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是一首铿锵的歌

2024-09-20 | 来源:本网 作者:王飞龙
  父亲今年70岁,从年轻时到现在,他独立撰写了七本共一百多万字的民俗书籍,获得业内好评。同时,父亲与母亲齐心协力,以普通教师的收入供给我和两个妹妹上大学、读研究生后,以退而不休的精神,在“俗”海里采拾了更多熠熠生辉的珠贝。父亲的持续耕耘,使他近些年又获得了“第七届陕西省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旬邑好人”等更多奖项,家里也先后被省、市、县评为“五好家庭”“书香家庭”“文明家庭”等称号。
  父亲的收获和家里的这些荣誉鞭策,在我看来,是父亲用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奋斗写就的,但父亲却常说“是时代好了。”
  父亲1973年高中毕业后,相继在旬邑七里川水库大坝工地修水库、担任村上电工,特别是在修建水库时,他体力上的劳动是繁重的,但父亲却不甘于停滞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在艰苦劳动之余,坚持了自己学生时代的写作爱好。现在,父亲还经常深情款款的向我和妹妹回忆他年轻时的文学梦。他说点燃文学梦想的第一本书是《林海雪原》,在七里川大坝晚上的工棚里,他总是拿着手电筒在工友们入睡后在被窝里写稿子。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1978年,国家开始重视科学和教育,在基层招录大批教师。在县里的民办教师招考中,父亲以优异的成绩入选到了教师队伍。
  工作安定后,二十四岁的父亲经人介绍,认识了和他有着诸多“相似”的母亲,同样的吃苦耐劳、同样的勤奋上进,让他们很快就确定了婚事。
  那时候农村人吃的还是农业社的大锅饭,一年一次分给各家各户的口粮都少得可怜,大部分人的日子都过得捉襟见肘。吃糠咽菜对于父亲和母亲来说,并不算什么,可我的即将出生却成为了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难题”,作为父母,他们希望我能吃饱、吃好。
  于是,他们迎难而上,在1978年土地大包干后,铆足干劲、努力奋斗!到1982年时,家里就打了10石小麦,而这时,我刚好出生一年,被左邻右舍称为“有福娃”。
  之后,父亲一边认真的在学校给孩子们教书,一边周末在家里辟出几亩承包地种甜菜。多一份农活多一分辛苦,父亲总是在公办教师们用来休息的时间回家帮母亲打理甜菜。那几年,甜菜的收入也每每填补了家里经济上的短欠。到现在,家里还摆放着那几年给我买的小水枪、小眼镜等玩具。
  如今,父亲进入老年,有时谈起年轻时的体会,会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首先要脚踏实地,但也要仰望星空。”这的确是青年时代他的写照,那时候,父亲当了民办教师,有了相对较多的学习和写作时间,但是他投到报社和杂志社的文章总是一去无回,这让父亲很是苦恼,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来买名着,给自己制定周详的学习和写作计划,在忙碌的工作里见缝插针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83年开始,父亲的文章开始刊登在《陕西农村报》、《陕西日报》、《咸阳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多种媒体上。父亲连续多年为县广播站“我的家乡”栏目承担日常撰稿,并被县委县政府连续十年评为优秀通讯员。
  那时候,父亲虽然因为发表文章在县里已经小有名气了,但由于稿费过于微薄,民办教师工资过低,家里的经济还是比较差。在两个妹妹相继出生后,经济上更是拮据,有很长一段时间,五口人睡一个炕,盖两条被子,席子也是用几个电视包装盒拼起来的。但现在回想那时候的父亲,既没有因为穷而流露出什么负面情绪,例如现在社会有的人对生活的抱怨等,也没有因为穷而有过任何的不自信、不如人的表现。
  1992年,在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考试资格评审中,父亲获得了考试资格,有为期一年的考试准备期。为了避免被琐事打扰,父亲每天白天利用吃饭时间下到深沟里背诵教材,晚上再背诵大半夜,在临考试前一个星期,父亲竟然把五百多页的教材生生背了下来。也是在这次考试中,父亲以高分获得了转正。
  工作的稳定,经济收入的起色,这些并没有让父亲停止奋斗,转而享受,此时的他以更加踏实的步子默默向前。
  写作上小有名气之后,父亲意识到写作不能漫天撒花,而是要聚焦到具体问题,精耕细作。所以,在多年文笔上的探索之后,渐渐地深入到了关中民俗特别是旬邑地方民风民俗的调研、写作之中。从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到世俗乡里的民间传说,父亲都逐一做调查研究,整理调研笔记,然后再经过自己的精心提炼形成文稿。1991年时,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宁锐先生,咸阳市图书馆馆长梁澄清先生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多位县级领导的过问下,父亲的第一本民俗文化着作《旬邑风情》问世,这在当时的家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此后不久,父亲被调到了县教育局工作。这期间,父亲除了完成撰写材料的工作,仍然痴心民俗文化写作,有大量生活散文、乡土散文见报。后来,结集出版了《旬邑风情·续集》,再之后,又相继出版了《乡风乡韵》、《香韵醴尘》、《俗海拾贝》,2015年独立承担了政协的大型民俗史志——《古豳·旬邑民俗风情录》撰稿,这几年,还先后参加了《可爱的旬邑》《旬邑民谣》《三水经歌》《石门爷的传说》《豳雅·旬邑唢呐》《咸阳市民俗志》《咸阳百村·长武卷·兴平卷·泾阳卷》等书籍的编撰。
  生活的花销上,父亲一直对自己很苛刻,年轻时去西安咸阳办事,总是来去两头在家里吃饭,省下在外的就餐费。他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孩子们的培养上,我和两个妹妹也有幸走进了大学就读。
  或许最初,“读万卷书”只是父亲作为农村孩子最容易看见广阔世界的一种途径,但父亲在这个广阔中发现了自己的所爱,从此他的生活不仅仅是生存。而父亲记录下来“俗”海中的点滴,丰盈和宽慰着的也不会仅仅是此时此刻的人们。
  父亲一直鼓励我和妹妹多写作,多看书。受他质朴、扎实的文风影响,我们也都很喜欢文字。
  如今的父亲,已届古稀,每天仍然要看书写作,时而还会有民俗方面的新看法、新观点产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祝福父亲!也祝福《俗海采珠》付梓!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