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美食——旬邑粘糕
2024-10-22 | 来源:本网
作者:王新民
旬邑粘糕,又称旬邑粘面(方言读【ran】面),是由糜子面经多种工序加工后的一种地方美食。2020年,旬邑粘糕列入咸阳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名录。
糜子[méi zi],原名稷(ji)、黍(shu),在我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华南、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糜子在旧时为旬邑人的主要食粮之一。
据史书记载,距今大约7000年前左右,位于黄河中游两岸,今天河南以及河北一带居住的华夏人群先祖首先开启人工种植糜子。这也是农业第一次在中国北方出现。靠着种植糜子提供的稳定食物来源,这批人成为北方最早由采集狩猎社会转型为定居农业社会的人群。在随后的数百年时间里,糜子的种植范围逐渐扩大,东到今天的山东一带,西沿黄河以及渭河进入关中盆地,直达甘肃东南部,此时的古豳旬邑一带也开始糜子的种植。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诗经·王风·黍离》中,就有“彼黍(糜子)离离,彼稷(糜子)之苗”的唱词。
糜子,属一年生草本第二禾谷类作物。全株由根、茎、叶、花序、颖果(种子)等几部分构成。每年的小暑前播种,中秋节前后收获。籽实叫糜子,淡黄色;磨米去皮后称糜子米,俗称黄米,为黄色小圆颗粒,直径大于粟米;糜子米再磨成面,俗称糜子面。糜子的籽粒有粳性与糯性之分,旬邑民间分别称其“硬糜子”和“软糜子”或“粘糜子”,硬糜子为非糯质,不粘,一般供食用。软糜子为糯质,性粘,磨米去皮后称作大黄米或软黄米,用途广泛,可磨面作糕点,过去旬邑民间多用于酿酒。
旬邑盛产糜子,旬邑妇女用糜子面制作做的驴打滚、炸糕、枣糕、浸糕、粘糕、糕斜子、粽子、煎饼、窝窝,杠子、甜干粮等各种吃食,风味独特、形色俱佳、营养合理、食用方便。特别是用软糜子面制作的粘面,吃起来粘甜缠口,满口生香,百吃不厌,是旬邑历史悠久的一道风味食品。旬邑粘面的制作,首先是选籽粒饱满的软糜子上石碾碾取籽壳,成软黄米,然后上磨子磨成软糜子面,以备食用。 制作粘面时,家庭主妇先从面缸里舀出制作黏面要用面粉的十分之六,倒进盆中,加煎水搅成絮状,趁热放在笼屉,用手压光面皮,盖上锅盖,用慢火蒸发30分钟左右,名曰“蒸熟面”。熟面蒸好后,倒上案板,在其上覆盖少量麦面,把剩下十分之四的糜子面粉覆盖在麦面之上,覆盖时面粉一定要覆盖均匀,名曰“捂甜面”。捂时不能让熟面裸露在外边,免得其中的糖分随热气蒸发而流失。待到“熟面”稍微冷却(揉起来不烫手)后,把放在案板上的面粉和“熟面”搅合揉匀成面团,这叫“掺生面”。面团揉匀后即可搓成条状,条状的长短可根据锅的直径大小来定。为了做到色味形俱佳,主妇们会用手在面条上捏一道梁,然后把搓好的面条上蒸笼入锅,在锅温80°左右再发酵8——10小时左右,使其完全变甜。这叫“发甜面”或“发粘面”。发酵成功后,再给锅下添柴加温,用猛火蒸两个小时左右(蒸的时间越长粘面色泽越好),出锅后放进瓷盆,苫上湿毛巾,待表面渗出一层汁液,切成薄片即食。味道甜绵黏牙,有的人吃时,用油一炸,金黄透亮,吃起来黏软缠口,绵甜清香。每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旬邑主妇们把发好的粘面切成薄饼,经油锅烘焙后,以代替灶糖,用于祭献灶神。
