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仙桥与“疯子张”
2024-09-06 | 来源:本网
作者:袁银波
在刚出扶风县城北门处,有一个景福宫,俗称“张仙洞”。传说这里当年是张三丰居住的地方。
张三丰是明洪武年间的道士,自幼在湖北武当山练武习拳,是内家拳的创始人。他祖籍辽东益州。明成祖初年,张三丰云游天下,曾来扶风北庵玉皇洞修道,后隐居于岐山周公庙附近的石洞里,人称“赤脚大仙”。因他斋食流浪,仪表疏漏,人称“疯子张”。
北庵村古槐 疯子张在周原一带有过许多离奇的传闻,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
景福仙壁 明之初时,疯子张来到扶风北庵景福宫坐地化斋。
初进洞时,疯子张大约也嫌寂寞,常以手指地为画,自画自赏,怒笑于形。有人见此情景,给他以笔墨,让他给自己住的窑洞(玉皇洞今仍存)墙壁上画画,他欣然同意。
当时,已值黄昏,洞内日光暗淡视物不清,疯子张并不在意,只见他浓墨饱蘸,挥毫于壁,唰唰有声,笔锋到处,虫豸啾啾,鸟啼兽吼……一派山光水色,瞬间跃于墙端。
这幅画至今犹在,但仅为残迹,后人谓之扶风一绝,并列为扶风“八景”之一。
四株谷穗 景福宫旁,有一孤身老太太,她雇疯子张为其干活。
当时,正值初秋,要为谷田锄草。清早起来,疯子张扛锄下田。只见他挥锄在手,“唰唰唰唰……”没用一袋烟功夫,即把二亩谷田里的草和谷子,全都锄得一干二净,而独独在地的四角,留下四株谷苗。而后,他跑到地头的大树下面一躺,睡起大觉来了。
午时,老太太送饭来到地头,她见满地谷子皆被锄尽,而疯子张人无踪影,不由得气涌心头,泪流满面,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哭声惊醒了疯子张,他赶忙上前来劝解。一见疯子张,老太太气愤填胸,怒火难按,她从地下拣起根棍子来连打带骂:“好一个贼混饭的!你真是吃谁家饭砸谁家锅,怎的把我的谷子全锄掉了?”
疯子张边躲边笑,答道:“你不是叫我锄谷嘛,我把谷全锄了,怎的还挨骂呢?”
老太太又骂:“你懂个屁?锄谷锄谷,是叫你锄草留谷,你连谷带草一起锄,这算是种什么庄稼?”
疯子张不紧不慢地回答:“谷不还有吗?”他顺手指了指地四角的四株谷子。
老太太又气又笑,说:“好我的先生,你别再丢人了好不好,谁家二亩地才种四株谷子呢?”
疯子张笑道:“四株四株,胜过那四万四千四百株!”说毕,又叫老太太安排下午的活。
老太太哭丧着脸说:“你还是另换人家去干活吧!像你这种干法,出不了三天,我老婆子就得拆光房子卖光地啊!”她硬是辞退了疯子张。
初秋过了,中秋到了。
中秋过了,深秋到了。
金秋十月,高粱红了,糜谷黄了。同样,老太太地里的那四株谷子也黄了,金黄金黄的非常可爱。老太太一来到地头,看着那金黄的谷穗爱不释手,她喃喃自语地说:“都怪那该死的疯子张,若不是因为他,我满地都是这样的谷子,那该有多好呢!”
说也怪,她未唠叨完毕,疯子张竟跟声出现在了她的面前,笑着说:“你也别埋怨我了,我虽然不能让满地金黄,但却能使你满场铺金,叫你比谁家也少打不了谷子就是。”
老太太不信。疯子张即顺手折下那四株谷穗,同老太太一起来到打谷场上。他让帮老太太干活的伙计套好碌碡,扬鞭赶牛。牛走碌碡滚动之际,他丢谷穗于碌碡之下。但见碌碡之下,谷粒如水,倾泻而出,果真满场铺金。这一年,老太太家里打下的谷子,比谁家的都多都好。
谷一碾打完毕,老太太即备下厚礼,来到景福宫向疯子张当面致谢。疯子张一点礼物也不收,只是说:“只要你老人家再不打我骂我就行了,哪还敢收您的礼物呢?”
