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人的骄傲——写给郑文杰先生

2024-09-22 | 来源:本网 作者:黄志社
  “身居最下游,志在最高层。”这是一位领导同志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题词,也是对战斗工作生活在那里的官兵的精神激励。把这两句诗用在郑文杰身上,恰如其分,甚为妥当。
  我是在2024年9月7日这一天下午大约三点半左右,赶到检察文学编辑部的,因提前和赵新贵社长约定,去拿今年第五期《检察文学》杂志,并就《检察文学》今年后期的一些工作进行商讨,刚好碰到久未相见的郑文杰先生,一旁还坐着张武女女士。他们正就《陕甘边往事》二十八集影视剧本在《检察文学》出版后的发行、座谈会的召开、寻求电视剧拍摄支持等方面的事项,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我也顺势一起参加了讨论。因和郑文杰先生见过面,而且当我第二本诗集《心在远方·诗中的世界》出版不久,为旬邑张俊彪文学馆赠送时,就是郑文杰先生代为接受的。虽然我没有直接送书,但郑先生接受后制作的美篇,还是很让我感动的。由此,我和郑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我顺手拿了一本剧本,只是简略的翻了翻,我稍加思索地说,这是一部反映老一辈革命家在陕北、马栏等地进行革命活动的重大史诗性剧本,一些鲜为人知的重大史实,太珍贵了。今天《检察文学》专辑能够出版发行,是一件幸事、盛事、大事,首先表示热烈的祝贺,假如剧本能够拍成,搞个首发(映)式,并能够在电视台播出,那该有多好呀,我很期待。赵新贵社长、郑文杰先生、张武女女士,在欣喜中,都渴盼这一愿望能够得以实现。几个人,不由得开怀大笑,异口同声:“但愿如此,但愿如此。”
  这几天,我如获至宝,通读了郑先生和张女士的杰作,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故事由引子缘起,以我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召开的八七会议和谢子长、刘志丹领导的渭华起义、清涧起义为源头,反映了旬邑暴动后至1935年中央红军在抵达陕北这一期间,陕北红军、游击队、陕甘边政府的故事,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细细品味这部让人爱不释手的影视剧本,深切感受到,郑文杰先生和张武女女士,为了完成这部影视剧本,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历史资料翔实丰厚
  从郑文杰先生的经历看和在编后语中得知,他有得天独厚的查阅资料的条件,比如在旬邑博物馆和马栏革命旧址文物管理所,他都有丰富的经历,甚至在马栏博物馆的建设中,他阅读了海量的历史文献,造访了许多老前辈,看了许多传记和回忆录,从而为这部影视剧的问世,奠定了翔实厚重的基础,提供了前提条件。他先后和数名原在陕甘边工作过的老红军、老战士约见,进一步夯实了一些史实,确保了影视剧的真实可靠。
  二、语言文字朴实无华
  这部影视剧本,描述的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陕北红军主要领导人在陕甘边根据地和军民团结奋斗的历史故事,他们及他们的战友、同志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都具有陕甘这块土地上所孕育出的坚定勇敢、淳朴实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文化特质,做起事来从不含糊;打起仗来,说打就打;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这些,都带有浓烈的当地风采。一些语言,就是陕甘地区的“土话”,很普通,很符合实际,但我估计作者肯定还是进行了一定加工。像这样的语言,在剧本中不胜枚举。
  三、军事斗争复杂多变
  剧本所反映的那一个历史时期,陕北红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演变过程。遭受失败时的迷茫、惆怅和失望,获得胜利时的欢乐、喜悦和兴奋,都跃然纸上。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中央红军、二四方面军,是大同小异的。剧作中,反映了那个时候,陕甘边的红军、游击队、边区政府,不但要和国民党反动派、地方军阀、民团做艰苦卓绝的斗争,还要和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进行顽强地抗争。这样的例子,在剧本中有许多。
  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很多,但无论是那种形式,都是真实生活的映像。特别是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要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上,忠于历史,还原历史,不能有半点的虚伪和臆造。但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可以在语言的风格上,可以在小的生活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改造,在取材于生活的时候,赋予时代的精神。使人看后,得到有益的启迪和收获。我以为,《陕甘边往事》影视剧本,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郑文杰先生,虽然将近耄耋之年,但他仍然笔耕不辍。他还兼有画作、音乐方面的才能,这是旬邑人的骄傲,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衷心希望,郑老先生在保重身体的前提下,在创作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当然,我也衷心希望他,能够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意见,使之这部作品,更趋完善,更加完美。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