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民心相通的“丝路歌者”
2024-08-23 | 来源:本网
作者:何奇
从商业贸易路线到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交流,无数鲜活的故事为丝绸之路写下融合、交流与对话的注脚。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日新月异的丝路发展,用丰硕的成果给世界添福增美、让百姓得了实惠。而这个有温度、有深度的时代巨变,已然成为作家们的灵感之源、写作沃土。近日,作家巴陇锋新书《丝路寻祖》出版,本报记者与巴陇锋一起探讨如何用“看得见的正能量”,讲好丝路故事,传播丝路声音。
作为巴陇锋“‘一带一路’三部曲”的第二部,《丝路寻祖》取材于共建“一带一路”火热实践的真实事例,以接近年轻人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模式,把寻祖、十四运会、5G、长安号欧亚班列、非遗、环保等热点元素融入丝路故事,成为反映和讴歌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新时代中国蓬勃发展的生动现实的力作。
对于巴陇锋而言,与“丝路”结缘、写“丝路”故事,还得追溯到其长篇小说《丝路情缘》的创作。这本书讲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亚华裔回归之路的故事,写风景、写风情、更写文化历史。而自《丝路情缘》始,讲“丝路”故事,不仅成为巴陇锋的一个标签,更成为其写作的一种使命。因此,当看到由中国发起、各方共建、世界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一步步从蓝图变为实景,由理念转化为行动,记录下这些令人震撼又备受瞩目的新变化、新发展,写好涌现出的新故事、新内容,自然也成为他创作《丝路寻祖》的契机和动力。不仅如此,巴陇锋对于“一带一路”题材的创作,是有着整体规划的,除了已经出版的长篇小说《丝路情缘》《丝路寻祖》外,他已经在着手写新长篇《丝路商缘》。从这种意义而言,巴陇锋是名副其实的“丝路歌者”。 文学即人学。巴陇锋明白,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最精彩、最动人的不仅仅是无数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更在于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民心相通。实际上,不论是《丝路情缘》中“哈萨克斯坦陕西村汉族少女雅诗儿从阿斯塔纳逆丝路一路向东”的故事,还是《丝路寻祖》中“吉尔吉斯斯坦少女索娃娜回中国寻祖、游历,买回祖产”的故事,巴陇锋始终围绕丝路上的人和物,讲当代故事,并为时代留影。透过他的笔触,一个个丝路文化和国际人员往来、商业合作和民心相通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从文学的角度感受丝路的文化魅力。
把握时代的脉动,从人物故事中折射出特定时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和心理期盼,是文学创作者绕不开的课题。回顾多年的写作之旅,巴陇锋将自己作品概括为“乡土”“历史”“丝路”“人性”四个关键词,看似互有区隔,但倘若走进其文字却不难发现,不论何种主题、何种题材,在巴陇锋的笔下,始终不变的是用文学捕捉和反映时代新变化的执着。
(备注:本文为《西安日报》记者何奇对作家巴陇锋的创作访谈,发表于2024年8月16日《西安日报》阅读与思考栏目)
作为巴陇锋“‘一带一路’三部曲”的第二部,《丝路寻祖》取材于共建“一带一路”火热实践的真实事例,以接近年轻人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模式,把寻祖、十四运会、5G、长安号欧亚班列、非遗、环保等热点元素融入丝路故事,成为反映和讴歌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新时代中国蓬勃发展的生动现实的力作。
对于巴陇锋而言,与“丝路”结缘、写“丝路”故事,还得追溯到其长篇小说《丝路情缘》的创作。这本书讲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亚华裔回归之路的故事,写风景、写风情、更写文化历史。而自《丝路情缘》始,讲“丝路”故事,不仅成为巴陇锋的一个标签,更成为其写作的一种使命。因此,当看到由中国发起、各方共建、世界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一步步从蓝图变为实景,由理念转化为行动,记录下这些令人震撼又备受瞩目的新变化、新发展,写好涌现出的新故事、新内容,自然也成为他创作《丝路寻祖》的契机和动力。不仅如此,巴陇锋对于“一带一路”题材的创作,是有着整体规划的,除了已经出版的长篇小说《丝路情缘》《丝路寻祖》外,他已经在着手写新长篇《丝路商缘》。从这种意义而言,巴陇锋是名副其实的“丝路歌者”。 文学即人学。巴陇锋明白,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最精彩、最动人的不仅仅是无数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更在于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民心相通。实际上,不论是《丝路情缘》中“哈萨克斯坦陕西村汉族少女雅诗儿从阿斯塔纳逆丝路一路向东”的故事,还是《丝路寻祖》中“吉尔吉斯斯坦少女索娃娜回中国寻祖、游历,买回祖产”的故事,巴陇锋始终围绕丝路上的人和物,讲当代故事,并为时代留影。透过他的笔触,一个个丝路文化和国际人员往来、商业合作和民心相通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从文学的角度感受丝路的文化魅力。
把握时代的脉动,从人物故事中折射出特定时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和心理期盼,是文学创作者绕不开的课题。回顾多年的写作之旅,巴陇锋将自己作品概括为“乡土”“历史”“丝路”“人性”四个关键词,看似互有区隔,但倘若走进其文字却不难发现,不论何种主题、何种题材,在巴陇锋的笔下,始终不变的是用文学捕捉和反映时代新变化的执着。
(备注:本文为《西安日报》记者何奇对作家巴陇锋的创作访谈,发表于2024年8月16日《西安日报》阅读与思考栏目)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