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记忆(14-15):铡草-吆碌碡//文学大院

2024-09-11 | 来源:文学大院 作者:梦萌

  铡 草

  大牲口除了春夏秋以苜蓿、青草补充外,主要饲草就是麦草。麦草由大量有机物和少量矿物质及水构成,其中有机物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粗蛋白和粗脂肪,是大牲畜理想的饲草。原先打碾麦子时,人们特别重视摞麦草摞子,目的就是为牲畜提供优良饲草。但这样的麦草还不能喂牲畜,而必须将麦草铡成一两寸长的短节。喂牲畜时,给槽里放适量短麦草节,洒些水,加些精料,搅拌均匀即可。由此可见,铡草是喂好牲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件技术含量和劳动强度较大的农活。

  铡草的工具是铡子,就是包公铡陈世美的那种铡子,有三四十斤重,分为铡刀、铡墩两个部分。平时放在饲养室,供饲养员铡苜蓿和青草之用,铡麦草时要扛到麦草垛前。还有一个工具就是铲刀,脚踏的那种,专门用来铲麦草。麦草垛不能用手扯,不然扯得豁豁牙牙,容易灌水,严重时会导致整个麦草垛发霉变质。而且麦草垛经过长期沉陷挤压,非常坚固,手根本扯不动。而铲刀却具备这种功能,铲得快,茬很齐,雨水无法进入。当铲刀铲下一大堆麦草时,铡子也已准备就绪,这样就可以铡麦草了。

  铡麦草时,一人褥草,一人捺铡把,另一人整理麦草。整理的人要把麦草捋码成一顺顺,然后放在褥草人手边。褥草人坐着,操起一摞整理好的麦草,放在铡刀口,双手箍紧,右膝盖挤压着麦草。每轮开铡第一刀,褥草人左手从铡刀上伸过去,揽回麦草的梢头,然后就一寸一寸地给铡刀下褥麦草。这时捺铡把的人,一次次抬起又压下,铡刃闪亮,嚓嚓作响,顿饭时辰,铡子前就堆积起大堆一两寸长的麦草节。这里必须提醒两点,一是捺铡把的人思想要高度集中,二是褥草的人必须眼疾手快,不然每轮第一刀,就会将褥草人的左手铡掉,酿成一场血案。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儿也值得提及,就是整理的人不停地抖擞麦草,抖一会儿就将一些杂物堆到一边,直到铡草结束,三人将杂物清理一番,每人分得半筛子或半簸箕,各自高高兴兴带回家。大家这时才明白,原来三人分得的是从麦草里抖出的粮食,铡一次草,额外收获十几斤麦子,在大集体“瓜菜代”的年代,这无疑雪中送炭,所以农民们都乐于铡草。

  吆碌碡

  碌碡的作用主要是碾打麦子,其次就是光场。碌碡的形状和结构一直没变,半坡村先民使用的碌碡,几乎和现在的样子相似。一挂碌碡分为碌碡和拨架两部分。碌碡是一块由石料凿制而成的圆锥体,直径2尺有余,长3尺多,形如圆滚,中间粗,侧略细,两端齐平,重约吨余,非常厚重敦实。两端圆心各镶一圆形铁质凹槽,是用来安拨架的。拨架是一个方框形的木架,其中两端镶木轴,另一端设挂钩。使用前,先将两轴安入碌碡的两凹槽,膏些清油,然后拴好套绳,套上牛或马,一切就完妥了。碾麦子要沿着打麦场转圈子,一手执鞭,一手牵领绳,口里不住吆喝,高兴时会吼几声桄桄乱弾,牛或马就在吆喝声和桄桄乱弾中拉着碌碡,转着圈子,碾着麦子,直到起场才算结束。

  碌碡的使用寿命特别长,公社化时期,我村共有碌碡二三十个,之后没有新添过碌碡,就是有也只是混凝土制作,而那么多青石大碌碡不知是几辈十几辈老先人传下来的。碌碡的另一个用处就是光场,每到麦收前,只要下场雨,雨停后队里立即安排光场,就是趁着雨后潮湿,用碌碡把打麦场碾压一遍,使其更坚硬密实,为碾打麦子做好准备。

  另外就是有的碌碡历史太久而又磨损太大,失去使用价值被淘汰了,这就在村头屋前偶尔发现两三个破损的碌碡,端阄阄竖着,以供人们吃饭闲聊,同样也不知是几辈十几辈老先人作废淘汰后搬到这里来的。

  【作者简介】

  梦萌,工程师,高级政工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河》《悲喜娱乐城》《倾城》《金喽啰》《新部落》,中短篇小说集《绿太阳》《和谐的比例》,长篇纪实文学《水经泽被》,文论集《论梦萌与梦萌论》,散文集《随意即风景》《多梦人生》《真情最好》,报告文学集多部。小说《爱河》在省台长篇连播,散文散见于《散文》《中华散文》《读者》等各类报刊,有的作品介绍到国外。曾获各类文学大奖10余项。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