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记忆
2024-08-14 | 来源:本网
作者:郝玉静
我的家乡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的一个自然村,名为西柳池村。对于村名的来历,我没有过多的了解过,只是从村名的字面意思来琢磨,想必它从前应该是个有水池有柳树的村子。在我的记忆中,也从来没有听大人们谈起过村名,只知道一沟之隔还有个东柳池村的。
儿时的记忆中,村子分东西两个堡子,称为东堡子和西堡子,我家就在东堡子住。东堡子又有两个巷子,西巷子和东巷子。巷子很窄小,特别是我家门口更窄。就是架子车从门里出去,常常也会剐蹭邻居家的墙壁,招来邻居的指责。父亲就用麦草和泥给人家将墙壁抹平才算平息。
在我们巷子口,最早有城门楼子,好多住户也是围着土城墙而住。听大人们说,以前的城门就是防范土匪入侵的。解放以后,城门也被拆除了。我的记忆里,对于城门楼子的印象不深,对于城墙还是有记忆的。因为,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还会爬上城墙,站在上面刨土玩呢!
在我们的村子里有些住户的家里还有木楼,虽然所盖房子都是泥坯墙,可木楼就是在房子上面用木头铺成地板,上楼的台阶都是用木头做成的。第一次和小伙伴上木楼觉得挺稀奇的,我们还在木楼上蹦蹦跳跳地玩耍,甚至拉长身子躺在木板上,觉得很好玩的。后来听大人们说,村子里有木楼的人家都是以前的富农,贫农只要有土坯房住就已经很不错了。
村子里当时人们盖房,都要打护基。(用土打成的长方形土砖)打起来既费时间又费力的。打好的护基还要晾晒干了才能用。记得我家翻修房时就打了好多天的护基,还没晾干就被调皮的孩子推倒了好多。家人很无奈,只好重新找人继续打了一些。
那个时候的人,厚道淳朴,哪家有活,亲戚、邻居相互帮忙,显得尤其亲切。在我家盖房时,好多亲戚、邻居都来帮忙。父母也一样,只要邻居,亲戚需要帮忙的也很热情地去帮忙。
父亲早年在部队炊事班做过饭。他复原后,村上过大小的事,只要有人叫就去给人家帮忙炒菜。无论严寒酷暑,从来不打折扣地帮忙。
那个时候的村里,时常会有人想不开跳窖的。一旦遇到此类事情,都是父亲下窖捞人的。如果遇到洪水事件,也是父亲带头救人。我当时小,村上的那种事情一旦发生就吓得不敢出门了,可父亲总会奋不顾身地为了乡亲们的生命安全,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救人。父亲在我小时候就被村里人称为“英雄”。
那个时候,村子里的人家没有电视,孩子们都喜欢玩捉迷藏。有些时候,我们把柳条编成帽子,作为遮掩的道具。玩耍时把小伙伴分成敌我双方,如果在跑得过程中被认出来就算牺牲了,就成为敌方的人了。每次我们玩耍都很起劲,直到夜很深了,还迟迟不肯回家。当大人们站在巷子口喊了几遍了,才依恋不舍地分手。临分手前还抱成团喊:“石榴开花,各回各家。”大家才一哄而散地回家了。
家乡的逢年过节更是热闹非凡。不论吃得好坏,那种气氛足以令人回味。每年临近腊八节,人们就会早早地准备过腊八粥的食材。取一些上好的麦子,在有石臼的人家排队捣麦仁。寒冬腊月天,冻得人哆哆嗦嗦的。可是母亲为了家人能过好节,一定要捣好麦仁备用。
在腊八节那天,天不亮母亲就起床,吧嗒吧嗒地拉着风箱给我们熬腊八粥。那时候的腊八粥,就是用几种豆子,麦仁放在锅里一起熬粥。一直熬到糊糊地,母亲再和少许面糊倒在锅里,炒点葱花,放点调料和盐,搅拌均匀就好了。
闻着腊八粥的味道,馋得我们直流口水。可母亲说孩子们不能先吃的。要舀上一些,祭拜天地和列祖列宗;然后舀上几碗给邻居们送去。母亲说送的越多越好。等到我们喝粥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了。可邻居家也会将她们熬的粥给我家送一些,大家互相品尝,显得十分得亲热。那年月的人,虽然缺吃的,但是精神食粮却很满足。
当春节来临之际,村上组织人排练秦腔节目。在青年之家里,敲敲打打地真热闹。三叔,四叔都在拉二胡。大姑,姨夫,大姐,堂姐都在排练唱戏。我呢,就是最忠实的观众,趴在窗户外面静静地看着,任凭寒风呼啸,但还是执意要一看到底,也许那就是从小对秦腔的酷爱吧。
