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古代历史文化 还原真正古代历史(下)

2024-10-25 | 来源:本网 作者:赵志愿
  解开大禹成长的历史
  《淮南子》载:禹母嬉修正,感石而生禹,坼胸而出。《帝王世纪》载:禹母女嬉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禹母修己,生禹时难产,裂开了胸才生出禹。这实是剖腹产,她是中国远古剖腹产手术第一人,比世界公认的剖腹产手术早了2500年。
  南梁苐五代皇帝梁绎所着《金言》第一卷兴亡篇载:大禹母亲修玉在山中行走,看见流星光芒四射昂星,有一个感应,因此怀孕,又因使用了一种叫薏苡可食的药草,故而在一个叫石纽的地方剖腹产而生下大禹,大禹出生的那天夜里,天上出现神奇的光芒。
  生下的小禹一天天长大,不到一周岁就会走路。三岁时,父母请石纽寨(汶川北)羌人巫师作法,对小禹进行启蒙教育,小禹天姿聪明,勤学好问,能作算术,成为当时石纽寨的神童。一日小禹的母亲嘻叫他到后山检些薪叶,以供炊火用,忽遇着一位白须老人,状貌嵌倚,他也是黄帝轩辕氏姬姓一族,他坐在一岩石上,身边放着一个行囊,又倚着一根藤杖,在那里休息。小禹文命看他年老,走过他面前时,就对他行了一个礼,那老者拱手还礼,便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子?要到那里去?”文命恭恭敬敬的说了。那老者欣然的笑道:“原来就是你,果然名不虚传,你几岁了?文命荅:“六岁了”。“你家在那里?”文命荅:“就在那山坳里。”老者说:“我游历四方,才到这里,粮尽腹饥,能到你家吃一顿饭可以吗?”文命荅道:“家有老母,不可自专,须问过在定。”老者说:“那么你就领我去。”文命荅应,那老人便背起行囊,拖着藤杖,就跟着文命同行。到了门口,文命让老者先坐下休息,就进去通报母嘻,然后出来,肃客入内,又拜询老者姓名。老者道:“老夫姓郁名华,中原人氏,令尊大人在家么?”文命荅道:“出远门去了。”遂将父亲随帝尧去防水事,说了一遍。郁华点头叹道:“这个洪水,不容易治理吧!”文命说:“何以知道?”郁华笑道:“老夫耄矣!无能为力。不过一生学业,甚愿得到一个英俊之人,传授于他,这就是老夫心愿了。”文命尚未荅应,但只听得屏后女嘻唉的一声,文命及忙跑到里面。过一会出来布下蓆,又将蔬果肴品羹汤之类,陆陆续端了出来,然后陪了午歺,文命道:“适才家母听到长者要收徒弟,传授道学,但如小子这般愚蠢之人,不知道道长可教悔么,叫小子问问,郁华子笑道:“儒子这般,如不嫌老夫是个老朽,那是尽可以的,老夫学问,虽则简陋,对于儒子,或者还是有点益处的。”文命听了,当那下跪,就拜郁华为师。
  转眼间三年,文命己九岁了,一日郁华子问文命道:“现在天下未平,水患尤烈,将来孺子要在治水事业上建立功勋,留芳千古。汝家所藏也就这么多,但还缺少一种秘本,可惜老夫此时未带在身边行囊之中,将来再送给你吧!我明日要去了。”文命听了大惊,忙问道:“老师三年教诲非?,老母和弟子都非常感激,大德未报,老师却为什么要走呢?”郁华子笑道:“孺子,你学问已成,老夫在此亦无所谓了,天下岂有不散的筵席,不必留我。到了此日,郁华子就背了行囊,托着藤杖,飘逸而去了。文命?葱可佚。
  原来郁华子是黄帝轩辕氏姬姓一氏,同大禹祖父白马同是血缘兄弟,他们都是西陵嫘祖的后代,这次有幸见识才能,大禹为西陵嫘祖五世孙,称为王师也不为过,虚心向他学了不少学问,又学习了不少本领,这都是天地神灵的有意安排罢了,这也为大禹最后治理水患,打下了强有力基础。
  《山海经》“唐尧的时候,尧因鲧攻程州之山,建成邑,成国,成都有功,鲧作成城之史也。”《帝王世纪》“尧封鲧为九州之伯为崇伯鲧。”如《国语,鲁语》“共工为九州之伯(因治水无力),即鲧为九州之伯后土平九州之崇国。因鲧被封为崇伯国为崇伯鲧。小禹及母亲嬉也随之由石纽(汶川北)来到崇伯国。据户县县志载:古崇国南为太华山,北至渭河,东至丰河西至涝河……。
  华夏时古崇国人,就是最早用韭菜来祭祀祖先。那里的人们最早把韭菜放在堆满豆制品放的祭器中,祭祀神灵和祖先,祈求护佑。”《说文解字》“认为丰豆之丰满者也,即是食器中装满食物是多种多样的。野猪称为刚鬣,韭菜称为丰夲。”《诗经,国风》中,“七月中有献羔祭韭之说”。能把韭菜叫丰本的地方,只有咸阳的韭泽滩。《咸阳县志》载:“咸阳韭泽滩,是秦汉的皇家上林苑十大池之一,东西长八里,南北宽六里,其地皆不可耕,有不树而生的野韭菜,至今土人犹采之。”
