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爱和极端恨是一切悲剧最本质的素材——《倾城》女主人公麦娜悲剧的性格根源
2024-08-20 | 来源:本网
作者:赵学儒
梦萌的长篇小说《倾城》塑造了新时期一位爱情至上而初为市民的青年女性形象,对正在汹涌兴起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新移民”浪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原因导致麦娜爱情崩盘、家庭毁灭,并最终为道德所指和法律惩罚的?笔者认为,除了社会急遽变革带来的残酷现实外,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原因是人物性格使然。
首先从文化背景考量。先是“闻声倒”祖先断肢罹难而由豫籍变为陕籍,继而是麦家商品户口农村居住的夹缝生活,然后是麦家四个千金“非城非乡”的尴尬处境。加之父亲“无为而治”的道教根基和母亲“极端民主自由”的麦家传统,就像符咒一样盘踞在麦娜幼小心灵。但由于文化和认识局限,她误解了这些箴言和传统,带有明显宿命论的痕迹。譬如在爱情上,她不是积极主动争取,而是惟命是听、惟他是耽;譬如在择业上,曾有过多次机遇,但均被她拒之门外;又譬如与异性交往,她拒绝一切男人,同时也拒绝了一切改变尴尬命运的机会。
接着从心性气质上分析。四妹称她“洋娃娃”,二姐称她“糊涂虫”、母亲称她“不动脑子”,而她也常常悔恨自己是个“把什么事都尽往好处想”的大笨蛋。这些看似贬损的话,实际上却恰恰道出她心性气质的内在本质。这就是:心地善良、心境恬淡、心性尚美、心情诚挚、心态平和。的确如此,她不像二姐那样喜欢搞恶作剧,也不像四妹那样擅于创作喜剧小品,更不会忌恨和报复任何人与事。所以就有了对花工和纱女姐妹的情谊和友善,有了对牛仔布厂的忠实和对工作的热情,有了对花草虫鸟的迷恋和对绘画的钟爱,有了对情人全皓“粘粘糊糊”的情态和种种包容,有了对私生儿子百般呵护和苦苦寻找的慈母之心;而另一方面,这一心性气质又决定了她性格上的某些缺失,如为了拯救美兰而轻信她的谎言,如对南楠伤害她的错觉与失忆,如对秘书长“生儿子”和“丢儿子”的迁就与妥协……这一切,在现代商业社会可能会被人嗤之以鼻,视为无能和傻帽。然而,惟其如此,才折射出她人性的美丽;惟其如此,才为她后来性格突变做好了铺垫;惟其如此,才可能引爆她仇恨和复仇的炸药库,并最终执导了天下最大的一出“恶作剧”和“喜剧小品”,从而完成她悲惨命运的一个圆满闭合。
继而从爱情观上解剖。基于以上原因,所以她的爱情观必然带有被误解了的“无为而治”和“守一而终”的烙印。是的,她相信一见钟情,但一见钟情却使她得了相思病;她拒绝爱情,但南楠的暗恋却奸污了她的青春;她终于得到理想的爱情,但因“未见红”而产生爱的裂隙;她用至爱修复了爱的裂隙,但却遭遇爱的双方同时失业的考验;她为了爱情努力在商品大潮中打捞理想的珍珠,但恋人的出走却为爱情埋下隐患……到了最后,就在她倾城苦寻儿子之际,情人的突然出现,完全打乱她的生活节奏和关于爱情婚姻的所有金科玉律。特别当得知这一切都是秘书长一手策划时,她完全丧失理智,愤然将一把匕首刺入丈夫的胸膛。终于,一对久别重逢的情侣在城墙下得以相会,但她忽略了一个细节,无意促发了全皓复仇的邪恶动机,他用同一把匕首杀死给她带来终生伤害的另一个男人南楠,而南楠临死前却说他杀死了她的丈夫秘书长……一个虚妄的罪恶导致一个真实的罪恶,令当事人和读者都感到无比惊秫和凄怆!
