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头坞初中怀想
2024-10-29 | 来源:本网
作者:戴建东
云头坞初中就设在云头坞山岙里,学校因地名而得名。
从来没有一处学校能令我们如此铭心刻骨,云头坞初中早已在我们记忆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们作为第一批就读的学生,在云头坞经历了近两年的初中生涯,从学校初办时的简陋,到后来设施的逐步完善,我们见证了学校的一步步成长,学校同样见证了我们的懵懂青春。
当年,人们根本没有想到,怎么会在云头坞这个山岙里去建一所学校。中戴公社原本是有初中的,中戴初中就设在“戴氏宗祠”里。“戴氏宗祠”属中戴、寺平、下新宅三个大村的戴姓族人最大祠堂,梁柱粗壮,建筑恢宏,祠堂内天井、阁楼、厢房一应俱全,清一色的徽派建筑风格,展现了戴氏家族的辉煌。
名噪一时的“戴氏宗祠”曾经是戴氏族人引以为豪的场所,后来被当作学堂,成为乡民启蒙教育场所。所以,在“文革”期间“戴氏宗祠”也没遭到破坏,躲过了“破四旧”的狂热。没想到的是,“文革”结束后,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或因危房改造,或因新校园建设,这处始建于明代的古建筑竟然被全部拆除了,现在回想起来,依旧令人扼腕叹息。
其实,在拆除祠堂之前,中戴公社教办就有了设想,在中戴到曹界的山岙里,一个叫云头坞的地方,建一所新的学校,这就是云头坞初中,以解决中戴公社十七个村的学生初中就读问题。
云头坞其实就是一条山垅,地处上叶村的东边,靠上瀛头村云头殿自然村内首,周边的山林地块,又属于寺平、上叶等村所有,建校舍的场地,略显平坦,属于上叶村所辖,校舍周边还有大小渡槽等水利建设项目。
当时,拥有一千左右人口的村,都是建有初中班的,后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村庄里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才把初中班归并到中戴“戴氏宗祠”集中就读。“戴氏宗祠”拆除后,中戴公社所属的学生就分散在寺平、曹界等村校就读,直到云头坞初中建好后,又陆续搬迁到新校区读书。
记得在1977年下半年,当时我才十一二岁,原本在寺平村校读初一,半个学期上,学校突然说要搬新校舍了,当时我们这群半大小孩兴奋得像小麻雀,叽叽喳喳嚷嚷个不停,因为从没去过云头坞,不知道是什么一个场所,隐隐约约听说,学校处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山湾里,前不靠村,后不着店,四周除了山林树木,便是荒草萋萋的坟茔。
搬迁校舍的当天,阳光很灿烂,学生们的心情也很激动。当时不像现在,拥有很好的交通运输工具,学校里的课桌椅,一些相关的教学设备,全要靠师生人工抬着搬离,从寺平老校区到云头坞新校址,十多路里步行而去,还得两人互相抬着一张课桌和两张凳子。
当年我个子小,身高还不到一米三,和我同桌的同学是节义村人,我们两个小个子抬着长条形的双人课桌椅,从汤莘公路一直往云头坞方向前进。因为个子小,力气弱,我们几乎抬个三五十米就要歇一下,然后又继续往前。
十几里路程,不知歇息了多少次,回头一看,发现才刚刚离开中戴不远,也不知要抬到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感觉中,这一段路程是我这辈子走过最长的路。
中午的阳光酷热灼人,抬着桌椅前行的同学们,个个汗流浃背,块头大的学生,已经早早领先去了,一些如我般小个子同学,则像蚂蚁搬家一样,三步一歇,五步一停,慢慢地向前移动。也许是天佑怜人,正当我和同学抬着桌椅艰难前行时,一辆到山里拉货的手扶拖拉机开过来,机手见怜我们弱小的身躯还得抬着桌椅,便停车招呼我们,将桌椅摆到拖斗里,载着我们往云头坞开去。
