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非遗传承“守艺人”

2024-10-08 | 来源:本网 作者:宁小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非遗,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是历代先辈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是不可或缺的民族文化瑰宝,是我们共同的文化通识和精神支柱。非遗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传承方式,极具保护和传承价值。通过传承非遗,我们能够在理解和感受历史传统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文化,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当前,越来越多青年人成为非遗传承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创造,让传统非遗焕发出新活力。
  吸引群众参与,传承非遗文化。“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非遗传承,大众参与是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珍贵的的技艺绝不能“闭门造车”,推陈出新才能赢得年轻人关注,才能有更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让年轻人喜欢并参与到这份事业中,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就会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
  练就过硬技艺,传承非遗文化。掌握甚至精通一门传统技艺绝非易事。非遗工序复杂、工艺繁复、要求严苛,并非一朝一夕能习得。青年非遗传承人要对传统文化心存敬畏,敢于坚持所爱、耐得住寂寞,虚心学习、追求卓越,用精湛的技艺传承非遗之美。
  创新传承形式,传承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技艺创新表达方式,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例如,《唐宫夜宴》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巧妙的通过创新形式让年轻人感受这份精神瑰宝的魅力所在。非遗的发展需要更加新颖的表达和更加现代的呈现,这样才能让子孙后辈们重新认识和热爱上我们的民族文化。立足新时代,如何应用“互联网+非遗”,创新非遗展现形式正是当下非遗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榆林市吴堡县宋家川街道办事处-宁小芳)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