老太太满面羞惭,跪下来只顾磕头。从那后,她逢人就讲:“疯子张他才是活神仙呢!”
声闻于天 明朝洪武年间的一天,疯子张正欲去五凤山修道炼丹,行至扶风县城东关,见一衣服褴褛、满面脏污的讨饭孤儿。问及姓名时,知他叫“贯乾”。疯子张念其可怜,就收他为徒,带回景福宫中,让他每天在家挑水、扫地、击鼓、撞钟。
当时,为铸一口大钟,疯子张每天天不亮就外出募化,星满夜空时才能回来。数载之后,他募化得十几万斤生铁,铸造了两根巨型铁杆和一口几万斤重的铁钟,将钟悬挂于景福宫前院,还修起一座雕梁画栋的钟楼。在钟楼门上额,他写了“声闻于天”四个大字,以示钟鸣之声可传天地。
在一个天气晴朗,鸟语花香的早晨,疯子张对贯乾说:“今日乃黄道吉日,为师我要去遇仙桥会道友,回天宫听玉帝赦封。你可于正午时分在玉皇大帝案前上灯焚香,到午时三刻香烧至半截时,即用力撞钟,以召示仙乐迎接,时间要记准,到时务必撞钟,千万不可马虎大意,以免误师父大事。”叮咛毕,他即头顶束发神童冠,身着百纳衣道袍,腰系青丝云带,足蹬云头斗花上天鞋,焚香礼拜后出门。他绕七星水、过湋河,一直走到五凤山下的遇仙桥上。他在桥边的大石上虔诚静坐。眼看午时已到,但见那晴天丽日之上,飘飘白云之中,已隐隐可见仙女们在云头舒袖散花,神童们在云中彩装执壶,并闻得那阵阵仙乐,悠悠飘来,各路神仙也云集在南天门,向下垂首了望……这早已过了午时三刻,却一丝儿听不见钟响。他们都候呀,等呀,等呀,候呀,可钟还是不响!疯子张急得冷汗直冒,心如火燎,但钟始终未响一声。午时三刻一过,神仙们因听不见钟响,以为疯子张未按时到达,便都未落下天宫来遇仙桥,各回各的神府去了。这样,疯子张数十年苦修苦练,只因贯乾撞钟误事,终未成其正果。
夕阳坠山了,飞鸟归巢了,疯子张满腹怨恨,愤然归宫。他想质问贯乾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一进宫门,却见贯乾正手捧钟锤,抱头大睡。疯子张气急,恨不能一拳将他击死,但转念又想:修道必须以善为本,这孩子也实实可怜。便强忍满腔怒气,轻轻推醒贯乾,对他说:“只为你今日贪睡,已误大事,为师已难成正果。今后,必须严遵师命,让敲钟时,应准时敲。不让撞钟,绝不撞钟。”
贯乾唯唯听命。
倒望北庵 明宪宗成化年间的一天,疯子张欲回武当山。临行,他对贯乾说:“师父明日五更回武当请命,你可记好时分,准时敲之,并要一锤完音,不可像过去一样贪睡误事。我走后,每隔两个时辰,你立即焚香撞钟。这口神钟,是我留给扶风的宝器,你千万不可轻视它。每次,待第一声响后,如无什么动静,那么过上两个时辰,你就再敲第二锤,以后每隔两个时辰敲一次,只要你钟声常响,我哪怕走到天涯海角,也能知道你与扶风弟子的道行不断长进的情况。而这口钟呢,也就永远是能声鸣于天的神钟了。如其不然,百事俱废。”说毕,飘然而去。
贯乾吸取了上次睡觉贻误大事的教训,这次很想将功赎罪补过。待师父刚走,他即洗手焚香,举锤连连撞钟。
这阵,疯子张岂能行至武当山,他才刚刚行至扶风县城南的马超胡同,行出还不过五里。他突听“当当”钟声不绝,连天作响,想起贯乾连连误事,不禁怒火中烧,气冲牛斗!他扭头朝北庵方向一望,大骂道:“如此劣徒,岂能成大事!”恨气之际,他双脚猛往下一踩,在一块大青石上,留下两个深深的脚印。与此同时,那北庵的巨钟,轰然坠地!……一怒之下,疯子张再未回过扶风。