不仅如此,当为爱而成为杀人犯时,当面对失而复得又将得而复失的爱情时,这种爱的痴迷和偏执仍蛊惑她的意识,执拗地要利用所剩不多的时间享受自由和爱情。于是他们遍游西安文物景点,像“逃出的兵马俑”一样享受爱情的甜蜜,像亚当夏娃一样在华清池一遍遍演练真正夫妻生活的种种细节,像新郎新娘一样把美国总统入城式当作自己盛大的婚礼,像梁祝一样臆想亲着抱着跳下城墙追求“永恒的爱情”……此时,这些所谓爱的壮举已完全扭曲,发展成爱的极端,悲剧结局由此便有了认识和性格的支撑。
最后从心理心态上解密。在为情人守寡的五年里,她做过酒店迎宾小姐、饭馆收银员、电梯服务员、会议舞伴,面对种种诱惑她都坚守道德的防线。甚至三妹极力炒作她的美丽,招来许多媒体和商家青睐,但她也没有动心……在人欲横流、价值扭曲的商业社会,因此而做三陪、傍大款、当二奶的妙龄女子还少吗?但对于麦娜来说,她的心态却很平静,不为所动,不为所惑,因为她心中有一个终极目标,认为自己一生“就是为爱和爱情而生而活的”,所以她始终等着她情人全皓的眷顾。
她之所以最终投入秘书长怀抱,显在的原因一是全皓回归无望,二是南楠骚扰,三是美兰骗走保命的四万元,四是儿子整天缠她要爸爸。很显然,这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同时也暴露出她心理的脆弱。而这种心理脆弱,既包含自我的弱小,也包含体制的强大,她实在无力承受现实的重轭。正如她和情人在城门楼缠绵缱绻时,所产生“双双抱着亲着跳下城墙”的念头一样迷狂如魔。她在心里大喊:“这个死法真好!”“现在就死吧!”她为这个想法寻找论据。她想,如果全皓杀人偿命,失去他,自己将无法再承受任何苦难,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她向她的情人表白:“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而且爱得胜于自己,爱得已和自己融为一体,那么一旦他将死或要死时,自己就只有选择死亡。”
一个温柔、善良、宽容、平静如水、与世无争的女子,其性格就这样由渐变到突发、由扭曲到极端,一步步蜕变为一个碎尸犯和杀人从犯,以至导致爱情和家庭的毁灭。正如梦萌发出这样的一句感叹:“极端的爱和极端的恨是一切悲剧最本质的素材”。这句极富哲理和无比精湛的感言,不但揭示了世间一切悲剧产生的渊薮,也诠释了麦娜悲剧的本质所在。悲剧,就这样把美好的东西血淋淋地撕开让人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柔弱女子的沉沦和陨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触摸到人性与社会的某些隐痛和疮疤。
(原载中国作家网,后收录于多部文集) 作者简历
赵学儒,男,1965年出生,笔名子需,河北保定人。中共党员。资深记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作协副主席。已出版报告文学《向人民报告——南水北调大移民》《南水北调大移民——河南卷》等,长篇小说《大禹治水》(中英文版)、中篇小说集《战神》、短篇小说集《非常女人》《下雪了》,散文集《若水》等,作品获各类奖项10余次。
首先从文化背景考量。先是“闻声倒”祖先断肢罹难而由豫籍变为陕籍,继而是麦家商品户口农村居住的夹缝生活,然后是麦家四个千金“非城非乡”的尴尬处境。加之父亲“无为而治”的道教根基和母亲“极端民主自由”的麦家传统,就像符咒一样盘踞在麦娜幼小心灵。但由于文化和认识局限,她误解了这些箴言和传统,带有明显宿命论的痕迹。譬如在爱情上,她不是积极主动争取,而是惟命是听、惟他是耽;譬如在择业上,曾有过多次机遇,但均被她拒之门外;又譬如与异性交往,她拒绝一切男人,同时也拒绝了一切改变尴尬命运的机会。
接着从心性气质上分析。四妹称她“洋娃娃”,二姐称她“糊涂虫”、母亲称她“不动脑子”,而她也常常悔恨自己是个“把什么事都尽往好处想”的大笨蛋。这些看似贬损的话,实际上却恰恰道出她心性气质的内在本质。这就是:心地善良、心境恬淡、心性尚美、心情诚挚、心态平和。的确如此,她不像二姐那样喜欢搞恶作剧,也不像四妹那样擅于创作喜剧小品,更不会忌恨和报复任何人与事。所以就有了对花工和纱女姐妹的情谊和友善,有了对牛仔布厂的忠实和对工作的热情,有了对花草虫鸟的迷恋和对绘画的钟爱,有了对情人全皓“粘粘糊糊”的情态和种种包容,有了对私生儿子百般呵护和苦苦寻找的慈母之心;而另一方面,这一心性气质又决定了她性格上的某些缺失,如为了拯救美兰而轻信她的谎言,如对南楠伤害她的错觉与失忆,如对秘书长“生儿子”和“丢儿子”的迁就与妥协……这一切,在现代商业社会可能会被人嗤之以鼻,视为无能和傻帽。然而,惟其如此,才折射出她人性的美丽;惟其如此,才为她后来性格突变做好了铺垫;惟其如此,才可能引爆她仇恨和复仇的炸药库,并最终执导了天下最大的一出“恶作剧”和“喜剧小品”,从而完成她悲惨命运的一个圆满闭合。
