郃阳魁·曹耀彬

2024-06-29 | 来源:本网 作者:李军
       曹耀彬,陕西省合阳县百良镇三汲村人,自幼便追随着伯父,在本村太乐祠私塾开启了五年的学习生涯,深入钻研四书五经、孝经等古文典籍,从而积累了深厚的知识底蕴。十二岁起,他在家中亦耕亦读,接受了全面且深入的精神与体力启蒙教育,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之人。十七岁时,在伯父的安排下,他投身于蒲城县兴镇(旌仕坊,曾是关中东府重镇)永顺德纸炮店掌柜冯保山麾下,在该店当学徒、熬相公,历经了十余年的磨砺与成长。后因生意的起伏而歇业,然而,三十岁的他凭借着自身的坚毅与冯保山的扶持,毅然走出永顺德老号,创立了“同义公”店铺。店门前那副醒目的对牌——“同心经营财源广,义益为利贸易兴”,宛如他人生理念的生动写照,其中蕴含着他那高尚诚信的商德与坚守正道公益的经营智慧。在他的精心打理下,店铺所售纸炮等各类商品上均印刻着“同义公”的印记,“同义公宝号”的红蓝印章,成为了宣传与打造品牌的有力象征,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信誉。身为掌柜的他,以诚实守信、经营有方、薄利多销、注重质量、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而著称,使得商品的影响力远达甘宁,近及三秦,声誉响彻城乡,“同义公”的名号一时之间威震四方。在兴镇经商的三十余年间,他赢得了至高无上的声望,深受蒲城各界朋友的广泛认同与由衷赞颂。

同义公老字号牌匾于2006年6月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舞美部主任孔硕德先生所书

民国二十五年兴镇永顺德号同志夥员中秋摄影纪念
  曹耀彬绝非仅仅只是一位有学识、有涵养的长者,或是一名有头脑、有良知的商人。中共蒲城县委地下组织负责人之一、蒲城县兴镇原区委书记、西安庆安公司34所原党委宋建业在1969年9月和1973年6月两次明确指出,“曹耀彬先生是我的统战挚友,在解放前后曾任蒲城县(兴镇)工商联主席、商会会长、蒲城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支前委员会总务股长,并被授予‘支前模范’‘解放西北纪念章’,为蒲城社会主义建设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素养高深、风格儒雅、胸怀坦荡、淡泊名利、极具亲和力、富有才智且独具品味的人,但他绝非普通的生意人。
  曹耀彬心怀爱国爱党之情,积极投身于团结统战的伟大事业。在蒲城兴镇的岁月里,他凭借着极高的威望与深远的影响力,展现出了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他先后结识了众多社会各界名流,如曹中和(蒲城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共陕西省委五人小组工作)、曹温和(蒲城人,曾任蒲城农校党委书记)、赵树钦(据说文革前任渭南行署副专员)、马志杰(当时是蒲城兴镇龙泉寺学校校长,地下党员,解放初曾任蒲城兴镇区区长等职)、宋建业(学校教员,地下党员)等人。他们与曹耀彬交往深厚,关系紧密,正因如此,在解放前,他们借助曹耀彬的声望与在商界的影响力,安排他担任兴镇第八保(商保)保长,以此为掩护,积极开展地下组织活动。他们紧密团结各方人士,全力以赴做好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将曹耀彬视为他们重要的统战朋友。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十月二日曹耀彬先生当选蒲城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之聘书
  他曾在1948年的西大蒲城肩负起重要的支前重任。时任蒲城支前委员会总务股长的他,在路经兴镇时,毫不犹豫地腾出店铺供指挥部军官居住。面对几十万大军过境的繁重工作,他展现出卓越的统筹规划能力,合理安排各项事务,日夜操劳,不辞辛苦。他积极组织捐款捐物,全力保障后勤供应以满足大军需求,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始终坚守岗位,为大军的顺利通过提供了诸多便利,最终以出色的表现荣获“支前模范”称号。宋建业在曹老先生逝世后所写的挽联中对他高度赞扬,肯定了他在支前工作中的重大作用以及杰出的才智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
  他在蒲城兴镇的几十年岁月里,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表现积极且态度诚恳,坚决服从并热情支持。在解放战争的捐款献物运动中,他怀着高度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毅然将“同义公”商铺的巨额资产全部捐献给国家,毫不吝惜,令蒲城各界人士钦佩不已,据说甚至有人夸张地形容“同义公”捐献的银元有一立方之多。他的一位朋友赞誉他为“开明商人”。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购买“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在兴镇800余家工商店中,他个人的购买量位居首位。这些资金为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克服当时财政经济困难以及为蒲城社会主义建设和解放事业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相传蒲城县北大街竖立的碑上记载有“同义公”和他捐款的数额。他作为一名统战商人,留给蒲城的不仅是金钱和名声,更是他高洁的人格品德和人生价值的展现,给蒲城人民留下了永远的思念。

