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匠铺

2024-08-14 | 来源:本网 作者:王新民
  建国前后,旬邑域内每个乡村集镇上都有一两家加工金银首饰的银匠铺,铺面不大、但里面收拾的干净整洁,一进门给人就有一种温馨舒服的感觉。屋内生炉子,炉火正旺,炉边一张低矮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形状的锤、台、锉刀等作业工具,一个上了年纪的老银匠,用夹子夹起要加工的银块,先是在小铁砧上敲打,再在火上烧,不是用炉火烧,而是点一盏灯,用一吹筒把火苗吹得飞起来,成了光亮四射的炽白,夹着银块在炽白上烧烤,只一会儿,银块便软了,老人手一拉便成了长长的银丝。他把银丝盘成像蝴蝶一样的花,再敲打挫磨,一个很漂亮的银装饰就出来了。然后把刚做成的银饰粘贴在银镯上或嵌在首饰的宝石周围,这样一个漂亮的银质首饰就做成了。
  银匠在乡村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有人家女儿出嫁,孩子满月、生日,少不了打几件银饰品,所以集镇上银匠铺的生意是最红火的。
  银匠做工工序复杂,也因银器饰品金贵,要求匠人手艺精湛,对熔炼、捶打、煅烧、淬火、造型、抛光、雕刻、镶嵌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如有人要为新生儿定制一把长命锁,说好价钱后,银匠要将刻刀、雕刀、锉刀、锤子、凿子等工具在工作台上依次摆开。打好石膏模,在模具上雕刻花纹,再行铸造。然后点燃气火枪,蓝蓝的火焰瞬间就把银锭烧的通红通红,融化后倒在事先挖着浅浅凹槽的红砖上,待银溶液在模型定型冷却后,成型了一个银锁坯。对银锁坯打碴、细磨、雕刻、镶嵌、贴花,每一道工序都包含着高超的技艺。整个作业过程匠人要不时地调换尖、圆、平、月牙、花瓣形等雕花錾子,手持的小锤和錾子在银锁上跳动,发出有节奏的碰撞声悦耳动听,一会儿一件精美的银锁就制成了。
  银匠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金银错工艺,工匠制作出了银碗、银蝶、银印等银器。到唐代,银器生产达到了鼎盛时期,公艺日臻完善,铸、煅、刻镂,编织、堆垒、镶嵌技法上乘;盘、杯、盆、壶等银器品种繁多,体型丰盈,气势博大,纹饰富丽。“槕女银饰钩,新嫁下翠楼。霜丝青桂楫,棹枻紫霞珠”(唐·徐坚)“攀墙庐舍皆银饰,沟渎潢污尽玉填。却认青山埋不得,嶆峨气势直凌天”。(宋·陈淳)这些千古绝句描述了唐宋时期银饰品的物质文化时尚。更有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了数千年的银饰风俗文化。
  建国后,国家对金银实行限制化管理,不允许个人从事金银加工,乡村集镇上的银匠铺随之消失。但仍有个别老银匠沿街挑担,走街串乡为妇女和儿童修理和制作银饰品,但从业者已寥寥无几。
  改革开放后有许多南方人,他们走村串户或在集镇设点,以银币、铜币、合金铝等为材料,做一些戒指、耳环之类,顾主多是城镇男女青年或者新婚夫妇。制作工艺、花色品种与传统工艺已无法相比。

  作者简介:王新民,1954年生于旬邑县土桥镇牙里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1991年出版《旬邑风情》获陕西省优秀编辑奖,1998年出版民俗专著《旬邑风情》(续集),2002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风乡韵》,2008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韵醴尘》,2013年出版民俗文集《俗海拾贝》,2015年出版《豳风·旬邑民俗风情录》,陕西省第七届民间文艺奖获得者,咸阳市地方志专家库专家,“旬邑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