坐在拖拉机的拖斗里,享受着午后山谷里吹来的凉风,我们本已湿透了的衣襟,顿觉凉爽无比,这是我最惬意的经历。从来没有过在筋疲力尽、无可支招、几近绝望之时,会有一辆拖拉机载我一程,这个拖拉机手叫什么虽然不知道,但我对他的感激则是终生难以忘怀。
到了云头坞初中新校区,我们这才发现,说是学校,四周却没有围墙,完全是在山岙中的一块平地上,依“7”字形构造,搭建了一大一小两排低矮的瓦房,一排大的房子是四个教室,一排小的房子是教师宿舍。学校操场则是一块尚未平整过的土地,地上还存留着村民种植的玉米秆或蔬菜残叶。
校舍的四周,都是高高低低的山丘,山上除了稀稀拉拉长着几株马尾松外,再就是荆棘和茅草。从校舍窗户往外望去,落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又一个坟墓。校舍走廊的一头,挂着一块锈迹斑斑的破犁铁。上课时间到了,老师就会用榔头敲响破犁铁,“铛、铛、铛”的青翠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
这,就是我们以后就要就读的云头坞初中吗? 新建的云头坞初中设施很不完善,学生和老师全部实行走读式,早上六点半到校,晚上五点左右放学。我的老家离云头坞要十多里路,早上怕迟到,我不得不四五点钟就起床,步行上学。家里又没有闹钟或手表,时间全凭天际间的亮光或雄鸡打鸣判断。有时起得早了,走到学校,发现天还没亮,老师还没来开教室门,只好蹲在教室门口,迷迷糊糊又打盹睡着了。
夏天还好对付,但冬天就难熬了。冬天的早晚,除了冷之外,天还很黑,当时我们人小,胆也小,越黑越怕鬼,早上去上学时,路上碰不到一个行人,越黑越心慌,好不容易遇上到山里砍柴的农民,就悄无声息地跟在后面,虽然不认识是谁,但也一步不敢落下,这样好歹还可以壮胆。晚上放学回家,走到家里时,早已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
记得有一天早上,我起得太早了,也不知是几点钟,走到中戴村南面,天还没亮,反而更黑了,也许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俗称“天亮乌”。我走在路上,碰不到一个行人,唯有脚后跟“沙沙”声响个不停。我越走越怕,看到前面有个凉亭,凉亭口有点光亮一闪一闪。我以为是早起的农人在此歇脚抽烟,便也想靠近凉亭歇一下,等天亮了再走。
走近凉亭一看,哪里有什么抽烟的人啊,分明是一具棺材横在凉亭内,闪着光亮的则是棺材两头的长明灯,整个凉亭弥漫着樟木焚烧的香火味。吓得我拎着书包夺门而出,朝田野里落荒而逃,以至于以后一路过凉享,都会想起这具乌黑的棺木,不由得心有余悸,胆战不已。
教室边的空旷场地,原本是上叶村民耕种的山地,村民在地里种植了蕃薯、玉米和大豆,建了学校后,这块地自然就成为学校的场所。师生们在场地上稍作平整,就让学生在上面踩踏玩耍和上体育课,权当操场之用。
但上叶村民起初不认可这是学校的土地,往往学生一上课,村民们就把牛牵到操场上翻耕。于是乎,学生踩踏完了,村民就来翻耕,村民耕完了,学生又去踩踏,周而复始,没完没了。
这样的日子重复了一个多月后,经过公社、学校、村民多方协商,这才确定操场归学校使用。
云头坞初中校址原来就是一片荒山,附近村庄过世的老人,几乎都安葬在这片土地上。建了学校之后,这一现象还没改变,一旦周边村庄有老人过世,学校的操场上便会摆上乌黑的棺木,举着孝幡的亡者后人在操场上祭祀跪拜,哭丧声、鞭炮声、铜锣声此起彼伏,往往盖过教室里老师讲课声。
每当这时,学生们的眼睛都盯着了操场上看热闹,而老师也无可奈何,只好让学生自由活动。
最难受的还是学校没有厕所,男同学还好说,漫山遍野随地都可以解决,可怜的是女同学,为了解决上茅房,一到下课时分,女同学就在学校周边的玉米地、松树丛里乱钻。这样的日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学校在边上建造了一处简易厕所,这才解决了学生“方便”难题。
