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匠铺

2024-08-17 | 来源:本网 作者:王新民
  织匠铺是指建国前后设在乡村集镇专门收购各种毛发和麻丝拧成毛线绳或麻绳后织成口袋售卖的场所。织匠即“织口袋匠”。口袋和褡裢是旧时乡村居民不可缺少的生产、生活用品。
  织口袋一般由3—5个人组成一个小型生产集体,作业流程严谨科学,毫不浪费工时。先将各种原毛(麻)料整理成腰鼓状小捆,约3公斤,用包皮扎捆,露出两头,斜挎腰际。一人转动木制大轮纺车,二人同时面向纺车,各捻出两股毛(麻)线,一般以30—40米为限,加以固定。如此往返若干次,直至将所用毛(麻)线捻够。把捻好的毛(麻)线合拧成双股线,按经、纬分别整理。经线按所需尺寸的股数拉直,分成上下两排,提交打叉,上好提交钩针;纬线缠成玉米棒状,俗称穗子。编织开始,由提交钩针带动经线,上下交替一次,用铁质长型砍刀砍紧纬线,这样反复交替砍织,直到胚料织够,最后用针线缝制口袋、褡裢、籽种袋等物什。织匠作业大多在户外宽敞的场地、或场院、或道路。这样,便于纺车上劲均匀,毛(麻)线捻的粗细一致,长短间距好掌握。方便固定,一目了然。
  口袋和搭裢是就是农民群众家中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用品,如春耕时,往地里运送肥料,夏秋季节用其往回装运收获的劳动果实。农村人一年的收成好坏,收获多少,是以口袋作为计量单位。冬季农闲,人们赶集上会多用口袋、搭裢盛物装货,故旧时织匠铺的生意很红火。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就是农村人用的毛(麻)织口袋、搭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逐渐被帆布、塑料编织袋所代替,畜毛则成了走俏的外贸商品,农村已几乎没有人再种麻籽,织匠的手艺在经济价值规律下已自行淘汰,乡村集镇上的织匠铺也随之消失。但它在人类发展史上是做出重大贡献的手工业门类,是值得我们为其书写一笔的。
  作者简介:王新民,1954年生于旬邑县土桥镇牙里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1991年出版《旬邑风情》获陕西省优秀编辑奖,1998年出版民俗专著《旬邑风情》(续集),2002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风乡韵》,2008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韵醴尘》,2013年出版民俗文集《俗海拾贝》,2015年出版《豳风·旬邑民俗风情录》,陕西省第七届民间文艺奖获得者,咸阳市地方志专家库专家,“旬邑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