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瓦罐岭(散文)

2024-07-01 | 来源:本网 作者:薛立兴
  瓦罐岭地处六盘山余脉的陕西省扶风县乔山西边西观山,这里是西周王朝发祥地,此地民间传说的神话典故众多,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被誉为干部群众战天斗地,凿山引水解决沿山群众饮水难的重大工程扶风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近年来扶风及周边县区干部群众慕名来瓦罐岭参观学习旅游者众多。
  初上瓦罐岭
  八年前初夏,应扶风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党支部书记,姜子牙文化研究会会长郭多武先生之邀,我们从故里县城新区出发,乘车近三十公里路程来到地处现法门镇区域内的西观山上的瓦罐岭扶风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听了郭多武先生介绍,知晓了周原瓦罐岭是乔山西观山最高峰,也曾了昔日古战场,今日红旗渠所在地。其山岭海拔1580米,位于周原黄堆北7公里处,其山势连绵,层峦叠嶂,群山环抱,是周原大地的天然屏障,也是中华黄河区域文化之根,考古之源。据有古.奇.清.秀.美,冠古绝今之风景。户外运动之圣地,休闲康养之仙境,它比陕南油菜花更烂漫,比太白山更惹眼,比九寨沟更省钱,虽无海南岛遥远,却距佛教圣地法门寺最近,是古周原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盘山路上跟随郭多武先生一边观赏毓秀的风景,一边听着他那清亮的扶风腔介绍:瓦罐岭区域曾经是姜尚与闻太师大战的古战场。解放前是中共扶风北山游击队秘密活动基地,特别是中共西府地下党向陕甘宁边区运送枪支弹药.棉花布匹.医疗用品的秘密通道。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大炼钢铁的主战场,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农业学大寨时期扶风红旗渠……瓦罐岭穿山引水工程大会战之地。这里由时任黄堆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张志孝创作,副书记兼工程总指挥陈林导演,广大干部群众主演的战天斗地,开山辟石,引水下山工程。此工程从1976年开始,举全公社之力,大动员,大上劳,大会战,釆取人扛肩挑,连拉带抬,硬打硬挖硬钻,巧干实干的办法,昼夜不停,加班加点,奋战四年六个月,穿山凿洞1107米,其中进口隧洞300米,出口隧洞807米,修渠6300米,架设高压线路7500米,修盘山道路15公里,完成土方5万方,石方3.4万方,投工18.4万个,总投资47.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4万元,自筹3.6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沿山农林.杜城村百姓“吃水难”问题。广大群众齐赞“救命水”。当地群众至今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黄堆人民意志坚,瓦罐岭上钻眼眼”。此言家喻户晓,号称瓦罐岭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传西周时,姜子牙曾在北山最高峰捏泥瓦罐向民间传授推广普及,若谁家困难,遂送烧熟的泥瓦罐周济,此山岭便被百姓誉为瓦罐岭。就这样口口相传,姜子牙成为扶贫鼻祖,瓦罐岭便成为扶贫救困之源头。瓦罐岭精神便成为“德”文化的标本。
  我们边走边听郭多武先生动情风趣的介绍,使我和众多游客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此时,夕阳落山,夜幕降临,我和同伴们依依不舍的乘车南下……
  二上瓦罐岭
  光阴荏苒,一晃到了2019年深秋,我陪同著名的军旅书法家.影视评论家.诗人屈军强大校再次登上瓦罐岭。西观山瓦罐岭神奇的故事,惹眼毓秀的美景和郭多武先生风趣动情的介绍极大的吸引了我们。
  西观山是古周原周易的发祥地,其境内岐山.扶风北面有三个岭,三个山,三个洞,三个人。三个岭:即箭括岭,形似箭括,谓之。七盘岭,也叫棋盘岭.旗盘岭,相传古周人在此插旗擂鼓而得名;瓦罐岭相传姜太公在此捏泥瓦罐,向民间传授.推广及烧制瓦罐工艺技术而得名。其为古周原之龙脉靠山,属六盘山余脉,古圣清奇美,冠古绝今,其海拔1500——1700米。三个山:即西观山,为三霄修炼道场;中观山,为二霄修炼道场;东观山,大霄修炼道场。三个人:三个女人,琼霄.云霄.碧霄。三个男人,即周公.召公.姜太公。三个洞:即箭括岭的黑龙洞,相传是当年土行孙行宫钻地洞,深约10多公里。七盘岭上的没底洞,深不见底,所以也叫无底洞.没底洞。瓦罐岭上的万神洞,也叫万世洞,万石洞,万人洞。是西周时期姜子牙与闻太师大战时,姜子牙指挥部,洞内怪石嶙峋,有姜子牙座台。当地人俗称三个神仙洞。洞中有溶洞,洞中有水洞,洞中有空洞,洞中有仙洞,洞中有地理,洞中有阴阳,洞中有传奇,洞中有多重文化,是研宠古人穴居,也是穴洞文化的重要依据。更是探究解密天道,地道,人道,特别是人类生存之道,发展之道,自然之道的金钥匙。此山岭胜地距佛教圣地法门寺北仅10公里。