家乡的唱戏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唱到初五;然后又在过元宵节时继续唱几天的。每次唱戏,方圆百里的人们都会步行来村里凑热闹,那人山人海的场面真是壮观啊!虽然看戏时很冷,但是人们看戏的热情不减,自始至终人都很多。最难忘的就是有一年上学没有学费,父母炸油条、油糕,让我们姐妹们拿到戏场去卖。一毛钱一根油条;两个油糕。虽然便宜,但是买得人却很少。那个时候的人都很穷,孩子们压根就没有压岁钱的。有些想买,囊中羞涩啊!我和姐姐还偷偷地免费给有些小伙伴吃呢!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曾经被评为文明村。村子里的土巷道,天天都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的。我们小学生也被组织起来,去打扫巷道卫生。“青年之家”门口,过一段时间就会停着小车,有检查团来的。
村子里还派有专人检查卫生,如果卫生不合格就会在门上贴上不合格的条子。村民们为了不被贴条子,每天坚持彻底打扫卫生,唯恐卫生不合格。我和母亲那段时间里,总会把屋里屋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可是,我家围墙下雨时被雨水淋倒了,临时筑的墙上搭着草帘子,可检查的人说让把草帘子收拾一下。我和母亲连夜晚加班收拾,就怕影响了村上的荣誉。我们为自己的村是文明村而感到自豪!
我童年的记忆中,家乡虽然贫穷落后,但是那种乡音,乡情却是淳厚的,人们那种互助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动。如今的家乡巨变,大片土地被征用建成了工厂。各家各户楼房耸立,门前有各种车辆,人们的生活如日中天,但是却让人忽然觉得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穷则思变,富了是不是也应该有所思呢?
【作者简介】:郝玉静,教师,耀州区作协会员,耀州区诗词学会会员。编撰了《我的平凡世界》《我的教师之路》《我的学生时代》《我的父亲》等文集,2008年被中国教育学会新课堂组聘为研究员,《诗颂新中国70华诞》大型诗词评选活动中《祖国啊我的祖国》荣获金奖,自己被授予新时代爱国诗人“荣誉称号”,曾有百余篇论文,诗文发表在公众平台、网刊、杂志、报刊,多篇文章获奖。我坚信,人生路有多长,笔耕就有多远。
儿时的记忆中,村子分东西两个堡子,称为东堡子和西堡子,我家就在东堡子住。东堡子又有两个巷子,西巷子和东巷子。巷子很窄小,特别是我家门口更窄。就是架子车从门里出去,常常也会剐蹭邻居家的墙壁,招来邻居的指责。父亲就用麦草和泥给人家将墙壁抹平才算平息。
在我们巷子口,最早有城门楼子,好多住户也是围着土城墙而住。听大人们说,以前的城门就是防范土匪入侵的。解放以后,城门也被拆除了。我的记忆里,对于城门楼子的印象不深,对于城墙还是有记忆的。因为,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还会爬上城墙,站在上面刨土玩呢!
在我们的村子里有些住户的家里还有木楼,虽然所盖房子都是泥坯墙,可木楼就是在房子上面用木头铺成地板,上楼的台阶都是用木头做成的。第一次和小伙伴上木楼觉得挺稀奇的,我们还在木楼上蹦蹦跳跳地玩耍,甚至拉长身子躺在木板上,觉得很好玩的。后来听大人们说,村子里有木楼的人家都是以前的富农,贫农只要有土坯房住就已经很不错了。
村子里当时人们盖房,都要打护基。(用土打成的长方形土砖)打起来既费时间又费力的。打好的护基还要晾晒干了才能用。记得我家翻修房时就打了好多天的护基,还没晾干就被调皮的孩子推倒了好多。家人很无奈,只好重新找人继续打了一些。
那个时候的人,厚道淳朴,哪家有活,亲戚、邻居相互帮忙,显得尤其亲切。在我家盖房时,好多亲戚、邻居都来帮忙。父母也一样,只要邻居,亲戚需要帮忙的也很热情地去帮忙。
父亲早年在部队炊事班做过饭。他复原后,村上过大小的事,只要有人叫就去给人家帮忙炒菜。无论严寒酷暑,从来不打折扣地帮忙。
那个时候的村里,时常会有人想不开跳窖的。一旦遇到此类事情,都是父亲下窖捞人的。如果遇到洪水事件,也是父亲带头救人。我当时小,村上的那种事情一旦发生就吓得不敢出门了,可父亲总会奋不顾身地为了乡亲们的生命安全,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救人。父亲在我小时候就被村里人称为“英雄”。
