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贠文贤长篇小说《大梁村》创作的意义

2024-10-13 | 来源:企业资讯网 作者:郝振宇
  在陈忠实史诗式小说《白鹿原》问世近三十年后,在建国75周年到来前夕,陕西著名工运理论家贠文贤以呕心沥血书写的一部近四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大梁村》,近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扉页“谨以此书献给故乡白鹿原和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一部发愤之作
  很明显,作者在致敬和接续《白鹿原》,继续书写发生在陕西蓝田白鹿原上大梁村的故事。全书用近四十万字的篇幅,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风起云涌的乡村社会开始写起,经历改革开放,至新世纪乡村全面振兴结束,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主要以大梁村老一辈(于恭让、席广田、金文涛等)的家族往事、生产生活、恩怨纠葛和年轻一代(于刚乾、席养涵、闫银堂)成长奋斗、改变命运、造福乡里等为线索,穿插以时事政治、男女爱情、城乡发展等,全面反映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中农村社会发展变迁的广阔图景。尤其是将主人公于刚乾的个人成长、蜕变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如果说《白鹿原》的故事为中国近代史的农耕文明画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号,那么《大梁村》则可视作“后白鹿原时代”现实主义乡土叙事的崭新的历史坐标。小说中的大梁村作为农村改革变迁的一个缩影,在新中国成立、恢复国民经济、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振兴等各个历史阶段中,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火热的战斗力和蓬勃的生产力。作者用饱含深情和激情的文字,将一个传统村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沧桑巨变用长篇小说的形式立此存照,让每一个登场人物成为个性鲜明的“历史剧中人”,其苦心孤诣由此可见一斑。
  贠文贤,陕西蓝田白鹿原人。先后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中央党校西北分校研究生班学习。曾任陕西省总工会组织部副部长、副巡视员、研究室主任等。退休后,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著有管理类著作多部,发表文学作品数十万字。
  小说甫以问世,就赢得一片好评。被誉为一部充分凸显人民性的乡土小说力作;一曲深情咏叹白鹿原民众艰苦奋斗和奉献精神的时代赞歌;一幅全面展现关中民俗风情的人文画卷。
  著名文化学者萧云儒称赞说“翻开《大梁村》这部小说,你能看到生活的丰富,人性的复杂,更能领略到朴素人生的价值追求和美善生命绽放的光彩”。
  年仅近稀、功成名就,一生主要从事工会工作的他为什么要拿起笔来,书写起长篇小说?在研讨分享会上他说的似乎很轻松。实际上这是他的长篇处女座,更是呕心沥血之作。促使他拿起笔来的首先是他的责任感。他来自农村,后来又学习农业,大部分时间搞的是工运理论,但其终生都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怀有赤诚之心,关怀他们的命运,自然包括记录他们的奋斗历史。
  所以这就是该书被高度评价为“一部人民性力作”的原因。正是因为责任心驱使,他无意当一个为名为利的作家,但却要克服成为作家的一切困难。
  小说最早只是一个灵感的火花,开始只是几千字的片段;在朋友鼓动下成为几万字,打磨成十几万字,二十几万字,最后延展为近四十万字。其中的甘苦,外人难以想见。长篇小说考验作者的文字功力思想功力,也是考验耐心的体力活。
  对于贠文贤来说,还有另外一个考验,那就是书写的这段历史都是当下敏感题材,如何评价,如何表现,如何能够通过出版各种考验。我望而却步,几次曾劝他“藏之名山”,但他不屈不挠,跨越了层层关隘,顺利到达了彼岸。
  曹雪芹写《红楼梦》是“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历史上《周易》《史记》都是发愤之作,《大梁村》也不例外。
  《大梁村》是承前启后之作
  该书扉页表明“谨以此书献给故乡白鹿原”,并且是受陈忠实扛鼎之作《白鹿原》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讲,此书也是向陈忠实的致敬之作。从比较文学上来分析,《大梁村》还是承前启后之作。
  陈忠实是白鹿原下人,而文贤是地地道道白鹿原腹部的土族;《白鹿原》书写的是清末到土改前后的半个世纪的历史,《大梁村》开首就是1960年代初,共和国的坎坷历史和改革开放阶段。皆是大变革,皆是时代风云。跨度都是半个世纪。不同的是《白鹿原》笔下是农耕文明在时代变革下的一曲无可挽回的悲歌,《大梁村》则是新时代农民的奋斗喜怒哀乐。土地还是这片土地,但演员和音乐以及围绕他们的外部环境全变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白鹿原人,当代生存现状和精神变迁,全在斯书。
  《白鹿原》是描写的家乡秘史,陈忠实写的是家乡的旧事,苦难史;而文贤则是描写的白鹿原的当代活历史。历史小说固然不好写,因为需要考据,需要想象;但当代史由于离受众太近,时间沉淀、人事纠葛都影响着客观评价和如实叙写。不敢说《大梁村》尽善尽美,但文贤先生达到了当今叙事允许的最大高度。
  司马迁的《史记》因为班固的《汉书》的跟进,才有中国两千年24史的传统薪火不绝;陈忠实地下有知应该为文贤的《大梁村》而开心,它是这块土地的新诗篇。
  《大梁村》文本的美学意义
  作为现实主义作品,衡量其成功与否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准,就是是否营造出典型环境与成功塑造出典型人物。这是因为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其次,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互动性关系。一方面,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并逼迫人物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对环境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大梁村》不但有于刚乾、席广田这样新农村的顶梁柱人物;金玉秀、丁香梅这些农村姑娘的形象也都栩栩如生,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社教、责任制这些大事件,尽管受大气候外在条件制约,不能旗帜鲜明抒写,但作为一个过来者都心知肚明,留下了深厚的历史印记。
  陈忠实讲一个作家只有”找到自己的句子”才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以最恰当的形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故事。《大梁村》的作者无疑是找到了他的“句子”。他不是赵树理的,也不是柳青的,甚至也不是陈忠实的。他成功实现了从理论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变,有工运理论家向小说家的转变。在纯陕西关中农村语言和西安普通话中间找到了平衡。创造出一种特有的表达方式(当然不能说已经非常成熟),克服了土话地域性限制和普通话的虚假性。所以小说用方言播讲上线后,能赢得广泛欢迎。
  小说结构特别是长篇小说的结构,是令许多大家头痛的难题。许多经典小说之所以为人称道,就与小说的结构有很大关系,甚至决定小说的成败。而万事开头难,小说的开头尤其如此。《大梁村》一开头就以“唱大戏了”开头,一下把读者带回1960年代大集体的大场面了,也等于搭了一个大舞台,让他笔下的各色人等一起亮相。《红楼梦》以各大家族兴衰为主线,《安娜。卡列尼娜》以女主人公遭际和列文的爱情复线,都表现了广阔的生活,体现了重大的思想价值。《大梁村》居然选择了人物遭际、爱情、社会变革等四条线推进的模式,可谓戛戛乎独造。
  巴金说“最高的技巧就是无技巧”,贠文贤庶几得之。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