  我和郭多武先生陪同艺术大伽屈军强先生实地参观了民间传说中的三岭洞穴和扶风红旗渠瓦罐岭人饮工程,认真听取了郭多武先生的风趣动情,声音清脆悦耳的介绍,使我们心潮膨湃。这里山山岭岭毓秀美景吸引眼球,神话故事和昔日黄堆公社广大干部群众战天斗地辟山凿洞引水下山的壮举引人入神。在郭多武先生的要求下,艺术大伽屈军强先生和我分别挥毫泼墨,书写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扶风红旗渠瓦罐岭人引工程红色教育基地”等墨宝。
  三上瓦罐岭
  岁月交替,时间已到2024年仲夏,临近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庆祝“七一”党的诞辰之际,我和扶风县作家协会主席唐志强与扶风红旗渠瓦罐岭红色教育基地党支部书记郭多武同志商定,县作协党支部在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不忘初心强党纪,坚定信念报党恩”主题党日活动,同时举行县作协扶风红旗渠瓦罐岭红色教育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及部分作家釆风活动。
  按商定时间和议程,我们分别在6月25日,7月2日组织青老作家薛立兴.唐志强.李根乾.吕松柏.白彩茹.李德田等驱车前往扶风红旗渠瓦罐岭红色教育基地举行相关仪式并深入釆风。受到该基地党支部书记郭多武同志和职工热烈欢迎。举行扶风县作协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和主题党日活动后,作家们认真听取了郭多武先生风趣深情的介绍,实地参观了当年黄堆公社广大干部群众战天斗地,破石凿洞的创业实绩,查阅相关资料,摄影照片。沿着盘山路登上瓦罐岭峰顶,饱览无限风光,群山美景,使作家们深受教育和启迪,激发了创作灵感。县文联副秘书长作协党支部书记薛立兴即席抒情赋诗:“盛夏炎炎吹凉风,驱车来到瓦罐岭。扶风基地红旗渠,弘扬精神庆党建。不忘初心强信念,主题党日方向明。作协主席唐志强,带头采风奔岭上。访古问今寻根源,追问创业何其难。喜庆七一建党日,妙笔创作谱新篇。”县文联副秘书长,老诗人李根乾吟诗两首:其一《名垂千秋瓦罐岭》“扶风有个红旗渠,地处乔山瓦罐岭。当年精神动天地,引水出山灌良田。黄堆公社深山畔,干群吃苦走在前。解决百姓吃水难,名垂千秋留人间”。其二《教育基地谱新篇》“七一釆风瓦罐岭,牢记宗旨不忘本。建党103周年,传承精神到永久。干群创业为人民,永跟党走方向明。红旗精神扬广大,新的时代谱新篇。”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县作协一行人,顺利地完成了扶风红旗渠瓦罐岭红色教育基地商定的全部议程,品尝了当年百姓吃的饮食饭菜,受到了深刻的党性宗旨和先辈们创业精神教育,极大的激发了创作热情。带着深厚的感情告别了红色瓦罐岭,返回了县城新区住所。
  作者简介:
  薛立兴,(网名:周原翁)中共党员,在岗工作期间,数十次评为省市县先进工作者、优秀纪检干部、优秀政协委员、优秀通讯员、优秀记者。曾担任《陕西农民报》扶风记者站站长。2015年4月从扶风县住建局退休,曾任两届县政协委员、县人大专委;现任县文联副秘书长,县作协党支部书记,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省作协会员。曾在岗工作四十五年和退休之后,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乡镇论坛》《中国农机化》《西北民兵》《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民声报》《民意杂志》《各界导报》《西安晚报》《宝鸡日报》《陕西农业》《延河杂志》《都市头条》《江山文学网》《散文网》等国家、省市县级报刊杂志、网络发表文学、通讯、新闻作品四千余篇,著有《周风秦韵》文集和《牵挂的味道》散文集等七部,并和他人合编了《天南地北扶风人》第一卷上下集、《宝鸡市计划生育志》等史书。在《都市头条成都文苑编辑部》任主编。曾获国家、省市县级奖近百次。2015年被评为宝鸡市十大微信人物;2018年被评为宝鸡市读书之星、宝鸡市十大公益爱心老人;1998年在《陕西日报》发表的【八旬老翁选举当家人】旬易杯新闻摄影作品大赛中评为一等奖。2017年在《宝鸡日报》刊发的文学纪实作品【那棵红军老槐树的故事】被宝鸡市委宣传部评为征文一等奖。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