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广芩的修炼门径

2024-06-19 | 来源:本网 作者:朱文杰

叶广芩招手照朱文杰摄

朱文杰与叶广芩在莲湖公园
  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最后的几年中,叶广芩的小说佳作不断,硕果累累,从西安到北京,影响之深远,无疑亮起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被慨叹为“叶广芩现象”,在北京被惊呼为“井喷现象”。一时间,令人诧异莫名。
  《小说选刊》1996年金刊,选了叶广芩的中篇小说《祖坟》,书眉上印有几位京城文坛大腕们的点评。李国文评曰:写得深沉凄婉,有书卷气。严家炎评曰:娴熟的故事,渊博的知识,高远的情思,洗练的文字,融合而为一大手笔。陆文虎评曰:写文人之风骨气节,侔色揣称,尤令人击节。还有王蒙、张炯等的点评。这样的褒扬溢美之词,有这么多的名家这样集中地毫不吝啬地去品评一位作家的作品。是我多年来未见。看来叶氏的《祖坟》确实把这些文坛的腕们感动了。而我震惊之余,也暗叹,叶广芩墙里开花先在墙外香了。我和叶广芩同一单位,同以舞文弄墨为营生,竟好像我有眼无珠了。于是我从此对叶氏刮目相看,对她的创作也倍加关注。
  随后,叶广芩的小说创作,如潮涌浪卷,如惊涛拍岸,呈现一发而不可收之势,令你应接不暇。这几年中凡是叶广芩发表的作品必被全国性的文学选刊选载,其中篇小说《黄连厚朴》一发表,竟同时被全国六大选刊转载,一时洛阳纸贵。其实以我仔细研读后之浅见,此作并不是叶广芩最出色的,和她的另几部力作《祖坟》《本是同根生》相比,还是略逊一筹的。
  紧接着,她获奖的消息也一个接一个,喜讯频频了。从中国作协、《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到西安的十佳女作家,陕西省文联的德艺双馨称号,再到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而出书也现井喷之势,短短一年中,一口气出了五本书,有长篇小说《注意熊出没》《采桑子》、长篇纪实《没有日记的罗敷河》,中短篇小说集《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散文集《景福阁的月》。加上长达三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家族》、《全家福》,以及电影《红灯停、绿灯行》,我也不知道,已知天命之年,而体弱有病的一女子,为何有如此旺盛、喷泉般不可抑止之创作冲动。一下推出这么多大部头的作品来,粗算一下,大约足有三、四百万字吧,怕是她过去几十年创作的总和也比不上的。
  对叶广芩取得的令人惊诧莫名的一切,需要平心静气地研究一下。我试图着去寻找一下她为人为文的修炼门径。
  俗话说:作文先做人。叶广芩在这方面是深有所悟的,她说:惟人品须要做到极处。好一个“极处”,把话都说绝了。在艺术创作上她是属于那种潜心研究,下苦力类型的,她以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何愁无万变不穷之妙用。确实,人格的修炼与文学的修炼是互补的,也应当是同步的。一位成熟的艺术家,当他的艺术水准到达一定的境界之后,所拚的不是技巧,不是形式,甚至不是单纯的拚吃苦,拚灵气,而是拚人格的修炼。
  叶广芩真真正正认真地身体力行着这种修炼。她在单位、朋友中以豪爽大气著称,她待人诚,朋友多。她注重学识修养,为人处事给人大家闺秀的感觉,她从苦难中度过,时常怀一颗爱心。早在80年代初她就暗中资助陕南山中一贫困失学儿童上学,从不张扬,而是从山村寄来的感谢信才让人们知道了这件事。所以在为文上,就给了她一副好心境,写作的随意与轻松,行文的潇洒,流转与深曲,浓郁的文化气息,笔触的老辣,从没有胡扎势而故作深沉,或花拳绣腿的流露浅薄,从没有媚俗平庸、趋炎附势,她是那种狂狷桀骜的性情,孤独冷峻的禀性,不能仆亲色以求荣,更不会俳伏犬马以求禄。这些虽曾让她吃尽苦头,受尽冷遇,但却为她文学创作增添异采和风骨气度。
  她始终对文学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虔敬,从她早期对文学的“误入”,内心深处对文学的恐惧,到后来对自己创作上的苛求,以及自省剖析,深感为文的艰辛与任重道远的使命感,从这些方面,是能一窥叶广芩为人为文的一些修炼秘诀的!
  叶广芩的小说世界,主要分三个创作系列。一是已经有了轰动效应的家族系列,以长篇《采桑子》为代表的,《祖坟》《黄连厚朴》等。二是中日关系反映二战系列的,以长篇《注意熊出没》为代表的,以及鬼子找汉奸的《风》,二战时遗留中国的日本孤儿返回日本的《到家了》等。三是她的自传个人体验类的,以长篇纪实《没有日记的罗敷河》为代表,包括她的《学车轶事》《你找他苍茫大地无踪影》等,还有写得十分诗意,有意象追求特点的《天上的船》。