北庵那落地的巨钟,此后怎么也挂不起来敲不响,更难“声闻于天”了。只因此事,扶风人无有不恨贯乾的,以至于世世代代都予埋怨。至今,凡长辈之人,若埋怨或责骂误事的晚辈,都这样骂:“把你个贯乾客!”由此,足可以见扶风人对贯乾怨恨的程度了。
吟诗移尸 疯子张一离开扶风,就再也无无踪无影。其实,这个时候,他一直隐居在离扶风不远的岐山周公庙附近的石洞里。
一日,适逢凤翔府城隍庙庙会,疯子张便离开了周公庙赴凤翔庙会。一到凤翔,只见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一街两行摆满了摊点:卖油饼的,卖烧鸡的,卖豆花的……都在大声吆喝,招揽顾客。疯子张十分眼馋,但身无分文,只好向各摊点乞讨。摊点主人见他又脏又臭,十分邋遢,生怕影响生意,都大声呵斥让他赶快离开。他接连讨了好几处,却无一处施舍。有位卖面的老汉心慈面软,见他衣衫破烂,顿生怜悯,便送来一碗面条。疯子张急忙接过,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正在这时,忽有一位青年汉子摇摇摆摆走到面摊之前,猛地向后便倒。众人围上前去,只见这汉子脸色焦黄,双眼圆睁,看看已没气了。卖面老汉大惊失色,连连跺脚道:“这个无头人命,哪能说得明白,定连累我吃官司了!”这时,疯子张走上前来说:“感谢你一番善心,无甚报答,待我叫他到别处去罢。”说罢,他俯在死者耳边念道:
死者家住何方?
因何命丧街坊?
我今指你条路,
山下静处安藏。
念罢,只见那具死尸一骨碌爬了起来,像活人一样直奔路旁小山之下,一跌而再未爬起。众人看在眼里,无不拍手称异,正欲询问,疯子张却悄然无影了。
口吐白鸽 周公庙各神殿的供品,大多是善男信女们奉献的。粮食点心,四季鲜果应有尽有。甚至一些虔诚之士,还奉献鸡、鸭、鱼、肉,美酒佳肴。但这些供品,道人们无权享受,全都高价卖给了官宦人家,以应“食供得福”之俗。
一天,有人奉献了两只蒸熟的鸽子,一直摆放在周公正殿的神案之上。不料,傍晚时分,鸽子却不翼而飞,盘中只剩下半边鸽翅。由于疯子张整日里喝酒吃肉,人们便怀疑是他所为。于是,住持道长命人将疯子张从后山石洞中押来,像审问囚犯一样逼他承认偷吃供品之罪。疯子张再三辩白,众人哪里肯信,你一拳,我一腿,雨点般的直朝他身上打来。这还不算,住持道长竟让将他吊在庙内的柏树之上,亲自举起棍,猛击他的头部。疯子张忍无可忍,猛然一纵身子,挣脱绳索。然后,他跳上台阶,对众人大呼道:“冤有头,债有主,哪个偷吃了供品,立即便见分晓。”说罢,他朝天大呼一声道:“鸽子,鸽子,出来作证。”霎时,只见住持道长一阵干呕,喉间呱呱有声,嘴里飞出两只白鸽,翅膀齐全,在空中飞来飞去。另一只半边翅膀,在地上跳来跳去。
众道人见疯子张有如此神通,都纷纷跪倒在地叩头求饶。疯子张并不计较,让他们全都站在一旁,然后步入殿中从盘中取出那半边鸽翅,直向空中抛去,口中念念有词道:“不可思来不可议,玉手为之做游戏。始知神仙一点心,俱要普为万物利。”念罢,只见那地上的鸽子,将一只翅膀振了一振,突然使尽全力向上冲去,恰好碰着从空中落下的半边翅膀,立时变成双翅,两只鸽子在庙中盘旋了一阵,然后掉头直向天边飞去。
只此以后,住持道长再也不敢小看疯子张了,对他简直毕恭毕敬,惟命是从,甚至成了好友。
