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杰说邮:黄土高原上的摩登

2024-07-18 | 来源:本网 作者:朱文杰
  黄土高原上的摩登
  ——特30《剪纸》邮票欣赏
  早在建国10周年之际的1959年,陕北剪纸就被搬上了新中国邮票,而闻名天下。这就是特30《剪纸》邮票,一共4套,画面选用骆驼、石榴、公鸡、戏剧人物,紫绿红蓝四种底色衬托得主图格外鲜明,原汁原味、浓郁的陕北特有的剪纸风格,让你眼前一片灿烂。
  邮票票幅不大,却有盈寸之间包容天下的大气。简洁而不显繁复,雅致中更见精巧。著名画家张仃先生,参与了设计,并为这套邮票提供了自己在抗战时期收藏的陕北剪纸原样,于1958年10月29日设计完成了8枚剪纸邮票,地方戏、禽类、走兽、花果各2枚。最后定为4枚,由孙传哲完成了最终的设计。陕北剪纸上邮票,张仃先生功莫大焉,可以说,他是第一个把陕北剪纸搬上邮票的。
  出生于1917年的张仃,1938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他把在陕北搜集的民间剪纸,第一个整理出版,并把剪纸第一次带进了世界博览会,他是第一个把民间艺术搬上大雅之堂的先驱。当年在延安,张仃“用最乡土的材料加上最时髦的设计……”“一手打造黄土高原上的摩登,是那个艰难岁月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著名诗人艾青曾慨叹道:“张仃到哪里,摩登就到哪里。”
  建国后张仃成为新中国的首席设计师,由他主持设计了国徽、政协会徽,中南海怀仁堂、勤政殿的改造,开国大典等国字号的重要大型的整体设计都离不开他。他参与设计了新中国纪念邮票第一、第二套的纪1、纪2,还有新中国早期邮票的扛鼎之作,最为经典的纪4《开国大典》邮票。可以说张仃也是新中国邮票设计的第一人。
  陕北剪纸的特点是简洁、古朴、形象突出,结构严谨,以线为主,剪法多采用锯齿纹,富有装饰味。特30《剪纸》邮票原样出自“三边”,即靖边、安边、定边。三边剪纸和陕北安塞、洛川,黄河沿岸的延川、延长与关中相邻的宜君、旬邑剪纸,风格不尽相同。因为三边自古就是关防重镇,屯兵之地,多有南方将士携带家眷在此屯田守边,她们把南方剪纸底样也带到了这里。于是,古朴厚重,粗犷大气的陕北剪纸融入了南方剪纸的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线细如发丝,严谨中见灵巧,清丽中有匠心的特点。三边剪纸也就独异于陕北其它地域的剪纸风格,有了一种南北交融的浑厚典雅之美。
  有人把陕北剪纸称作“地上活的文物”、“源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原始社会图腾文化的延续”。我以为有一定根据。例如安塞剪纸艺人的白凤兰的《牛耕图》与汉代画像石《牛耕图》比较相似,图上有扶桑,树干树枝组成变形的鹿头鹿角纹饰,这应是原始社会“物候历法”和生命象征的鹿图腾崇拜的遗存。高如兰的《抓髻娃娃》造型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商代青玉女佩相似,其一手举鸡,一手举兔,阴阳结合,喻示着生命的内涵。而宜君、洛川、延长、延川以及三边为代表的陕北剪纸,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什么龙凤图腾、生殖崇拜、农耕文明、繁衍生命等都可以从中找到历史的印迹。当然这和陕北生活环境的闭塞,较少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这才使民间剪纸保存了一定的原始特征密切相关。
  从剪纸的历史沿革来看,陕北所在的陕西省应是剪纸艺术重要的发源地。在《史记》中就有西周成王,剪桐叶以“圭”形,封叔虞于晋的记载。古代诗歌中的“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的句子,都证明了远在西周和汉代就存在有剪纸的雏形——原始状态的“剪桐叶”了。唐代诗人杜甫在《彭衙行》一诗中以“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记录了古人用剪纸这种形式祭奠神灵,这从陕西白水等地就有的招魂剪纸上也得到了印证,至今仍可见类似形式的作品。从历史记载中,以及古代刺绣、陶瓷、印染工艺品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剪纸艺术的广泛存在。自古以来,剪纸在陕北最为普及,题材内容和劳动生活密切相连。剪纸在陕北也被称作“窗花”,这是说剪纸的用途主要是贴在窗户上,通过透出光影的特殊效果而展现给人们的,在婚嫁喜庆,传统节日之际,装饰美化环境气氛。从历史上看,在劳动妇女从事创作的四大技艺:剪纸、刺绣、面花、布艺中,剪纸被列为首位。陕北有民谚:“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则证明了剪纸在民间主要是由妇女一辈辈来传承的。陕北剪纸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审批的被评为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的在中国有16人,而陕北就有6位。可见陕北剪纸在国内外的重要影响,可以说陕北剪纸代表着中国剪纸艺术最为经典的最高成就。
  陕北剪纸以其纯真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超凡脱俗的想象力,高度凝炼的概括力,抓住现实生活中最能打动人的形象和瞬间闪光的艺术细节,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和简练流畅的线条,创造出了一个个出神入化、惟妙惟俏、活灵活现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根植于黄土地“民间母体艺术”的一种标志、一种精粹、一种象征。正像郭沫若先生所赞颂的“一剪之巧奇神功,美在民间永不巧”。
  2009年3月10日
  附言:2009年10月份,在举国同庆新中国60华诞的喜庆时刻,喜讯传来,中国的“剪纸”在阿联酋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本次申报“剪纸”这个项目,是陕西代表中国申报并取得成功的。
  
  朱文杰:1948年生于西安,现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文史馆馆员。系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出版诗集《哭泉》《灵石》《梦石》《朱文杰诗集》(上、下卷);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散文集《清平乐》《拾穗集》《长安回望》《吉祥陕西》(上、下卷),《邮票上的美丽陕西》。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