  叶广芩的这几个系列中,能看出她对历史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以及噩梦的触动,使她的作品有了对历史一定的穿透力和深度把握的历史苍茫感。她以现代意识和时代感来把握自己的作品,家族系列中没有了陈腐味、老掉牙的玩意的翻新,而是如尘封已久、香味浓烈的陈年老酒。中日关系二战系列中,她以独异的深邃的角度审视历史,写出了让人拍案叫绝的佳作。而自传、个人体验系列中,更可以看出她对文化革命、知青、红卫兵那段历史的追忆与反思,痛苦的令人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让人灵魂震颤的揭示人性善恶的内涵。
  以上三个系列,纽结着她50年人生的经历,交相辉映,也写出了各自的风采。从西安到北京到日本,都有不凡的反响。她的出生地北京的著名作家邓友梅评价她:是一位能耐人,京味写的够味儿。而她的成长和定居地西安的著名评论家王愚则评价她:有书卷气息的气度,不露声色的修养。她留学访问之地日本的萩野修二评价她:对日本情况的描写是准确的,是对日本态度严峻的小说。可以说,叶广芩是融合了京味和秦味的一位有着特殊生活背景,独异生活经历,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女作家。
朱文杰(右)与叶广芩、王维亚(左)在旬阳吃面
  叶广芩已初步取得了成功,但她是个极为谦虚的人。也是个极为自信的内心骄傲的人。她还在不断地检查自己的“思想浅薄”。“仍感缺少真知灼见、缺少理性的洞察力和直觉的敏悟”。我以为这绝不是矫情,这是她的自信始然,是她在更高艺术境界上对自己的苛求。我也认为,随着她题材的开拓上逐渐扩大,不断地研究分析社会矛盾复杂交错的现实,干预生活,贴近时代,把自己的笔触磨炼得更为犀利、深刻、大胆,就会更上一层楼,为历史留下不朽的作品。
  我盼望着,祝愿着。
  1999年5月
  附记:这是我20多年前写的文章,严格说已时过境迁了。下面补几句叶广芩后来取得的成就。
  叶广芩先后被选为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
  2004年7月中篇小说《梦也何曾到谢桥》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2017年12月,作品《苦雨斋》荣获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19年11月,作品《耗子大爷起晚了》获2019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图书(文字)奖。2021年8月,作品《耗子大爷起晚了》获得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小说奖。
  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全家福》《琢玉记》《老县城》《青木川》《状元媒》《黄连·厚朴》《本是同根生》《谁翻乐府凄凉曲》《乾清门内》《采桑子》《耗子大爷起晚了》《花猫三丫上房了》等。

  朱文杰:1948年生于西安,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西安市文史馆馆员、“老西安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城墙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曾任《陕西百年文艺经典.诗歌卷》主编、《太白诗丛》主编、《诗书画文丛》主编、《大地文化丛书》主编、《西安城墙(文化卷)》主编、《中国名家书画文库》主编。《情系黄土地~陕西知青老照片》主编、《集邮年华》主编、《集邮情怀》主编、《国家名片上的丝绸之路》主编,还担任《名人眼中的碑林》《十说碑林》《名人看未央》《名人话未央》特邀编审。
  出版诗集《哭泉》《灵石》《梦石》《朱文杰诗集》(上、下卷);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散文集《清平乐》《拾穗集》《长安回望》《吉祥陕西》(上、下卷),2019年《记忆老西安》(第一卷上下册),2020年《记忆老西安》(第二卷上下册),2021年《记忆老西安》(第三卷上下册),2022年《记忆老西安》(第四卷上下册);2021年《长安吉祥说》(四册)。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