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已远行,常忆昔时景——追忆与冯仁先生文墨二三事
2024-06-17 | 来源:本网
作者:杨焕亭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冯仁先生去世已两年多了。
记得那是2022年,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的10月13日早上,刚刚打开手机,就看见有微友留言,说《秦都》杂志原主编、咸阳市作家协会顾问冯仁先生溘然西去。我就觉得很突然。因为就在上一周,他还电话邀文友聚会,怎么忽然地就去了呢?来不及多想,急忙电话约了文友赵尧和苟海生,一同前往他坐落在国润翠湖小区的家,方知先生一大早骑自行车外出,突发疾病,抢救未果,生命的脚步永远停留在80岁次。安慰罢子女,就急忙投入布置灵堂的忙碌,撰挽联,挂遗像、摆祭品,及至一切就绪之后,已是暮色沉沉了。回到家中,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那些浸渍着岁月留痕的文苑往事,总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特别是他对于我文学道路上的诸多帮助,绵延不绝地从记忆的屏幕上滑过。于是,当夜在日记上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帝苑悲秋送远行,
陇原渭水动哀声。
一刊巧布春秋色,
经岁竭虑时序情。
常喜文坛显云岫,
屡为子叶付寸衷。
君今驾鹤瑶台去,
苍岭回眸看郁松。
在咸阳文坛,我与冯仁先生相识,算是比较晚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告别了相守16年的大山生活,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来到这座城市,对于诗坛文苑的人和事都十分陌生,对于自己究竟能在文学上做些什么,也两眼墨黑。而且,连市作协的会员都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得时任咸阳市政协刊物《挚友》主编费宏达先生的点金,投入到文学评论写作中。先是为当时已在国内颇有影响的青年诗人耿翔撰写了《耿翔散文诗的整体美》,发表在《秦都》杂志上。不久,市文联召开工作会议,我以记者身份到会采访。看见一位头戴鸭舌帽,指尖夹一支雪茄,面带微笑的老者,端坐在参会者中。有朋友低声对我说,那就是《秦都》杂志主编冯仁先生。我的第一印象是,他的身材很魁梧,相貌堂堂,虽然笑容可掬,但眉宇间却隐隐透露出一种倔强。初次见面,也就是寒暄问好而已。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先后为作家李春光的长篇小说《红森林黑森林》、雷国胜的中短篇小说集《怕寂寞的女人》以及当时热播的几部陕西电视剧撰写了评论文章,有的发表在《人民日报》征文专栏,有的发表在省上《陕西荧屏》,《西安晚报》上,有的发表在咸阳师专(今咸阳师院)学报上。大约是在1994年夏季的一天,青年诗人董信义打来电话说:“冯老师在《秦都》上为你开了评论专辑,知道不?这对于初涉咸阳文坛的我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鼓舞,急忙放下案头刚刚铺开的稿纸径直奔了位于团结路的《秦都》编辑部,从先生手中接过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打开目录,就看到一行醒目的字“杨焕亭评论小辑”,收了我为李春光、雷国胜两位先生作品写的书评。董信义不无玩笑地说:“一期连发两篇长文,这在过去很少有,还不得庆贺一下?”我忙不迭地回答:“庆贺!庆贺!”过了两天,雷国胜提出在他同学办的“秦王宫酒店”相聚。那一天,我真正见识了冯先生的豪饮和热情。年届六旬的他竟每每在觥筹交错中神采飞扬,毫无倦意。他不像有些酒中豪杰,喝到状态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话不多,但酒量惊人。听一帮年轻人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聊诗歌,聊小说,聊人生,他只是眯着笑眼饮酒,偶尔发一两句感慨,却都是关键处的点睛之语,可知他对国内文学生态十分熟稔。当着文友的面,他比较中肯地点评了我的文章,尤其提出,评论要写,但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也要拿起来,他相信我有这方面的积累。多年以后,当我先后出版了四部计400万字的长篇小说后,抚今追昔,那次看似偶然的小聚,先生的提示也许正是我后来选择小说创作的缘起之一。
冯先生对于年轻文学人的悉心扶持,在我后来的写作实践中有了更深的体味。2003年春季,在全国上下抗击非典的日子里,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焚心年代》(后来出版时名为《往事如歌》)杀青了。第一次赋笔,究竟怎么样,心中没底,于是先把打印稿送给冯先生把把脉。我没有想到,他竟然读得如此投入,读到高兴处,情不自禁地拨通电话畅言感想,那种会心的笑语,让我联想到那一刻他的喜形于色。发现了问题,也毫不避讳地及时提出。全书读完,他送我一句话:“这是一部好作品。”但更出我预料的是,第二天一早,我刚刚起床梳洗,电话铃响了,先生在那头说:“我昨晚给畅广元教授打了电话,让他给你看看。你看什么时候去合适?”面对这样一颗热心,我还能说什么呢?整整一个月时间,他与我三次往返长安,在永松路畅老师的书房畅谈作品的思想、艺术、结构和语言。最后一次登门时,畅老师写了七千字的评论,并且主动向太白文艺出版社原主编陈华昌写信推荐说:“陕西又出现了一部好小说。”告别畅老师,走上街头,我问先生:“现在回咸阳吗?”他眼睛一瞪说,回什么咸阳?趁热打铁,去太白找陈主编去,径直上了车。这部作品虽然2004年9月由重庆出版社以《往事如歌》的书名作为当年重点作品推出,然而,让我难以释怀的是,冯仁先生对文学作品那种敏锐的判断视角,对文学人那种“诲人不倦不知疲”的情结和“见事生风”的性格。其实,非对我这样,相处久了,我终于知道许多青年作家、诗人都是通过《秦都》走上文坛,并纵横驰骋,跃马域内的。卢太运、屈延岭、苟海生、董信义等文友每每谈起自己的文学生涯,都无不感喟先生的“扶竹”情怀。