刚搬迁时,由于学校没有建造食堂,学生和老师只好早上自带饭菜,用毛巾或布条包裹得严严实实,这样到了中午,饭菜还有点余温,师生们便将就着吃。偶尔有卖馄饨或豆浆的小贩来学校叫卖,师生们便会花五分钱买上一碗,把热汤浇在饭菜上,这就是学生们最舒心的午餐了。
我的一位同学,早上到学校时走得急,带饭菜时,误把家里的一杯茶叶当作霉干菜带到学校,到了中午吃饭时,才发现带错了菜,无可奈何的他,只好把白米饭硬生生地咽了下去,好在同学之间情义深厚,大家纷纷把自己带来的腌萝卜、腌豇豆分一些给他,好歹也解决了一餐之困。 由于学校没有食堂,师生们喝水就更随便了,从山谷里流出来泉水甘洌清澈,用毛竹管子随便一接,就成了师生们的自来水,渴了就掬一抷喝下,甘甜爽口,令人回味无穷。后来,学校在边上建造了食堂,专门雇请了烧饭师傅,这才结束了师生吃冷饭、喝生水的历史。
云头坞初中四个班级,二百多名学生,连校长在内只有九位教师。在当年艰苦岁月中,云头坞初中的老师们,都是尽心尽职的,在这些教师中,除个别是公办教师外,大多数还是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尽管薪酬低微,但老师们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当中,以校为家,在这个山坳中尽着乡村教师的本分。
尽管条件艰苦,但教师尽职,学生用功,云头坞初中的教学成绩仍然可观。公社分管教育的领导来学校察看时,目睹学校的现状,止不住夸赞云头坞初中的学生和老师:“上学两头乌,随身三个筒。”意思就是,学生来校读书,“两头乌”就是早上出门黑,晚上归家黑,“三个筒”就是学生随身要带着“饭筒、菜筒、茶筒”,以此彰显师生勤教苦学的精神。
每天走读上学早晚“两头乌”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的父亲便在云头殿村里找到一户熟悉的农家,让我暂时借住在他家楼上。在云头坞初中班,我是第一批在云头殿村里借住上学的学生,当时我还找了同村的三位同学做伴,相约一起借住农户家。
我们借住的农户姓盛,是一位热心肠的老农。盛姓夫妻俩对我们这些借住读书的娃儿十分关照,冬天还帮着给我们烧热水洗脸洗脚,衣服破了还帮着缝补,这份情义一起伴随着整个初中生涯。
后来,学校也觉得借住可以减轻学生往返走读的艰辛,就由学校出面,到云头殿村去走访,以便让更多的学生能在村里借住。可以说,云头殿村虽然很小,但却是一个很包容的村庄,家家户户以宽阔的胸怀包揽了全校所有需要借住的学生,而且不需要学生出一分钱的租费,这在现在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当时,我们这群又吵又闹的学生娃,就是这样在云头殿村,给村民制造了诸多欢乐,也增添了诸多烦恼。
云头坞初中实行分班制,学生按成绩高低,分成四个班级,成绩好的学生,基本上都分到一班,也就是俗称“尖子班”。能分到“尖子班”的学生,都会有自豪感,觉得自己在学校里,是名次靠前的优生,而分到四班的学生,也会觉得自己已经被学校遗忘了,从此也就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勉强读完初中,便步入社会打工去了。
这种分班制形式,在现在均衡教育体制下,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显然不适合义务教育规则,然后在当时,这却是激励着优秀学生再接再厉,努力拼搏进取的有效办法。
在云头坞初中四个班级中,曾经在一班就读的学生,后来基本上都考上了大学,或各自成就了一番事业,而其他班级的学生,因为成绩差,学业荒废,大多数在初中毕业后就回乡当了农民。
当时,初中班正处于从二年制到三年制的过渡期,不知公社领导出于什么考虑,让云头坞初二年级的学生,与全汤溪区三年制的初三毕业生一起参加中考,结果,云头坞初中一班有三名学生,还真的在中考时,超过了中考分数线,被录取到汤溪中学读高中.