落贴护树 一日,疯子张正与周公庙住持闲谈,忽有门公报道:“大事不好了,庙前出了祸事!”住持道长吓了一跳,急忙追问情由。原来,周公庙前有许多白杨树,老干横斜,枝叶繁茂,其上满是鸦巢。传说这些鸦巢非常神异,每逢润德泉复出之时,便成群结队,蜂拥而来,鸣声清脆悦耳,故有“白杨鸟集”之称,为庙内一大景观。
不料,近日凤翔府衙扩建,急需大批木材,有人提起用这些杨树。赵知府一听心喜,亲自率领百余工役前来伐树,以充修衙之用。住持道长闻讯,急得坐立不安,对疯子张说:“庙前杨树年深日久,乃是庙内景致之首,假若让他们砍去,如何是好?”
疯子张起身答道:“道长休要慌忙,待贫道前去办理。”
住持道长深知赵知府心毒手狠,便千叮咛,万嘱咐,让疯子张以礼相待,尽量小心从事,以免其日后报复。
疯子张点头应允。他不慌不忙移步出庙,向赵知府深施一躬道:“贫道参见大人。”
赵知府斜眼一瞧,只见眼前这位道人面目丑陋,衲衣破烂,满身臭气,直冲鼻管,便带理不睬,只催工役动手伐木。正当搭锯树身时,疯子张直对着人群,长吹了一口气。霎时,只见天昏地暗,大风骤至,工役们个个如石雕泥塑一般,都原地静止不动。赵知府见状,莫名其妙。他正欲发作,忽见半空中飘下一纸。他伸手接住展读后,直吓得面色蜡黄,全身颤抖。原来,那纸上写着这样一首律诗:
亭亭百尺接天高,
曾与周公作故交。
见证周秦汉唐事,
满眼枝桠千载茂。
窗前不见龙蛇影,
屋畔难闻风雨潮。
借问凤翔赵知府,
暮鸦何处觅故巢。
前款是一行蝌蚪形文字,经他仔细辨认,知是“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字样。这一惊非同小可,赵知府早已三魂出窍,七魄生烟,跪在地上连连叩头道:“小官误听人言,得罪天神,求太上老君以慈悲为怀。下官知罪,知罪!”
疯子张见情,便长吸了一口气。立时,天晴风静,众工役方慢慢活动了起来。赵知府不敢久呆,急令众工役散去,自己也灰溜溜地离开了周公庙。
以上,即为张三丰在扶、岐一带的传说故事。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但也不乏有确凿的证据。
大约距班家谷“宝物被盗”时间不远,原班家谷北邻的兴龙寺旧址现今的胜利机械厂福利区内,崖上出现了塌方。清理土方时,竟发现十分精致的唐三彩碟、盘多件,并有清代石碑一块,它即为前面写到的兴龙寺石碑。此碑文证明,兴龙寺确是唐代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唐时有神龙出现于班家谷,故在此修建了兴龙寺。而明代,张三丰确实曾在这里隐居,这便不能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距兴龙寺旧址南行约一里,即班家谷南侧约300米处,还有一遇仙桥旧址,这即为前面讲述的《倒望北庵》这则故事里所提及的张三丰与天界神仙相会的地方。
除兴龙寺外,班家谷下方,还曾有三皇殿、龙王庙,遇仙桥那里还有娘娘庙等。正由于此,当地群众十分敬仰班家谷这块风水宝地,硬是在这里自发修起一座圆通寺来,倒也颇具规模。
看,这“疯子张”(张三丰)与班家谷,该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啊!