  如《金文》说,“丰字上半是山,虽有丰富的两种不同东西,堆在豆制品上边,以崇高礼仪祭祀神灵和祖先,这里为崇伯之居崇国,崇形表示崇高,崇山,崇为崇拜,尊崇,崇敬,崇尚,推崇。崇为古国名又称崇氏。
  如《国语,鲁语》“共工为九州之伯(因治水无力),即鲧为九州之伯后土平九州。因鲧治水不力,将鲧殛于羽山。”而把舜又封为崇伯虞舜。小禹文命又和母亲嘻把家搬到余姚村(三过村),才有了禹治水八年三过家门不入的神话。
  帝尧就把舜封为崇伯虞,让他去治水。谁知舜没有这个能来,舜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还是让鲧的儿子去治水,治水好了,显示我的宽宏大量,治不好就治他的罪,方可消除心头大患。这时的大禹己由崇国城搬回乡下涝河旁余姚村,就是以后的三过村(关中胜迹图)。当舜派人向大禹传达帝尧之旨意的时候,大禹己收到父亲鲧的来信,让他不要恨帝尧,这都是自已治水不力,方法不对,而落得的这个下场,这不怪别人,只怪自己。所以大禹不得不从,为了活命,心敢怒而不敢言,只得答帝尧的旨意,当了治水司空,被尧封为崇伯夏禹姒姓,他以遍水潦颜色黎黑,孝事于尧寸步不离,一句闲言也不讲,以求得帝尧的宽心(吕氏春秋)。
  崇伯鲧给大禹文命一封信:文命儿知之:
  我今日治水己失败,逃亡无以谢百姓,夲来我应当立刻去死,我生平不怕死,并且这是我的责任,这是事实理应死,有法死死何所吝?我研究水利多年,自谓颇有心得何图纸空谈,看上去似乎不错,而行之实事处处障碍,终至铸成大错!失误者,偷窍上帝息壤,自以为独得之秘,想付之成功,不意溃败愈大。或者上帝怒我偷窃,而降之大罪,往事己矣不堪再说,我今朝以垂死之身,尚欲致涵吾儿,一则父子之情,不忍留一言。免儿将来抢无穷之憾,二则此大祸闯的太大,我身虽死,我罪难免,希望我儿,为国家効力奠此水患。凡立功完成一分,则我罪能少一分。儿之学识,颇有胜父之处,前不听儿言,至今悔恨,己属无极,但愿儿他日任事,能虚心从善,切勿踏我之覆辙。寄此涵达到儿处,我或者己入九泉,从此眼睁睁所欲望者,只有儿一人,儿务必设法,以盖人之愆。嗟嗟吾儿,从此永别。父鲧。
  帝尧知道自己妹夫鲧,自己犯下如此祸端,国法难容,谁也无法包滥。就命人叫来舜商量,商量派祝融用宝刀去杀掉鲧,以维护国家遵严。这个消息早已被鲧派去打听消息的人打听到,就立即回去报告了鲧,鲧听了叹了一声说道!“大丈夫岂能偷生”。就下定决心自裁,他一人走上羽山,就跳进了一个叫大羽池的大水里,活活被淹死!公元前2136年,治水英雄崇伯鲧就落了个忠心自负的下场!
  话说祝融奉舜之命,拿着宝刀来到羽山,得知鲧己自裁,宝刀也用不着了,就将鲧以厚葬,然后回去复命,并上舜交回宝刀,并将一切事情向帝尧作以禀报,帝尧和众位大臣听了,甚为叹息。祝融又回到主司地程山(毕程),那知年事太高,谁知因为鲧之事,对他打击也太大,回去就一命呜呼,从此毕程就成了祝融后人吴回的毕程盖古国。
  公元前2136年,帝尧将鲧的崇伯封号又封于舜为崇伯舜虞。让其去治水,谁知舜却没有这个能来,帝尧才感觉道舜的确有些虚伪,就又不想把帝位传于舜,但实在又找不下一个合适的人来,有人建议让帝尧儿子继承,帝尧认为儿了丹朱不肖,他又不原意违反禅让制度,便让人留意天下贤人,按禅让制度传授于他。
  话说有人将此消息告诉了舜,才使舜加快了削弱帝尧的势力的步骤。他决定推荐让鲧的儿子文命去治水,
  如治水成功,说明自己不为前嫌,推荐有功,如治水失败,就借治水不力将其杀害。这时崇伯舜虞想到自己将来要座稳天下,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水患治理好,只有治理好水患,自己才能让人心服口服,他向帝尧建议,治水大业是国家大事,还是让治水世家鲧的儿子文命去治水,最为合理,他说:“臣观察很久,治水这件的大事,只有叫鲧的儿子文命挡起大任去治水患,他对治水的方略和政策方法极有研究,我听说当时要是鲧听了儿子文命的建议,不至于治水失败,百姓也不至于受此劫难,假如叫文命来治水必有成効,如无成功臣愿承担此责任……。”帝尧说:“杀其父,让其子他肯来么?”舜说:“那是因为父是国事,不是私怨家事,文命是个贤者,必定深明大义,公私必定不会不明之端倪。不至误会的,况且他能将水患治平,正可以解父之蛊,尤心乐于从事。”帝尧也没有合适人选,就随口说:“那就叫文命继任其职吧!”决定之后就下诏去崇国去找文命来殿议事。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