我就是当年初二考上高中的三名学生之一,接到高中录取通知书时,我刚刚过了13周岁生日。 当年云头坞初中从初二考上高中的三名学生,应该是学校中成绩名列前茅的优等生。十分可惜的是,由于“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初二的学生完全无法适应高中学生所需的基础知识,其中十里坪农场的同学因父母落实政策回温州读书外,我和另一名同学在汤溪中学读高中时,因为没有经历过初三阶段教育,数理化课程严重脱节,英语更是从未接触过,从而一步一步跟不上学业,以致后来高考无望,最终与大学失之交臂,这也成了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而当年初二(一)班没考上高中、继续留校读初三的同学,在云头坞初中系统地完成了他们的初三学业。后来,这批优秀的学生绝大多数都考上了高中、大学,接受了高等学府的再教育,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其中有的同学成了领导干部,有的同学成了教育界骨干,还有的同学成了企业界精英。
云头坞初中在办了两届之后,因地处偏僻,学生就读不方便,最终还是荒废掉了。可以说,云头坞初中办学时间虽不长,但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许许多多同学都成了业界的行家里手,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曾经的“戴氏宗祠”拆除后,原址上又建造了新的中戴初中教学大楼。中戴公社相关村的学生,从此可以在崭新的校园内就读,而培养过两届学生的云头坞初中,就成了山坳中的弃儿,泥土拥垒而成的校舍,在荒郊野外,一任风雨侵袭,终于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
离开校园后,我经常会想起在云头坞初中读书的点滴生活,校园内外往事依然历历在目。后来,我又专门去过云头坞初中原校址,希望能找到当年就读时的点点滴滴痕迹。
然而,学校的原貎早已不复存在,曾经的校舍已经被拆除了,留下的几堵泥墙经风吹雨淋之后,变成了残垣断墙,破败不堪,残墙四周荆棘枯茅疯长,最终成了野兔出没的荒凉之地。学校的操场早已被村民耕种成一片萝卜地,校舍周边也长满了毛竹和松树。
唯一不变的,就是边上荒草萋萋的坟茔,依然隐逸在山丘上,见证着云头坞曾经的繁华。
如今已经四十年过去了,云头坞初中,这个在中戴乡村教育史上留下过浓重一笔的办学经历,令我们一辈子难以忘怀。我敬爱的老师们,我亲爱的同学们,记载着我们懵懂青春的云头坞初中,是人生中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这里就读过的学生,谁还会忘记这一段充满苦乐的岁月呢? 作者简介
戴建东,男,浙江金华人,1965年8月出生,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曾从事石匠、泥瓦匠、代课教师、新闻记者等职业,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作品100多万字,后通过自学获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供职政府机关新闻中心,任副总编辑。曾出版诗合集《九峰派诗选》、个人散文集《行走田园》。
当年,人们根本没有想到,怎么会在云头坞这个山岙里去建一所学校。中戴公社原本是有初中的,中戴初中就设在“戴氏宗祠”里。“戴氏宗祠”属中戴、寺平、下新宅三个大村的戴姓族人最大祠堂,梁柱粗壮,建筑恢宏,祠堂内天井、阁楼、厢房一应俱全,清一色的徽派建筑风格,展现了戴氏家族的辉煌。
名噪一时的“戴氏宗祠”曾经是戴氏族人引以为豪的场所,后来被当作学堂,成为乡民启蒙教育场所。所以,在“文革”期间“戴氏宗祠”也没遭到破坏,躲过了“破四旧”的狂热。没想到的是,“文革”结束后,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或因危房改造,或因新校园建设,这处始建于明代的古建筑竟然被全部拆除了,现在回想起来,依旧令人扼腕叹息。
其实,在拆除祠堂之前,中戴公社教办就有了设想,在中戴到曹界的山岙里,一个叫云头坞的地方,建一所新的学校,这就是云头坞初中,以解决中戴公社十七个村的学生初中就读问题。
云头坞其实就是一条山垅,地处上叶村的东边,靠上瀛头村云头殿自然村内首,周边的山林地块,又属于寺平、上叶等村所有,建校舍的场地,略显平坦,属于上叶村所辖,校舍周边还有大小渡槽等水利建设项目。