长子曹天法“革命军人证明书”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当即就为“同义公”商号购买回一幅毛泽东主席的画像和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将毛主席像悬挂在店铺最醒目位置,每逢国庆和重大节日他都将国旗挂在字号大门前,这让兴镇商界几百家企业都十分羡慕。有的字号掌柜激动地说,“同义公”挂国旗是兴镇商铺中的头一家。这一举动一直延续到公私合营。在1951年到1952年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和1954年对资本工商企业进行公私合营等改造运动中,他积极响应,全力支持“同义公”字号合营,保证了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1955年实行农业生产合作化,大部分农民忧心忡忡,对农业合作社持怀疑态度而不愿入社,唯有他义无反顾地第一个报名加入初级社,并将自己的牲畜、车辆、农器家俱全部入社,这在全村300余家庭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大家纷纷报名入社。1956年国家号召征兵入伍,许多群众误认为还是国民党时期拉兵抓壮丁,让自己的儿子躲藏外地逃避兵役,他得知消息后,迅速从兴镇赶回老家三汲村,第一个为在本乡东宫城教书的长子天法报名应征入伍,随后又将五子天忠、七子天恭送去参军参战。他思想进步,适应潮流,敢于破旧立新,革除陋习,农村几百年来都把自己的父亲称作“大”(da),而只有他让儿女将“大”改叫为“爸”。他的立新思想让当时在村院中一些人感到特别新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也都认识到他的观念意识和政治敏锐性,这是一种境界的飞跃和升华。1957年2月,农业高级社期间,农村经济、粮食都处于困难时期,本队雷王万建房第二天上梁,按照以往风俗当天要酬谢帮忙和行情者,但他家仅有十来斤红麦面和少量杂粮,经济只有3.5元,要招待来客十分困难,于是他请来曹老先生商议该如何办为好,当他把家庭实际困难告知先生后,先生断然说了解情况,一切从简,明日准备两个凉菜,喝两杯酒,没有主食就不吃饭,心意到了就行。主家雷王万非常赞同先生的意见,第二天上完梁,仅摆放几张小方桌,上面摆一碟炒白菜和一碟凉粉。前来帮忙助兴的人入座后,先生简要地说了几句客气话,说咱们队大、人多,家家户户都要过事,都有困难和不便之时,今天不如来个移风易俗,简简单单办喜事,从王万家开始,以后凡盖房上梁的家庭,一律不吃饭,准备两个菜,喝几杯就好了。大家一致表示拥护和赞赏先生的新规矩。有个小伙还开玩笑地说,行情者收礼不待客,不要说主家是个“啬皮”,引起众人哈哈大笑。随后每逢谁家建房上梁,招待喝酒助兴,有人都会赞佩,说这是耀彬叔给咱立了这条新规矩,既方便,又简单,还能体现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好风尚。先生创立的这条“巷规”,深得民心,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