继而从爱情观上解剖。基于以上原因,所以她的爱情观必然带有被误解了的“无为而治”和“守一而终”的烙印。是的,她相信一见钟情,但一见钟情却使她得了相思病;她拒绝爱情,但南楠的暗恋却奸污了她的青春;她终于得到理想的爱情,但因“未见红”而产生爱的裂隙;她用至爱修复了爱的裂隙,但却遭遇爱的双方同时失业的考验;她为了爱情努力在商品大潮中打捞理想的珍珠,但恋人的出走却为爱情埋下隐患……到了最后,就在她倾城苦寻儿子之际,情人的突然出现,完全打乱她的生活节奏和关于爱情婚姻的所有金科玉律。特别当得知这一切都是秘书长一手策划时,她完全丧失理智,愤然将一把匕首刺入丈夫的胸膛。终于,一对久别重逢的情侣在城墙下得以相会,但她忽略了一个细节,无意促发了全皓复仇的邪恶动机,他用同一把匕首杀死给她带来终生伤害的另一个男人南楠,而南楠临死前却说他杀死了她的丈夫秘书长……一个虚妄的罪恶导致一个真实的罪恶,令当事人和读者都感到无比惊秫和凄怆!
不仅如此,当为爱而成为杀人犯时,当面对失而复得又将得而复失的爱情时,这种爱的痴迷和偏执仍蛊惑她的意识,执拗地要利用所剩不多的时间享受自由和爱情。于是他们遍游西安文物景点,像“逃出的兵马俑”一样享受爱情的甜蜜,像亚当夏娃一样在华清池一遍遍演练真正夫妻生活的种种细节,像新郎新娘一样把美国总统入城式当作自己盛大的婚礼,像梁祝一样臆想亲着抱着跳下城墙追求“永恒的爱情”……此时,这些所谓爱的壮举已完全扭曲,发展成爱的极端,悲剧结局由此便有了认识和性格的支撑。
最后从心理心态上解密。在为情人守寡的五年里,她做过酒店迎宾小姐、饭馆收银员、电梯服务员、会议舞伴,面对种种诱惑她都坚守道德的防线。甚至三妹极力炒作她的美丽,招来许多媒体和商家青睐,但她也没有动心……在人欲横流、价值扭曲的商业社会,因此而做三陪、傍大款、当二奶的妙龄女子还少吗?但对于麦娜来说,她的心态却很平静,不为所动,不为所惑,因为她心中有一个终极目标,认为自己一生“就是为爱和爱情而生而活的”,所以她始终等着她情人全皓的眷顾。
她之所以最终投入秘书长怀抱,显在的原因一是全皓回归无望,二是南楠骚扰,三是美兰骗走保命的四万元,四是儿子整天缠她要爸爸。很显然,这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同时也暴露出她心理的脆弱。而这种心理脆弱,既包含自我的弱小,也包含体制的强大,她实在无力承受现实的重轭。正如她和情人在城门楼缠绵缱绻时,所产生“双双抱着亲着跳下城墙”的念头一样迷狂如魔。她在心里大喊:“这个死法真好!”“现在就死吧!”她为这个想法寻找论据。她想,如果全皓杀人偿命,失去他,自己将无法再承受任何苦难,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她向她的情人表白:“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而且爱得胜于自己,爱得已和自己融为一体,那么一旦他将死或要死时,自己就只有选择死亡。”
一个温柔、善良、宽容、平静如水、与世无争的女子,其性格就这样由渐变到突发、由扭曲到极端,一步步蜕变为一个碎尸犯和杀人从犯,以至导致爱情和家庭的毁灭。正如梦萌发出这样的一句感叹:“极端的爱和极端的恨是一切悲剧最本质的素材”。这句极富哲理和无比精湛的感言,不但揭示了世间一切悲剧产生的渊薮,也诠释了麦娜悲剧的本质所在。悲剧,就这样把美好的东西血淋淋地撕开让人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柔弱女子的沉沦和陨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触摸到人性与社会的某些隐痛和疮疤。
(原载中国作家网,后收录于多部文集) 作者简历
赵学儒,男,1965年出生,笔名子需,河北保定人。中共党员。资深记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作协副主席。已出版报告文学《向人民报告——南水北调大移民》《南水北调大移民——河南卷》等,长篇小说《大禹治水》(中英文版)、中篇小说集《战神》、短篇小说集《非常女人》《下雪了》,散文集《若水》等,作品获各类奖项10余次。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