张三丰是明洪武年间的道士,自幼在湖北武当山练武习拳,是内家拳的创始人。他祖籍辽东益州。明成祖初年,张三丰云游天下,曾来扶风北庵玉皇洞修道,后隐居于岐山周公庙附近的石洞里,人称“赤脚大仙”。因他斋食流浪,仪表疏漏,人称“疯子张”。
北庵村古槐
景福仙壁 明之初时,疯子张来到扶风北庵景福宫坐地化斋。
初进洞时,疯子张大约也嫌寂寞,常以手指地为画,自画自赏,怒笑于形。有人见此情景,给他以笔墨,让他给自己住的窑洞(玉皇洞今仍存)墙壁上画画,他欣然同意。
当时,已值黄昏,洞内日光暗淡视物不清,疯子张并不在意,只见他浓墨饱蘸,挥毫于壁,唰唰有声,笔锋到处,虫豸啾啾,鸟啼兽吼……一派山光水色,瞬间跃于墙端。
这幅画至今犹在,但仅为残迹,后人谓之扶风一绝,并列为扶风“八景”之一。
四株谷穗 景福宫旁,有一孤身老太太,她雇疯子张为其干活。
当时,正值初秋,要为谷田锄草。清早起来,疯子张扛锄下田。只见他挥锄在手,“唰唰唰唰……”没用一袋烟功夫,即把二亩谷田里的草和谷子,全都锄得一干二净,而独独在地的四角,留下四株谷苗。而后,他跑到地头的大树下面一躺,睡起大觉来了。
午时,老太太送饭来到地头,她见满地谷子皆被锄尽,而疯子张人无踪影,不由得气涌心头,泪流满面,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哭声惊醒了疯子张,他赶忙上前来劝解。一见疯子张,老太太气愤填胸,怒火难按,她从地下拣起根棍子来连打带骂:“好一个贼混饭的!你真是吃谁家饭砸谁家锅,怎的把我的谷子全锄掉了?”
疯子张边躲边笑,答道:“你不是叫我锄谷嘛,我把谷全锄了,怎的还挨骂呢?”
老太太又骂:“你懂个屁?锄谷锄谷,是叫你锄草留谷,你连谷带草一起锄,这算是种什么庄稼?”
疯子张不紧不慢地回答:“谷不还有吗?”他顺手指了指地四角的四株谷子。
老太太又气又笑,说:“好我的先生,你别再丢人了好不好,谁家二亩地才种四株谷子呢?”
疯子张笑道:“四株四株,胜过那四万四千四百株!”说毕,又叫老太太安排下午的活。
老太太哭丧着脸说:“你还是另换人家去干活吧!像你这种干法,出不了三天,我老婆子就得拆光房子卖光地啊!”她硬是辞退了疯子张。
初秋过了,中秋到了。
中秋过了,深秋到了。
金秋十月,高粱红了,糜谷黄了。同样,老太太地里的那四株谷子也黄了,金黄金黄的非常可爱。老太太一来到地头,看着那金黄的谷穗爱不释手,她喃喃自语地说:“都怪那该死的疯子张,若不是因为他,我满地都是这样的谷子,那该有多好呢!”
说也怪,她未唠叨完毕,疯子张竟跟声出现在了她的面前,笑着说:“你也别埋怨我了,我虽然不能让满地金黄,但却能使你满场铺金,叫你比谁家也少打不了谷子就是。”
老太太不信。疯子张即顺手折下那四株谷穗,同老太太一起来到打谷场上。他让帮老太太干活的伙计套好碌碡,扬鞭赶牛。牛走碌碡滚动之际,他丢谷穗于碌碡之下。但见碌碡之下,谷粒如水,倾泻而出,果真满场铺金。这一年,老太太家里打下的谷子,比谁家的都多都好。
谷一碾打完毕,老太太即备下厚礼,来到景福宫向疯子张当面致谢。疯子张一点礼物也不收,只是说:“只要你老人家再不打我骂我就行了,哪还敢收您的礼物呢?”
