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家朋友梦萌

2024-08-07 | 来源:本网 作者:赵新贵
  著名作家梦萌德才兼备,成绩卓著,是我在秦地咸阳这块热土上最敬佩的人士之一。
  梦萌原名孟耀省,1946年出生于咸阳市渭城区眭村一户普通农家。在本村读小学、咸阳七中读初中、咸阳一中(周陵中学)读高中。他从学生时代,就做起文学梦。初中和高中时,他爱读文学书籍,先后读了鲁迅、巴金、茅盾、老舍、郭沫若等人的作品和中国四大名著,也读了巴尔札克、卡夫卡、高尔基、雨果等人的作品。正是这些不朽的作家和文学作品,像阳光、水分和空气一样,催发他的文学梦茁壮成长。那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深刻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他的生活习惯与人生轨迹。
  在整个学生时代,梦萌的语文都是班上最优秀的,作文更是老师经常向同学推介学习的范文。他编辑的黑板报很有特色,内容多是应时之作,老师同学都喜欢看。他还在村子办过一份《青农》油印小报,报头是用肥皂刻的,出了四五期。他小学时就有小诗在《咸阳报》上发表,初中时语文老师为他举办诗歌展览,高中时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正是这篇文章,引起香港情报机构对他的重视,递来一封匿名信,他立即交给公安局,从此被当做“里通外国”的嫌疑备受审查。
  他除了热爱文学外,在文体方面也很特长。高中和初中,他都是班里的文体干事,投篮命中率七八成,110米跨栏和百米分别创咸阳市纪录,后来还成为咸阳市和扶风县篮球队主力,是国家田径等级三级运动员。他利用寒假,组织村里跑竹马耍社火,并到邻村和公社演出。他还主持排演秦腔本戏《红嫂》《血泪仇》等,既是导演也是主角。有一年,他请来咸阳大众剧团和人民剧团为家乡免费公演,乡亲们直夸他是“文宿星下凡。”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血气方刚的梦萌满怀激情,走出生他养他的咸阳原,率领200多名知青和乡亲,参加了宝鸡峡水利工程建设。他与于运河(后来自编、自演、自筹资金拍摄电影《乡下人》)成为搭档,对连队实行军事化管理,以能打硬仗和敢啃硬骨头而闻名,成为千河水库工地的先进模范。后来他被调到咸阳工区搞宣传,主办广播站和简报,写了许多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其中《水利工地铁姑娘》《红色机手刘治莲》《工地战歌》等分别发表在《西安晚报》《咸阳报》和《宝鸡文艺》。骨干工程结束后,他被留下来,先后调到民兵师和省指挥部,担任民兵排长和资料员,加入3988部队(每月工资39.88元),继续为扫尾工程和资料整编贡献力量。几年后他有幸招工转干,后来又通过严格考核,成为陕西省宝鸡峡管理局一名工程师和高级政工师。
  身份的转变,使梦萌有机会和条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他除了搞好本职工作外,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数百篇新闻稿件、文学作品和专业论文。其中《陕西水利的脆弱点》《从宝鸡峡现状看关中灌区的白血病》分别发表在《中国水利》和人民网强国论坛,为解决陕西水源不足问题和后来开工建设的引汉济渭工程提供了民间舆论支持。
  1991年他考入西北大学作家班,系统学习了文艺理论,并开始长篇小说《爱河》的艰苦创作,与此同时还插花着创作10万字的中篇小说《绿太阳》。李星和王汶石分别为两书作序。当这两部著作几乎同时出版时,他才突然发现自己的独生儿子遭遇不测,永远离开了人世,年仅13岁。他陷入感情深渊,将无限悲痛化为笔墨,融入键盘,痴迷疯狂地苦耕于广袤的文学田野。
  《爱河》出版后,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在黄金时段进行了长篇连播。西北大学中文系主任刘建军撰写书评发表于《陕西日报》,陕西文联副主席肖云儒撰文在省电台播发,接着李若冰、王愚、王仲生、杨焕亭等也发文推介,一时引发强烈的轰动效应。此后,他主编出版了《命脉之光》《世纪风》《大厦奠基人》等5部报告文学集,其中他本人创作50余篇约40万字,有的还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咸阳日报》等报刊,有的被收录于多种图书。
