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民间——从民间走出的民俗家王新民

2024-09-20 | 来源:本网 作者:安升先
  2024年新年伊始,王新民和郭旭晔、安升先、杜三卫四位作者一起,站在领奖台上,领取陕西省第七届民间文艺奖。这次获奖作品是67万字的《咸阳市民俗志》。领奖回来第二天,王新民又发给我一本即将付梓的书稿《俗海采珠》,请我为该书写序,我怕写不好不敢答应,想来想去又不能不写。
  知道王新民这个名字,大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报纸上看到他写的民俗文章,直到现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中叶,还能经常在《咸阳日报》等新闻媒体上看到他写的民俗文章。真正与新民共事是2015年,陕西省民协副主席、着名民俗专家、民俗文化学者梁澄清先生,带领我们几个人编写《咸阳市民俗志》的时候。从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青年,到年近古稀的老者,从青年到壮年,新民成了大家公认的民俗专家,仍然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搜集挖掘整理民俗文化。可以说他是传播旬邑民俗文化第一人,他也是黄土高原民俗文化深耕者。
  王新民的家乡古豳旬邑县,过去曾经叫三水县。“公刘之都”是中国农耕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也是诗经发源地,又是最早的解放区。马家堡、马栏都是与革命圣地延安一样重要的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王新民大半辈子都在这块神秘神圣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俗海采珠,淘宝澄金,如酒般甘醇浓烈的民俗文化,成就了王新民的人生。见着国家、省、市报刊杂志,数百万字的民俗文稿和《旬邑剪纸》《旬邑唢呐》《旬邑面花》《旬邑石门山庙会》等十多部着作的出版、获奖,让新民这个土专家成了名人。半个世纪以来,王新民把生命的绝大部分献给了旬邑民俗文化。热爱、执着、勤奋、痴迷,是王新民对民俗文化最美最靓的生命本色。中国民协、陕西作协,学会会员、理事、民俗顾问等耀眼光环让他荣耀加身。
  何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群众日积月累,长期形成,世代传承,与当地气候、水土等等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惯。就是一个地方的人们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嫁生育、劳动生产、人情礼仪、节庆娱乐、手工技艺等等。民俗文化即乡土文化,它与高雅的庙堂文化完全不同。25万字的《俗海采珠》书稿,分为“心灵感应”、“美丽传说”、“地名溯源”、“俗海采珠”、“节气与农事”、“俗海探究”六部分。我觉得该书的显着特点是土,俗、趣三个字。
  先说“土”。土者本土、乡土,故土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文化。陕北民歌粗犷、豪迈、情长,陕南山歌高昂、清脆、缠绵。山里人敬山神,海边人敬水神,黄土高原人敬土地神。一个或者几个族群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地方过日子,为了生存,大家团结一心,相互帮扶,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侵扰,期盼丰产丰收,追求幸福安康,形成共同的信仰与生产生活方式。