以《往事如歌》为起点,我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种比较集中的时段。从《汉武大帝》的创作到《武则天》的耕耘,从散文集《光阴》的出版到《汉高祖》的封笔,先生关注着我的每一个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批评。他的好评快人快语,而他的批评更是直言不讳,甚至有时候发起脾气。记得他读《汉武大帝》第一卷打印稿时,当读到汉武帝做出凿空西域的决策,并把坐骑赐给张骞时,禁不住又拨通电话,开口就说:“你把汉武帝的霸气写出来了。”而对于我在《武则天》中写到武瞾最终还政于唐,他不止一次地表示接受不了,认为武氏就该把皇帝做到底。
2008年,我因病住院之后,他以七旬之躯,带着鲜花,登上咸阳第一人民医院十二楼看望我,鼓励我提振精神,鼓起勇气,战胜病魔。难以忘怀的是,2021年7月,我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汉高祖》出版后,终因劳累过度心脏病复发。7月8日,我出院不久,冯仁先生约了卢太运兄到我的工作室探望,言谈举止间盈满关怀……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先生远行之际,我送了一副挽联:“秉徳持范留美誉;推秀荐贤树嘉声。”这是我的切身体会。我想先生若是泉下有知,看到今日咸阳文苑新秀叠出,佳作争艳,一派大好风光,定会欣慰之至吧! 作者简介
杨焕亭,中共党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先后在人民日报等国内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近500万字。出版散文集、学术专著、长篇人物传记、长篇小说计14部。长篇小说《汉武大帝》《武则天》《汉高祖》均为三卷本,计370万字,被学界称为历史题材“三部曲”。其中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大帝》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参评茅盾文学奖评选。作品曾多次在国内评奖中获得奖次。
记得那是2022年,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的10月13日早上,刚刚打开手机,就看见有微友留言,说《秦都》杂志原主编、咸阳市作家协会顾问冯仁先生溘然西去。我就觉得很突然。因为就在上一周,他还电话邀文友聚会,怎么忽然地就去了呢?来不及多想,急忙电话约了文友赵尧和苟海生,一同前往他坐落在国润翠湖小区的家,方知先生一大早骑自行车外出,突发疾病,抢救未果,生命的脚步永远停留在80岁次。安慰罢子女,就急忙投入布置灵堂的忙碌,撰挽联,挂遗像、摆祭品,及至一切就绪之后,已是暮色沉沉了。回到家中,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那些浸渍着岁月留痕的文苑往事,总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特别是他对于我文学道路上的诸多帮助,绵延不绝地从记忆的屏幕上滑过。于是,当夜在日记上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帝苑悲秋送远行,
陇原渭水动哀声。
一刊巧布春秋色,
经岁竭虑时序情。
常喜文坛显云岫,
屡为子叶付寸衷。
君今驾鹤瑶台去,
苍岭回眸看郁松。
在咸阳文坛,我与冯仁先生相识,算是比较晚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告别了相守16年的大山生活,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来到这座城市,对于诗坛文苑的人和事都十分陌生,对于自己究竟能在文学上做些什么,也两眼墨黑。而且,连市作协的会员都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得时任咸阳市政协刊物《挚友》主编费宏达先生的点金,投入到文学评论写作中。先是为当时已在国内颇有影响的青年诗人耿翔撰写了《耿翔散文诗的整体美》,发表在《秦都》杂志上。不久,市文联召开工作会议,我以记者身份到会采访。看见一位头戴鸭舌帽,指尖夹一支雪茄,面带微笑的老者,端坐在参会者中。有朋友低声对我说,那就是《秦都》杂志主编冯仁先生。我的第一印象是,他的身材很魁梧,相貌堂堂,虽然笑容可掬,但眉宇间却隐隐透露出一种倔强。初次见面,也就是寒暄问好而已。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先后为作家李春光的长篇小说《红森林黑森林》、雷国胜的中短篇小说集《怕寂寞的女人》以及当时热播的几部陕西电视剧撰写了评论文章,有的发表在《人民日报》征文专栏,有的发表在省上《陕西荧屏》,《西安晚报》上,有的发表在咸阳师专(今咸阳师院)学报上。