老太太满面羞惭,跪下来只顾磕头。从那后,她逢人就讲:“疯子张他才是活神仙呢!”
声闻于天 明朝洪武年间的一天,疯子张正欲去五凤山修道炼丹,行至扶风县城东关,见一衣服褴褛、满面脏污的讨饭孤儿。问及姓名时,知他叫“贯乾”。疯子张念其可怜,就收他为徒,带回景福宫中,让他每天在家挑水、扫地、击鼓、撞钟。
当时,为铸一口大钟,疯子张每天天不亮就外出募化,星满夜空时才能回来。数载之后,他募化得十几万斤生铁,铸造了两根巨型铁杆和一口几万斤重的铁钟,将钟悬挂于景福宫前院,还修起一座雕梁画栋的钟楼。在钟楼门上额,他写了“声闻于天”四个大字,以示钟鸣之声可传天地。
在一个天气晴朗,鸟语花香的早晨,疯子张对贯乾说:“今日乃黄道吉日,为师我要去遇仙桥会道友,回天宫听玉帝赦封。你可于正午时分在玉皇大帝案前上灯焚香,到午时三刻香烧至半截时,即用力撞钟,以召示仙乐迎接,时间要记准,到时务必撞钟,千万不可马虎大意,以免误师父大事。”叮咛毕,他即头顶束发神童冠,身着百纳衣道袍,腰系青丝云带,足蹬云头斗花上天鞋,焚香礼拜后出门。他绕七星水、过湋河,一直走到五凤山下的遇仙桥上。他在桥边的大石上虔诚静坐。眼看午时已到,但见那晴天丽日之上,飘飘白云之中,已隐隐可见仙女们在云头舒袖散花,神童们在云中彩装执壶,并闻得那阵阵仙乐,悠悠飘来,各路神仙也云集在南天门,向下垂首了望……这早已过了午时三刻,却一丝儿听不见钟响。他们都候呀,等呀,等呀,候呀,可钟还是不响!疯子张急得冷汗直冒,心如火燎,但钟始终未响一声。午时三刻一过,神仙们因听不见钟响,以为疯子张未按时到达,便都未落下天宫来遇仙桥,各回各的神府去了。这样,疯子张数十年苦修苦练,只因贯乾撞钟误事,终未成其正果。
夕阳坠山了,飞鸟归巢了,疯子张满腹怨恨,愤然归宫。他想质问贯乾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一进宫门,却见贯乾正手捧钟锤,抱头大睡。疯子张气急,恨不能一拳将他击死,但转念又想:修道必须以善为本,这孩子也实实可怜。便强忍满腔怒气,轻轻推醒贯乾,对他说:“只为你今日贪睡,已误大事,为师已难成正果。今后,必须严遵师命,让敲钟时,应准时敲。不让撞钟,绝不撞钟。”
贯乾唯唯听命。
倒望北庵 明宪宗成化年间的一天,疯子张欲回武当山。临行,他对贯乾说:“师父明日五更回武当请命,你可记好时分,准时敲之,并要一锤完音,不可像过去一样贪睡误事。我走后,每隔两个时辰,你立即焚香撞钟。这口神钟,是我留给扶风的宝器,你千万不可轻视它。每次,待第一声响后,如无什么动静,那么过上两个时辰,你就再敲第二锤,以后每隔两个时辰敲一次,只要你钟声常响,我哪怕走到天涯海角,也能知道你与扶风弟子的道行不断长进的情况。而这口钟呢,也就永远是能声鸣于天的神钟了。如其不然,百事俱废。”说毕,飘然而去。
贯乾吸取了上次睡觉贻误大事的教训,这次很想将功赎罪补过。待师父刚走,他即洗手焚香,举锤连连撞钟。
这阵,疯子张岂能行至武当山,他才刚刚行至扶风县城南的马超胡同,行出还不过五里。他突听“当当”钟声不绝,连天作响,想起贯乾连连误事,不禁怒火中烧,气冲牛斗!他扭头朝北庵方向一望,大骂道:“如此劣徒,岂能成大事!”恨气之际,他双脚猛往下一踩,在一块大青石上,留下两个深深的脚印。与此同时,那北庵的巨钟,轰然坠地!……一怒之下,疯子张再未回过扶风。