  民间走出的民俗专家王新民,生长在黄土高原的旬邑县,他所在的镇子叫土桥。从小到大,对这里的民风乡俗了如指掌。《怀念老父亲》一文,令黄土高原地道的庄稼汉形象跃然纸上。《我的婚姻》则将旬邑农村的婚俗,从媒人牵线见面,到订婚、结婚的整个过程说的清清楚楚。他自身的经历与感悟更加令人信服。新民对故乡的沟沟坎坎,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以至于后来完全有条件住进城市高楼大厦的时候,仍然迟迟不愿意离开,继续在故乡的山梁沟卯中奔波。一篇又一篇的民俗文章在他的笔下生华,一本又一本的民俗文化着作,从土屋、土窑洞走向群众文化的殿堂。一辈子在故乡的黄土地上俗海采珠,默默笔耕。胖墩墩个子是生活重担压的,黑红脸庞是西北风长期侵蚀的,乡下人的穿戴是民俗文化融入骨子里的本色。长相和穿戴,陌生人第一眼绝对不会把“土豹子”王新民和领奖台是那个民俗专家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田野派”和“学苑派”的区别。你看书稿前面那张照片:他在讲台上发言,穿着黑色短袖,汗津津的脸庞黑中透红,跟深秋时节渭北高原熟透了的大枣一样饱满、红润、成熟、干练。想他一定是刚从那个村子采风回来,汗水未干就登上了讲台。文化在哪里?在群众中。群众在哪里?群众在周围,尤其在乡间,在易于被人遗忘的地方。新民就是一位土生土长不拿民俗文化工资、没有学位职称,却被人们公认的民俗专家。
  再说“俗”。“俗里俗气”而又“俗而不凡”,是“俗海采珠”的又一显着特色。已故的着名文化学者梁澄清先生曾泼墨挥豪,借用《警世通言》中“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赠予王新民。该书中民俗事项丰富多彩。生产、生活、礼仪、节庆等几乎都有。“红头绳儿小银簪。锅碗瓢盆切菜刀,针头线脑老花镜,锥剪扣袢绣花线,痒痒挠,掏耳勺,烟袋杆儿烟袋嘴,煤油洋火小人书……”几句话 ,一个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的挑担货郎就呼之欲出。渭北荞麦则通过一个笑话故事,教育后代永远不要数典忘宗的基本道理。《俗海采珠》有淋漓酣畅的风云纪实;有对民俗风情的文化钩沉;又有对于专业领域的理论思考。一卷在手,摇曳多姿;写意工笔,琳琅满目。
  石磨、老井、老杏树、土窑洞,土炕、土墙,这些黄土高原人民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件,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逐渐被更加先进快捷的机械、电器替代,失去当年的使用功能,逐渐被黄土埋没或者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淡出人们的视野。作者从民俗的汪洋大海中,把它当做珠宝一样打捞出来,不仅是为了让后来人记住乡愁,更重要的是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涵和它传承的重要性、逻辑性。黄土掩埋了石磨,时代淘汰了面箩。对于“及其不愿抱着磨杆,在磨道上转圈圈的儿子”,父亲在昏暗的石磨房里讲的“我们老一辈人就是这样掀着石磨子,摇着面柜子,才有了你们口中的吃食。你的身子里已经生长了懒筋(劲)。要活人,就得把你身上的懒筋(劲)撴展”。“干活不能撒懒”的做人道理,永远的取除了儿子身上的“懒筋”,让他在后来的人生岁月里,像蜜蜂一样辛勤地奔波在黄土高原,采集民俗花朵之芬芳,酿造民俗文化之蜜糖。
  趣,是说幽默风趣的故事,让《俗海采珠》的文字一下子中活跃起来,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有公主与目不识丁粗俗鲁莽的驸马的爱情故事;有办事公正无私、赏罚分明,“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受到百姓尊重的灶王爷,家家户户年年祭祀的佳话;旬邑耍姑爷的民俗,则源于落难公子扶苏与旬邑南塬土桥镇东尧村女子结为夫妻隐居石门关,救贫济困,和百姓一起打猎、耕作,百姓尊称他为“石门爷。每逢天旱,人们向石门爷求雨时,除焚香祭拜外,还要揪着石门爷神像的耳朵,嚷着要快点下雨……“仙鹤碾”“细柳清风”“碌碡桥”“小镇三景”等篇章的故事,都在于让百姓永远记住对他们办过好事的人。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腊八等,一个节日一个传说故事,传统习俗与美丽传说相得益彰,结合的天衣无缝,令人信服叹服。
  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大都是口口相传,没有固定作者,缺少文字记载,作者将它采集,汇编成书,留给后人一个文字版本,功德无量。
  王新民,一个根在民间的民俗专家;《俗海采珠》,一本独特视觉记述民俗风情的通俗读物,耐读耐品耐琢磨。
  2024年春节于中宏星苑“追梦斋”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