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丧葬习俗——“迎馔”

2024-10-22 | 来源:本网 作者:王新民
  “迎馔”是旬邑埋葬老人的前夜最为隆重的仪式之一。所谓“迎馔”,“馔”即“饭”。即给死者迎送“献饭”,所以有的地方也叫“转饭”。
  “馔”就是由厨师为亡者制作的各种美味佳肴,过去讲究祭猪头之类,现代社会移风易俗,讲究文明,祭奠时意思到就行,因此,厨师通常要使出浑身的解数,提前动手,制作出各种象征意义的祭品,并将各种菜肴面点等吃食由孝子们按照传统仪式迎送至亡者的灵桌上供其享用。通常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两、三个小时。
  厨师为逝者制作的美味佳肴品种繁多。雕刻的物品大多以水果瓜蔬为原料,如红白萝卜、番茄、冬瓜等,雕像的品种有花卉、瑞兽、珍禽、飞虫等等,雕刻的饰品常常比真的还生动,个个栩栩如生,非常精美。常见的馔饭有寿桃、荷莲、凤鹤,龙象、数目一般为二十四件(盘),大都是只供观赏,不可食用的“花献饭”形同现代生活中的盆景。
  晚祭结束,安排客人休息后,接下来进入“迎馔”环节,“迎馔”开始,按旬邑丧事上的老讲究,喝礼者(司仪)高唱“乐队启乐,开始迎馔”,所有男孝子列队在长子的带领下,手端酒壶、酒杯、盘子里放着红包、香烟,来到厨房,先为厨师们敬酒酒,以感谢厨师做“馔”饭的辛苦”。
  迎馔开始后,喝礼者打头,乐人居中,女婿外甥打灯笼、提香纸笼、掌馔盘紧随其后,孝子每人手中点一支香,柱着哭丧棒,列队缓步慢行,从灵前到厨房,喝礼者、掌灯、提纸活笼、端馔盘和走在前边的孝子,先在灵前交叉旋转一回,再哭到厨房交叉转8字形,然后跪下点纸,厨师将一碗献饭放在盘中,孝子起身伴随悱恻婉转的唢呐声哭嚎到灵前,喝礼者将馔饭放在灵桌上。这样循环往复,直至馔饭迎完。
  在旬邑“迎馔”有严格的讲究,先迎酒、菜、箸(筷子,用两根香代替);再迎“福”,就是用煮熟的鸡蛋做主体,再用竹茹、彩纸、颜料和豆子做成蝙蝠的形象,“蝠”“福”同音。故称“福”;三迎“禄”用彩纸扎成的梅花鹿,“鹿”即“禄”。四迎“寿”即“佛手”(一种水果)。五迎“松鹤同春”,松是一根在白面中滚过的篙草,插在碗中,俨然雪后青松;鹤的身子用熟鸡蛋做成,头用蒜瓣做成,插上羽毛,点上眼睛,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总之,二十四碗馔饭(也有叫吃桌的),各有各的讲究。献饭每次只迎一碗,献饭迎齐后,上香、化纸、奠酒、跪拜,迎馔结束。
  迎馔是一般人家祭奠活动的高潮,礼宾打头,乐人居中,唢呐悲鸣,哭声悲恸。女婿穿孝衣,抹花脸,戴红花在迎馔的队伍中奔来晃去,嘻嘻哈哈给悲哀的丧事增添了无限喜气。
  “迎馔”时众孝子排成长队,亡者长子居队首。众人在厨房案板前双膝跪下,掌盘的女婿双手举盘接献饭,然后大家起身,在唢呐声中缓慢走到灵前,郑重地将其放置在用来祭奠的八仙桌上。“馔饭”一碗一碗迎,所以这样简单的动作要重复二三十次,这不仅考验着孝子们的体力,而且面对如此精致又繁杂的食品,人们禁不住回想到亡者生前生活的拮据、节俭,以及生活中所遭受的苦难,孝子们往往情不自禁哭声一片,行走步态缓慢,前行一步,后退半尺。涕泪交流,悲痛伤心,依此表达对逝者的敬重和哀思。
  在“迎馔”过程中,民间乐队的各种乐器,诸如唢呐、洋鼓、洋号、电子琴等一齐奏响,将悲情吹得满夜空满街道都是,也将“迎馔”的仪式推向了高潮。
  作者简介:王新民,1954年生于旬邑县土桥镇牙里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1991年出版《旬邑风情》获陕西省优秀编辑奖,1998年出版民俗专着《旬邑风情》(续集),2002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风乡韵》,2008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韵醴尘》,2013年出版民俗文集《俗海拾贝》,2015年出版《豳风·旬邑民俗风情录》,陕西省第七届民间文艺奖获得者,咸阳市地方志专家库专家,“旬邑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