五子曹天忠对越自卫反击战“三等功”证书

七子曹天恭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士兵退出现役证”
  他是一位令人敬仰的长者,拥有卓越的政治远见、坚定的信仰、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上世纪40年代和70年代,他为家族中孙辈取名时,以“汝”字开头,赋予了诸如“刚”“强”“正”“直”“清”“廉”“洁”“明”等美好的寓意,这彰显了他高瞻远瞩的政治目光和浓厚的时代气息。“汝”字不仅雅致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后辈们树立了立德树人的道德准则。
  他仗义疏财,宽仁厚德,扶弱济贫,乐善好施。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东宫城有位党姓朋友,年轻时丧偶后又再婚,丧葬和婚礼的花费全由他承担,总计几十石麦子的开销,而他多年来从未提及此事。后来党先生因脑梗半身不遂,行动和语言都不便,但内心深处一直铭记着他的恩情。在三年困难时期,党先生即使自己舍不得吃亲朋好友带来的食物,也要偷偷拿去送给他以表感激,那情景令人酸楚。
  三汲村火巷的雷五余家贫,儿子三十多岁还未婚,为了儿子的亲事他四处借钱却无果。有一日他在他家门前犹豫许久,最终还是他发现并热情招呼。当得知雷五余的困境后,他毫不犹豫地摘下自己手上的金戒指给了他,这枚戒指为雷五余儿子的亲事发挥了重要作用。雷五余多年未还,他也从未讨要。本巷的雷马良订婚时经济拮据,向他借钱,他爽快地给予帮助,让其婚事得以圆满完成。
  1961年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他不知用钱和粮救济过多少人。一次他从黑市买了三十斤小麦,刚拿回家就碰到南巷的雷山民因家人挨饿来求助,他二话不说把刚买的小麦分了一半多给雷山民,并叮嘱有困难再来找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入冬韩城北塬的农民会拉炭来换粮食,他热情地帮助联系兑换,即便自家不换炭也要招待他们吃美味的炒菜连锅面,离开时还会送上红薯和馍馍。他的热情好客和乐善好施让很多人对他心怀感激,有的还成为朋友。更令人感念的是,他不但救济穷人,还为一些死去的人购买寿衣、棺木等。在兴镇时,寒冬城壕里有尸体,好心人找他求助,他毫不迟疑地让店铺出钱并记在自己名下,事后全部由他支付费用并安排安葬。那些帮忙的好心人特意到铺子里感谢他的大德大恩。他将自己一生的光和热发挥到了极致,着实令人敬佩不已!他的轶事和他的厚德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传颂。

一九九六年春月宋建业悼念先生的书法作品
  在1996年元月2日(农历乙亥年十一月十二日),他与世长辞。连日来,络绎不绝的亲友与村民纷纷前来吊唁。元月6日清晨,三汲村的曹家大院前摆放着来自百余家单位、部门、学校、三汲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及个人送来的花圈、挽幛。本村群众自发地用松、柏树枝、纸花等搭建起一座高大宽阔且东西走向的牌楼,两侧横额和对联用黄纸黑字书写着“沉痛悼念曹老先生”“曹老先生永垂不朽”。对联上写着“从商务农万不许越礼犯律;治家教子一直是谦虚谨慎”“性情直爽爱遗亲朋;品行端正誉满乡里”,这两副对联高度评价了他一生“为人处世,德重恩弘,功崇德钜,高风亮节”的人格品德。

1996年元月6日,先生追悼会现场
  下午4时,来自周围十里八乡,平塬河川的村民前来参加他的安葬仪式。在庄严肃穆的灵车前,人头攒动、人山人海,拥挤在大巷中央,将出入巷口挤得水泄不通,他们都是来为这位老人送行的,向他作最后的告别!愿他一路走好!5时30分,哀乐低回,在云天低垂、催人泪下的悲痛之中,村支部书记主持了安葬仪式,村委会主任致悼词,悼词中说这位曹老先生的一生,是伟大辉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淡泊名利、品德高尚的一生……
  作者简介
  李军,陕西合阳人,中共党员,中国伊尹饮食文化传承人、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市作协会员、区作协监事、李军伊尹文化工作室负责人、《中华风采人物杂志美食娱乐栏目》主编、《东方艺术报》副总编、《紫香槐下》副主编、《大唐青年工匠人物及作品选》特邀编委、《丝路都市文化汇》签约作家诗人、《西安青年》编委、《渭南文坛》特约作者,《酒店尚子》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