北庵那落地的巨钟,此后怎么也挂不起来敲不响,更难“声闻于天”了。只因此事,扶风人无有不恨贯乾的,以至于世世代代都予埋怨。至今,凡长辈之人,若埋怨或责骂误事的晚辈,都这样骂:“把你个贯乾客!”由此,足可以见扶风人对贯乾怨恨的程度了。
吟诗移尸 疯子张一离开扶风,就再也无无踪无影。其实,这个时候,他一直隐居在离扶风不远的岐山周公庙附近的石洞里。
一日,适逢凤翔府城隍庙庙会,疯子张便离开了周公庙赴凤翔庙会。一到凤翔,只见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一街两行摆满了摊点:卖油饼的,卖烧鸡的,卖豆花的……都在大声吆喝,招揽顾客。疯子张十分眼馋,但身无分文,只好向各摊点乞讨。摊点主人见他又脏又臭,十分邋遢,生怕影响生意,都大声呵斥让他赶快离开。他接连讨了好几处,却无一处施舍。有位卖面的老汉心慈面软,见他衣衫破烂,顿生怜悯,便送来一碗面条。疯子张急忙接过,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正在这时,忽有一位青年汉子摇摇摆摆走到面摊之前,猛地向后便倒。众人围上前去,只见这汉子脸色焦黄,双眼圆睁,看看已没气了。卖面老汉大惊失色,连连跺脚道:“这个无头人命,哪能说得明白,定连累我吃官司了!”这时,疯子张走上前来说:“感谢你一番善心,无甚报答,待我叫他到别处去罢。”说罢,他俯在死者耳边念道:
死者家住何方?
因何命丧街坊?
我今指你条路,
山下静处安藏。
念罢,只见那具死尸一骨碌爬了起来,像活人一样直奔路旁小山之下,一跌而再未爬起。众人看在眼里,无不拍手称异,正欲询问,疯子张却悄然无影了。
口吐白鸽 周公庙各神殿的供品,大多是善男信女们奉献的。粮食点心,四季鲜果应有尽有。甚至一些虔诚之士,还奉献鸡、鸭、鱼、肉,美酒佳肴。但这些供品,道人们无权享受,全都高价卖给了官宦人家,以应“食供得福”之俗。
一天,有人奉献了两只蒸熟的鸽子,一直摆放在周公正殿的神案之上。不料,傍晚时分,鸽子却不翼而飞,盘中只剩下半边鸽翅。由于疯子张整日里喝酒吃肉,人们便怀疑是他所为。于是,住持道长命人将疯子张从后山石洞中押来,像审问囚犯一样逼他承认偷吃供品之罪。疯子张再三辩白,众人哪里肯信,你一拳,我一腿,雨点般的直朝他身上打来。这还不算,住持道长竟让将他吊在庙内的柏树之上,亲自举起棍,猛击他的头部。疯子张忍无可忍,猛然一纵身子,挣脱绳索。然后,他跳上台阶,对众人大呼道:“冤有头,债有主,哪个偷吃了供品,立即便见分晓。”说罢,他朝天大呼一声道:“鸽子,鸽子,出来作证。”霎时,只见住持道长一阵干呕,喉间呱呱有声,嘴里飞出两只白鸽,翅膀齐全,在空中飞来飞去。另一只半边翅膀,在地上跳来跳去。
众道人见疯子张有如此神通,都纷纷跪倒在地叩头求饶。疯子张并不计较,让他们全都站在一旁,然后步入殿中从盘中取出那半边鸽翅,直向空中抛去,口中念念有词道:“不可思来不可议,玉手为之做游戏。始知神仙一点心,俱要普为万物利。”念罢,只见那地上的鸽子,将一只翅膀振了一振,突然使尽全力向上冲去,恰好碰着从空中落下的半边翅膀,立时变成双翅,两只鸽子在庙中盘旋了一阵,然后掉头直向天边飞去。
只此以后,住持道长再也不敢小看疯子张了,对他简直毕恭毕敬,惟命是从,甚至成了好友。