当时,拥有一千左右人口的村,都是建有初中班的,后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村庄里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才把初中班归并到中戴“戴氏宗祠”集中就读。“戴氏宗祠”拆除后,中戴公社所属的学生就分散在寺平、曹界等村校就读,直到云头坞初中建好后,又陆续搬迁到新校区读书。
记得在1977年下半年,当时我才十一二岁,原本在寺平村校读初一,半个学期上,学校突然说要搬新校舍了,当时我们这群半大小孩兴奋得像小麻雀,叽叽喳喳嚷嚷个不停,因为从没去过云头坞,不知道是什么一个场所,隐隐约约听说,学校处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山湾里,前不靠村,后不着店,四周除了山林树木,便是荒草萋萋的坟茔。
搬迁校舍的当天,阳光很灿烂,学生们的心情也很激动。当时不像现在,拥有很好的交通运输工具,学校里的课桌椅,一些相关的教学设备,全要靠师生人工抬着搬离,从寺平老校区到云头坞新校址,十多路里步行而去,还得两人互相抬着一张课桌和两张凳子。
当年我个子小,身高还不到一米三,和我同桌的同学是节义村人,我们两个小个子抬着长条形的双人课桌椅,从汤莘公路一直往云头坞方向前进。因为个子小,力气弱,我们几乎抬个三五十米就要歇一下,然后又继续往前。
十几里路程,不知歇息了多少次,回头一看,发现才刚刚离开中戴不远,也不知要抬到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感觉中,这一段路程是我这辈子走过最长的路。
中午的阳光酷热灼人,抬着桌椅前行的同学们,个个汗流浃背,块头大的学生,已经早早领先去了,一些如我般小个子同学,则像蚂蚁搬家一样,三步一歇,五步一停,慢慢地向前移动。也许是天佑怜人,正当我和同学抬着桌椅艰难前行时,一辆到山里拉货的手扶拖拉机开过来,机手见怜我们弱小的身躯还得抬着桌椅,便停车招呼我们,将桌椅摆到拖斗里,载着我们往云头坞开去。
坐在拖拉机的拖斗里,享受着午后山谷里吹来的凉风,我们本已湿透了的衣襟,顿觉凉爽无比,这是我最惬意的经历。从来没有过在筋疲力尽、无可支招、几近绝望之时,会有一辆拖拉机载我一程,这个拖拉机手叫什么虽然不知道,但我对他的感激则是终生难以忘怀。
到了云头坞初中新校区,我们这才发现,说是学校,四周却没有围墙,完全是在山岙中的一块平地上,依“7”字形构造,搭建了一大一小两排低矮的瓦房,一排大的房子是四个教室,一排小的房子是教师宿舍。学校操场则是一块尚未平整过的土地,地上还存留着村民种植的玉米秆或蔬菜残叶。
校舍的四周,都是高高低低的山丘,山上除了稀稀拉拉长着几株马尾松外,再就是荆棘和茅草。从校舍窗户往外望去,落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又一个坟墓。校舍走廊的一头,挂着一块锈迹斑斑的破犁铁。上课时间到了,老师就会用榔头敲响破犁铁,“铛、铛、铛”的青翠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
这,就是我们以后就要就读的云头坞初中吗? 新建的云头坞初中设施很不完善,学生和老师全部实行走读式,早上六点半到校,晚上五点左右放学。我的老家离云头坞要十多里路,早上怕迟到,我不得不四五点钟就起床,步行上学。家里又没有闹钟或手表,时间全凭天际间的亮光或雄鸡打鸣判断。有时起得早了,走到学校,发现天还没亮,老师还没来开教室门,只好蹲在教室门口,迷迷糊糊又打盹睡着了。
夏天还好对付,但冬天就难熬了。冬天的早晚,除了冷之外,天还很黑,当时我们人小,胆也小,越黑越怕鬼,早上去上学时,路上碰不到一个行人,越黑越心慌,好不容易遇上到山里砍柴的农民,就悄无声息地跟在后面,虽然不认识是谁,但也一步不敢落下,这样好歹还可以壮胆。晚上放学回家,走到家里时,早已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
记得有一天早上,我起得太早了,也不知是几点钟,走到中戴村南面,天还没亮,反而更黑了,也许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俗称“天亮乌”。我走在路上,碰不到一个行人,唯有脚后跟“沙沙”声响个不停。我越走越怕,看到前面有个凉亭,凉亭口有点光亮一闪一闪。我以为是早起的农人在此歇脚抽烟,便也想靠近凉亭歇一下,等天亮了再走。