从民俗层面来看,在旬邑粘面是一种人神共享的民间美食。 作者简介:王新民,1954年生于旬邑县土桥镇牙里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1991年出版《旬邑风情》获陕西省优秀编辑奖,1998年出版民俗专着《旬邑风情》(续集),2002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风乡韵》,2008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韵醴尘》,2013年出版民俗文集《俗海拾贝》,2015年出版《豳风·旬邑民俗风情录》,陕西省第七届民间文艺奖获得者,咸阳市地方志专家库专家,“旬邑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
糜子,属一年生草本第二禾谷类作物。全株由根、茎、叶、花序、颖果(种子)等几部分构成。每年的小暑前播种,中秋节前后收获。籽实叫糜子,淡黄色;磨米去皮后称糜子米,俗称黄米,为黄色小圆颗粒,直径大于粟米;糜子米再磨成面,俗称糜子面。糜子的籽粒有粳性与糯性之分,旬邑民间分别称其“硬糜子”和“软糜子”或“粘糜子”,硬糜子为非糯质,不粘,一般供食用。软糜子为糯质,性粘,磨米去皮后称作大黄米或软黄米,用途广泛,可磨面作糕点,过去旬邑民间多用于酿酒。
旬邑盛产糜子,旬邑妇女用糜子面制作做的驴打滚、炸糕、枣糕、浸糕、粘糕、糕斜子、粽子、煎饼、窝窝,杠子、甜干粮等各种吃食,风味独特、形色俱佳、营养合理、食用方便。特别是用软糜子面制作的粘面,吃起来粘甜缠口,满口生香,百吃不厌,是旬邑历史悠久的一道风味食品。旬邑粘面的制作,首先是选籽粒饱满的软糜子上石碾碾取籽壳,成软黄米,然后上磨子磨成软糜子面,以备食用。 制作粘面时,家庭主妇先从面缸里舀出制作黏面要用面粉的十分之六,倒进盆中,加煎水搅成絮状,趁热放在笼屉,用手压光面皮,盖上锅盖,用慢火蒸发30分钟左右,名曰“蒸熟面”。熟面蒸好后,倒上案板,在其上覆盖少量麦面,把剩下十分之四的糜子面粉覆盖在麦面之上,覆盖时面粉一定要覆盖均匀,名曰“捂甜面”。捂时不能让熟面裸露在外边,免得其中的糖分随热气蒸发而流失。待到“熟面”稍微冷却(揉起来不烫手)后,把放在案板上的面粉和“熟面”搅合揉匀成面团,这叫“掺生面”。面团揉匀后即可搓成条状,条状的长短可根据锅的直径大小来定。为了做到色味形俱佳,主妇们会用手在面条上捏一道梁,然后把搓好的面条上蒸笼入锅,在锅温80°左右再发酵8——10小时左右,使其完全变甜。这叫“发甜面”或“发粘面”。发酵成功后,再给锅下添柴加温,用猛火蒸两个小时左右(蒸的时间越长粘面色泽越好),出锅后放进瓷盆,苫上湿毛巾,待表面渗出一层汁液,切成薄片即食。味道甜绵黏牙,有的人吃时,用油一炸,金黄透亮,吃起来黏软缠口,绵甜清香。每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旬邑主妇们把发好的粘面切成薄饼,经油锅烘焙后,以代替灶糖,用于祭献灶神。
从民俗层面来看,在旬邑粘面是一种人神共享的民间美食。 作者简介:王新民,1954年生于旬邑县土桥镇牙里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1991年出版《旬邑风情》获陕西省优秀编辑奖,1998年出版民俗专着《旬邑风情》(续集),2002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风乡韵》,2008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韵醴尘》,2013年出版民俗文集《俗海拾贝》,2015年出版《豳风·旬邑民俗风情录》,陕西省第七届民间文艺奖获得者,咸阳市地方志专家库专家,“旬邑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