落贴护树 一日,疯子张正与周公庙住持闲谈,忽有门公报道:“大事不好了,庙前出了祸事!”住持道长吓了一跳,急忙追问情由。原来,周公庙前有许多白杨树,老干横斜,枝叶繁茂,其上满是鸦巢。传说这些鸦巢非常神异,每逢润德泉复出之时,便成群结队,蜂拥而来,鸣声清脆悦耳,故有“白杨鸟集”之称,为庙内一大景观。
不料,近日凤翔府衙扩建,急需大批木材,有人提起用这些杨树。赵知府一听心喜,亲自率领百余工役前来伐树,以充修衙之用。住持道长闻讯,急得坐立不安,对疯子张说:“庙前杨树年深日久,乃是庙内景致之首,假若让他们砍去,如何是好?”
疯子张起身答道:“道长休要慌忙,待贫道前去办理。”
住持道长深知赵知府心毒手狠,便千叮咛,万嘱咐,让疯子张以礼相待,尽量小心从事,以免其日后报复。
疯子张点头应允。他不慌不忙移步出庙,向赵知府深施一躬道:“贫道参见大人。”
赵知府斜眼一瞧,只见眼前这位道人面目丑陋,衲衣破烂,满身臭气,直冲鼻管,便带理不睬,只催工役动手伐木。正当搭锯树身时,疯子张直对着人群,长吹了一口气。霎时,只见天昏地暗,大风骤至,工役们个个如石雕泥塑一般,都原地静止不动。赵知府见状,莫名其妙。他正欲发作,忽见半空中飘下一纸。他伸手接住展读后,直吓得面色蜡黄,全身颤抖。原来,那纸上写着这样一首律诗:
亭亭百尺接天高,
曾与周公作故交。
见证周秦汉唐事,
满眼枝桠千载茂。
窗前不见龙蛇影,
屋畔难闻风雨潮。
借问凤翔赵知府,
暮鸦何处觅故巢。
前款是一行蝌蚪形文字,经他仔细辨认,知是“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字样。这一惊非同小可,赵知府早已三魂出窍,七魄生烟,跪在地上连连叩头道:“小官误听人言,得罪天神,求太上老君以慈悲为怀。下官知罪,知罪!”
疯子张见情,便长吸了一口气。立时,天晴风静,众工役方慢慢活动了起来。赵知府不敢久呆,急令众工役散去,自己也灰溜溜地离开了周公庙。
以上,即为张三丰在扶、岐一带的传说故事。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但也不乏有确凿的证据。
大约距班家谷“宝物被盗”时间不远,原班家谷北邻的兴龙寺旧址现今的胜利机械厂福利区内,崖上出现了塌方。清理土方时,竟发现十分精致的唐三彩碟、盘多件,并有清代石碑一块,它即为前面写到的兴龙寺石碑。此碑文证明,兴龙寺确是唐代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唐时有神龙出现于班家谷,故在此修建了兴龙寺。而明代,张三丰确实曾在这里隐居,这便不能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距兴龙寺旧址南行约一里,即班家谷南侧约300米处,还有一遇仙桥旧址,这即为前面讲述的《倒望北庵》这则故事里所提及的张三丰与天界神仙相会的地方。
除兴龙寺外,班家谷下方,还曾有三皇殿、龙王庙,遇仙桥那里还有娘娘庙等。正由于此,当地群众十分敬仰班家谷这块风水宝地,硬是在这里自发修起一座圆通寺来,倒也颇具规模。
看,这“疯子张”(张三丰)与班家谷,该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啊!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