大约是在1994年夏季的一天,青年诗人董信义打来电话说:“冯老师在《秦都》上为你开了评论专辑,知道不?这对于初涉咸阳文坛的我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鼓舞,急忙放下案头刚刚铺开的稿纸径直奔了位于团结路的《秦都》编辑部,从先生手中接过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打开目录,就看到一行醒目的字“杨焕亭评论小辑”,收了我为李春光、雷国胜两位先生作品写的书评。董信义不无玩笑地说:“一期连发两篇长文,这在过去很少有,还不得庆贺一下?”我忙不迭地回答:“庆贺!庆贺!”过了两天,雷国胜提出在他同学办的“秦王宫酒店”相聚。那一天,我真正见识了冯先生的豪饮和热情。年届六旬的他竟每每在觥筹交错中神采飞扬,毫无倦意。他不像有些酒中豪杰,喝到状态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话不多,但酒量惊人。听一帮年轻人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聊诗歌,聊小说,聊人生,他只是眯着笑眼饮酒,偶尔发一两句感慨,却都是关键处的点睛之语,可知他对国内文学生态十分熟稔。当着文友的面,他比较中肯地点评了我的文章,尤其提出,评论要写,但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也要拿起来,他相信我有这方面的积累。多年以后,当我先后出版了四部计400万字的长篇小说后,抚今追昔,那次看似偶然的小聚,先生的提示也许正是我后来选择小说创作的缘起之一。
冯先生对于年轻文学人的悉心扶持,在我后来的写作实践中有了更深的体味。2003年春季,在全国上下抗击非典的日子里,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焚心年代》(后来出版时名为《往事如歌》)杀青了。第一次赋笔,究竟怎么样,心中没底,于是先把打印稿送给冯先生把把脉。我没有想到,他竟然读得如此投入,读到高兴处,情不自禁地拨通电话畅言感想,那种会心的笑语,让我联想到那一刻他的喜形于色。发现了问题,也毫不避讳地及时提出。全书读完,他送我一句话:“这是一部好作品。”但更出我预料的是,第二天一早,我刚刚起床梳洗,电话铃响了,先生在那头说:“我昨晚给畅广元教授打了电话,让他给你看看。你看什么时候去合适?”面对这样一颗热心,我还能说什么呢?整整一个月时间,他与我三次往返长安,在永松路畅老师的书房畅谈作品的思想、艺术、结构和语言。最后一次登门时,畅老师写了七千字的评论,并且主动向太白文艺出版社原主编陈华昌写信推荐说:“陕西又出现了一部好小说。”告别畅老师,走上街头,我问先生:“现在回咸阳吗?”他眼睛一瞪说,回什么咸阳?趁热打铁,去太白找陈主编去,径直上了车。这部作品虽然2004年9月由重庆出版社以《往事如歌》的书名作为当年重点作品推出,然而,让我难以释怀的是,冯仁先生对文学作品那种敏锐的判断视角,对文学人那种“诲人不倦不知疲”的情结和“见事生风”的性格。其实,非对我这样,相处久了,我终于知道许多青年作家、诗人都是通过《秦都》走上文坛,并纵横驰骋,跃马域内的。卢太运、屈延岭、苟海生、董信义等文友每每谈起自己的文学生涯,都无不感喟先生的“扶竹”情怀。
以《往事如歌》为起点,我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种比较集中的时段。从《汉武大帝》的创作到《武则天》的耕耘,从散文集《光阴》的出版到《汉高祖》的封笔,先生关注着我的每一个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批评。他的好评快人快语,而他的批评更是直言不讳,甚至有时候发起脾气。记得他读《汉武大帝》第一卷打印稿时,当读到汉武帝做出凿空西域的决策,并把坐骑赐给张骞时,禁不住又拨通电话,开口就说:“你把汉武帝的霸气写出来了。”而对于我在《武则天》中写到武瞾最终还政于唐,他不止一次地表示接受不了,认为武氏就该把皇帝做到底。
2008年,我因病住院之后,他以七旬之躯,带着鲜花,登上咸阳第一人民医院十二楼看望我,鼓励我提振精神,鼓起勇气,战胜病魔。难以忘怀的是,2021年7月,我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汉高祖》出版后,终因劳累过度心脏病复发。7月8日,我出院不久,冯仁先生约了卢太运兄到我的工作室探望,言谈举止间盈满关怀……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先生远行之际,我送了一副挽联:“秉徳持范留美誉;推秀荐贤树嘉声。”这是我的切身体会。我想先生若是泉下有知,看到今日咸阳文苑新秀叠出,佳作争艳,一派大好风光,定会欣慰之至吧! 作者简介
杨焕亭,中共党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先后在人民日报等国内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近500万字。出版散文集、学术专著、长篇人物传记、长篇小说计14部。长篇小说《汉武大帝》《武则天》《汉高祖》均为三卷本,计370万字,被学界称为历史题材“三部曲”。其中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大帝》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参评茅盾文学奖评选。作品曾多次在国内评奖中获得奖次。
责任编辑:韩雪