走近凉亭一看,哪里有什么抽烟的人啊,分明是一具棺材横在凉亭内,闪着光亮的则是棺材两头的长明灯,整个凉亭弥漫着樟木焚烧的香火味。吓得我拎着书包夺门而出,朝田野里落荒而逃,以至于以后一路过凉享,都会想起这具乌黑的棺木,不由得心有余悸,胆战不已。
教室边的空旷场地,原本是上叶村民耕种的山地,村民在地里种植了蕃薯、玉米和大豆,建了学校后,这块地自然就成为学校的场所。师生们在场地上稍作平整,就让学生在上面踩踏玩耍和上体育课,权当操场之用。
但上叶村民起初不认可这是学校的土地,往往学生一上课,村民们就把牛牵到操场上翻耕。于是乎,学生踩踏完了,村民就来翻耕,村民耕完了,学生又去踩踏,周而复始,没完没了。
这样的日子重复了一个多月后,经过公社、学校、村民多方协商,这才确定操场归学校使用。
云头坞初中校址原来就是一片荒山,附近村庄过世的老人,几乎都安葬在这片土地上。建了学校之后,这一现象还没改变,一旦周边村庄有老人过世,学校的操场上便会摆上乌黑的棺木,举着孝幡的亡者后人在操场上祭祀跪拜,哭丧声、鞭炮声、铜锣声此起彼伏,往往盖过教室里老师讲课声。
每当这时,学生们的眼睛都盯着了操场上看热闹,而老师也无可奈何,只好让学生自由活动。
最难受的还是学校没有厕所,男同学还好说,漫山遍野随地都可以解决,可怜的是女同学,为了解决上茅房,一到下课时分,女同学就在学校周边的玉米地、松树丛里乱钻。这样的日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学校在边上建造了一处简易厕所,这才解决了学生“方便”难题。
刚搬迁时,由于学校没有建造食堂,学生和老师只好早上自带饭菜,用毛巾或布条包裹得严严实实,这样到了中午,饭菜还有点余温,师生们便将就着吃。偶尔有卖馄饨或豆浆的小贩来学校叫卖,师生们便会花五分钱买上一碗,把热汤浇在饭菜上,这就是学生们最舒心的午餐了。
我的一位同学,早上到学校时走得急,带饭菜时,误把家里的一杯茶叶当作霉干菜带到学校,到了中午吃饭时,才发现带错了菜,无可奈何的他,只好把白米饭硬生生地咽了下去,好在同学之间情义深厚,大家纷纷把自己带来的腌萝卜、腌豇豆分一些给他,好歹也解决了一餐之困。 由于学校没有食堂,师生们喝水就更随便了,从山谷里流出来泉水甘洌清澈,用毛竹管子随便一接,就成了师生们的自来水,渴了就掬一抷喝下,甘甜爽口,令人回味无穷。后来,学校在边上建造了食堂,专门雇请了烧饭师傅,这才结束了师生吃冷饭、喝生水的历史。
云头坞初中四个班级,二百多名学生,连校长在内只有九位教师。在当年艰苦岁月中,云头坞初中的老师们,都是尽心尽职的,在这些教师中,除个别是公办教师外,大多数还是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尽管薪酬低微,但老师们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当中,以校为家,在这个山坳中尽着乡村教师的本分。
尽管条件艰苦,但教师尽职,学生用功,云头坞初中的教学成绩仍然可观。公社分管教育的领导来学校察看时,目睹学校的现状,止不住夸赞云头坞初中的学生和老师:“上学两头乌,随身三个筒。”意思就是,学生来校读书,“两头乌”就是早上出门黑,晚上归家黑,“三个筒”就是学生随身要带着“饭筒、菜筒、茶筒”,以此彰显师生勤教苦学的精神。
每天走读上学早晚“两头乌”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的父亲便在云头殿村里找到一户熟悉的农家,让我暂时借住在他家楼上。在云头坞初中班,我是第一批在云头殿村里借住上学的学生,当时我还找了同村的三位同学做伴,相约一起借住农户家。
我们借住的农户姓盛,是一位热心肠的老农。盛姓夫妻俩对我们这些借住读书的娃儿十分关照,冬天还帮着给我们烧热水洗脸洗脚,衣服破了还帮着缝补,这份情义一起伴随着整个初中生涯。
后来,学校也觉得借住可以减轻学生往返走读的艰辛,就由学校出面,到云头殿村去走访,以便让更多的学生能在村里借住。可以说,云头殿村虽然很小,但却是一个很包容的村庄,家家户户以宽阔的胸怀包揽了全校所有需要借住的学生,而且不需要学生出一分钱的租费,这在现在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当时,我们这群又吵又闹的学生娃,就是这样在云头殿村,给村民制造了诸多欢乐,也增添了诸多烦恼。