那个时候,村子里的人家没有电视,孩子们都喜欢玩捉迷藏。有些时候,我们把柳条编成帽子,作为遮掩的道具。玩耍时把小伙伴分成敌我双方,如果在跑得过程中被认出来就算牺牲了,就成为敌方的人了。每次我们玩耍都很起劲,直到夜很深了,还迟迟不肯回家。当大人们站在巷子口喊了几遍了,才依恋不舍地分手。临分手前还抱成团喊:“石榴开花,各回各家。”大家才一哄而散地回家了。
家乡的逢年过节更是热闹非凡。不论吃得好坏,那种气氛足以令人回味。每年临近腊八节,人们就会早早地准备过腊八粥的食材。取一些上好的麦子,在有石臼的人家排队捣麦仁。寒冬腊月天,冻得人哆哆嗦嗦的。可是母亲为了家人能过好节,一定要捣好麦仁备用。
在腊八节那天,天不亮母亲就起床,吧嗒吧嗒地拉着风箱给我们熬腊八粥。那时候的腊八粥,就是用几种豆子,麦仁放在锅里一起熬粥。一直熬到糊糊地,母亲再和少许面糊倒在锅里,炒点葱花,放点调料和盐,搅拌均匀就好了。
闻着腊八粥的味道,馋得我们直流口水。可母亲说孩子们不能先吃的。要舀上一些,祭拜天地和列祖列宗;然后舀上几碗给邻居们送去。母亲说送的越多越好。等到我们喝粥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了。可邻居家也会将她们熬的粥给我家送一些,大家互相品尝,显得十分得亲热。那年月的人,虽然缺吃的,但是精神食粮却很满足。
当春节来临之际,村上组织人排练秦腔节目。在青年之家里,敲敲打打地真热闹。三叔,四叔都在拉二胡。大姑,姨夫,大姐,堂姐都在排练唱戏。我呢,就是最忠实的观众,趴在窗户外面静静地看着,任凭寒风呼啸,但还是执意要一看到底,也许那就是从小对秦腔的酷爱吧。
家乡的唱戏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唱到初五;然后又在过元宵节时继续唱几天的。每次唱戏,方圆百里的人们都会步行来村里凑热闹,那人山人海的场面真是壮观啊!虽然看戏时很冷,但是人们看戏的热情不减,自始至终人都很多。最难忘的就是有一年上学没有学费,父母炸油条、油糕,让我们姐妹们拿到戏场去卖。一毛钱一根油条;两个油糕。虽然便宜,但是买得人却很少。那个时候的人都很穷,孩子们压根就没有压岁钱的。有些想买,囊中羞涩啊!我和姐姐还偷偷地免费给有些小伙伴吃呢!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曾经被评为文明村。村子里的土巷道,天天都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的。我们小学生也被组织起来,去打扫巷道卫生。“青年之家”门口,过一段时间就会停着小车,有检查团来的。
村子里还派有专人检查卫生,如果卫生不合格就会在门上贴上不合格的条子。村民们为了不被贴条子,每天坚持彻底打扫卫生,唯恐卫生不合格。我和母亲那段时间里,总会把屋里屋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可是,我家围墙下雨时被雨水淋倒了,临时筑的墙上搭着草帘子,可检查的人说让把草帘子收拾一下。我和母亲连夜晚加班收拾,就怕影响了村上的荣誉。我们为自己的村是文明村而感到自豪!
我童年的记忆中,家乡虽然贫穷落后,但是那种乡音,乡情却是淳厚的,人们那种互助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动。如今的家乡巨变,大片土地被征用建成了工厂。各家各户楼房耸立,门前有各种车辆,人们的生活如日中天,但是却让人忽然觉得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穷则思变,富了是不是也应该有所思呢?
【作者简介】:郝玉静,教师,耀州区作协会员,耀州区诗词学会会员。编撰了《我的平凡世界》《我的教师之路》《我的学生时代》《我的父亲》等文集,2008年被中国教育学会新课堂组聘为研究员,《诗颂新中国70华诞》大型诗词评选活动中《祖国啊我的祖国》荣获金奖,自己被授予新时代爱国诗人“荣誉称号”,曾有百余篇论文,诗文发表在公众平台、网刊、杂志、报刊,多篇文章获奖。我坚信,人生路有多长,笔耕就有多远。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