵江色何所似》‌:将嘉陵江比作石黛碧玉,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美丽。
‌陆游的《我初入蜀鬓未霜》‌:描述了初入蜀地时的情景,特别提到了南充的樊亭看海棠。

南充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南充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在诗词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嘉陵江的美丽景色、阆中的古城风貌、丝绸之都的繁华以及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都成为了诗人笔下的常客。这些诗词不仅让后人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南充的美丽,还为南充的文化传承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说到南充变迁:详细阐述了南充古城门的功能和变迁,以及古城的人文佚事。他的讲述生动有趣,古城从明洪武四年到清乾隆九年、清咸丰十一年,再到近代民国时期的变迁娓娓道来,生动地讲述了古城的13座古城楼、12道码头水门及近百条古街巷内的市井掌故,仿佛带领大家穿越时空,让在场的听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