云头坞初中实行分班制,学生按成绩高低,分成四个班级,成绩好的学生,基本上都分到一班,也就是俗称“尖子班”。能分到“尖子班”的学生,都会有自豪感,觉得自己在学校里,是名次靠前的优生,而分到四班的学生,也会觉得自己已经被学校遗忘了,从此也就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勉强读完初中,便步入社会打工去了。
这种分班制形式,在现在均衡教育体制下,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显然不适合义务教育规则,然后在当时,这却是激励着优秀学生再接再厉,努力拼搏进取的有效办法。
在云头坞初中四个班级中,曾经在一班就读的学生,后来基本上都考上了大学,或各自成就了一番事业,而其他班级的学生,因为成绩差,学业荒废,大多数在初中毕业后就回乡当了农民。
当时,初中班正处于从二年制到三年制的过渡期,不知公社领导出于什么考虑,让云头坞初二年级的学生,与全汤溪区三年制的初三毕业生一起参加中考,结果,云头坞初中一班有三名学生,还真的在中考时,超过了中考分数线,被录取到汤溪中学读高中.
我就是当年初二考上高中的三名学生之一,接到高中录取通知书时,我刚刚过了13周岁生日。 当年云头坞初中从初二考上高中的三名学生,应该是学校中成绩名列前茅的优等生。十分可惜的是,由于“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初二的学生完全无法适应高中学生所需的基础知识,其中十里坪农场的同学因父母落实政策回温州读书外,我和另一名同学在汤溪中学读高中时,因为没有经历过初三阶段教育,数理化课程严重脱节,英语更是从未接触过,从而一步一步跟不上学业,以致后来高考无望,最终与大学失之交臂,这也成了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而当年初二(一)班没考上高中、继续留校读初三的同学,在云头坞初中系统地完成了他们的初三学业。后来,这批优秀的学生绝大多数都考上了高中、大学,接受了高等学府的再教育,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其中有的同学成了领导干部,有的同学成了教育界骨干,还有的同学成了企业界精英。
云头坞初中在办了两届之后,因地处偏僻,学生就读不方便,最终还是荒废掉了。可以说,云头坞初中办学时间虽不长,但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许许多多同学都成了业界的行家里手,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曾经的“戴氏宗祠”拆除后,原址上又建造了新的中戴初中教学大楼。中戴公社相关村的学生,从此可以在崭新的校园内就读,而培养过两届学生的云头坞初中,就成了山坳中的弃儿,泥土拥垒而成的校舍,在荒郊野外,一任风雨侵袭,终于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
离开校园后,我经常会想起在云头坞初中读书的点滴生活,校园内外往事依然历历在目。后来,我又专门去过云头坞初中原校址,希望能找到当年就读时的点点滴滴痕迹。
然而,学校的原貎早已不复存在,曾经的校舍已经被拆除了,留下的几堵泥墙经风吹雨淋之后,变成了残垣断墙,破败不堪,残墙四周荆棘枯茅疯长,最终成了野兔出没的荒凉之地。学校的操场早已被村民耕种成一片萝卜地,校舍周边也长满了毛竹和松树。
唯一不变的,就是边上荒草萋萋的坟茔,依然隐逸在山丘上,见证着云头坞曾经的繁华。
如今已经四十年过去了,云头坞初中,这个在中戴乡村教育史上留下过浓重一笔的办学经历,令我们一辈子难以忘怀。我敬爱的老师们,我亲爱的同学们,记载着我们懵懂青春的云头坞初中,是人生中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这里就读过的学生,谁还会忘记这一段充满苦乐的岁月呢? 作者简介
戴建东,男,浙江金华人,1965年8月出生,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曾从事石匠、泥瓦匠、代课教师、新闻记者等职业,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作品100多万字,后通过自学获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供职政府机关新闻中心,任副总编辑。曾出版诗合集《九峰派诗选》、个人散文集《行走田园》。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