  上世纪末是梦萌散文创作的旺盛期,其作品频频发表在《散文》《中华散文》《读者》《延河》《青海湖》《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等报刊。西安一家文化公司专营他的散文作品,仅半年就在全国各地发表60余篇。随后他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多梦人生》《真情最好》和《随意即风景》。其中《多梦人生》获中国文艺研究院共和国50年文学奖,《真情最好》获银河杯图书二等奖,散文和报告文学多次获水利部文学奖;散文《苦难与天才》被200多家报刊、图书、网站收录和转载,并列入青少年辅导教材和初中语文试题内容;《中秋话圆》被选为中学语文和政治阅读教材,《狼路》被翻译介绍到国外。
  进入新世纪,梦萌的小说创作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此时他开始用电脑写作,先后完成长篇小说《悲喜娱乐城》《倾城》《金喽啰》《新部落》和中短篇小说《跪拜死亡》《夭折》《阴阳之交》《决口》《流失》等,除了《悲喜娱乐城》和中短篇小说集《绿太阳》出版外,其它均难以出版和发表。他的创作遭遇了瓶颈,但他没有正确认识这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过程,而是灰心丧气,对文学失去信心,所以婉拒省作协的聘任,告别家乡和文学赴上海接受企业的青睐。
  梦萌在上海生活工作12年,为某企业集团进行文案策划,又独自创办内部双月刊《上海宏波》,并兼任《上海水利工程》杂志责编。除了撰写大量新闻稿件外,他还创作了许多散文和报告文学,散见于《解放日报》《中国水利报》《苏州日报》《中国工程监理》《中国南水北调报》等报刊,并多次获奖。与此同时,他还主导编辑出版了《水立方》《弱冠之门》等大型文集,并与人合作创作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水经泽被》。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作序,发行数千册,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更值得庆幸的是,他被文学这个“黏胶皮”再度纠缠,趁势修改旧作,终于使搁置10年的长篇小说《倾城》《金喽啰》《新部落》陆续出版,及至回陕后又整理出版了文论集《论梦萌与梦萌论》、中短篇小说集《和谐的比例》,形成了自己充实完满的文学谱系。
  梦萌文学创作成绩显著,硕果累累。他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时担任中国水电文协常务理事、陕西水利文协副会长、咸阳作协常务理事、咸阳职工作协副主席、渭城区作协名誉主席等。陕西作家协会在宝鸡和上海分别举办了梦萌作品研讨会,咸阳作协和上海青浦作协先后召开梦萌长篇小说《新部落》首发式和分享会。《文艺报》《文学报》《青年报》《广电报》《文汇读书周报》《新民晚报》《陕西日报》和中国作家网、北京作家网、陕西作家网等数十家报刊网站作了报道推介。著名作家评论家何建明、李若冰、王汶石、王愚、阎纲、杨扬、肖云儒、李星、白烨、牛玉秋、肖惊鸿、刘建军、王仲生、费秉勋、李国平、王海、京夫、王宏图、杨焕亭等70余人次撰文评述,给与很高评价。对其作品的风格,有称陕味的,有称平民意识的,有称现实主义的,有称新写实主义的,有称批判现实主义的,有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等。但无论哪种风格和流派,他都始终聚焦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始终关注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始终应合时代的前进步伐,是陕西作家群中一位颇有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的作家。
  梦萌已是奔八年龄,但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心态极好。近几年,他坚持“三不”主义,一不为钱写稿,二不人情投稿,三不花钱评奖。他热衷于读书和思考问题,对创作逐渐边缘化。他开微信和公众号,发表一些旧作,只为回忆和刷存在感。偶尔心血来潮,他会为一些文学新人撰写序言和书评,虔诚的样子如同殉道者。他前后给50多人写过评论,从未收取分文,有的带物相谢,他也以礼回敬;有的转身即忘,甚至过河拆桥,他也不计较,权当多了一个小说人物。
  我为有梦萌这样一位朋友而高兴和骄傲,正如许多文学大咖撰文对他评价那样,他是一个善良睿智而值得信赖的人。阎纲说“梦萌了得”;牛玉秋说“梦萌是个很善良的人”;程海说“艺术中的梦萌才是真梦萌、好梦萌”;李星说梦萌“俨然一个饱读诗书的学问家和文化人”;白烨说梦萌“是一个胸怀壮志、不甘雌伏的角色”;李若冰说梦萌“是一个文学的寻梦者,一个文学的搏击者”。
  (原载《检察文学》)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